当前农村家教误区例析

作者:育儿专家来源:中华励志网 2010-09-02

诚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家庭成员文化素质的提高,广大农村学生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也逐步增强了。然而,根据我们的调查,当前农村家庭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方面,现择取一些误区案例作简要分析,以引起广大农村学生家长的重视。鄙农型表现一:“不好好念书,将来就请你回家种田。表现二:“在学校里只要把学习搞好了就行,什么做值日、打扫包干区、义务劳动等别较劲儿,那是没出息的人才干的事。”这类家庭或许自己被种田的艰辛吓怕了,或许是盼望自己的子女早日跳出“农门”。总之没有一个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从事农业生产,总是误导孩子从小就鄙视,厌恶体力劳动,长此以往,孩子就会不愿、甚至害怕体力劳动,因而形成好逸恶劳的惰性心理。世故型表现一:小华在学校食堂就餐,家长在家训导他:“咱花钱进了食堂可别当傻瓜,好吃的菜尽管吃,来不及可以先夹到碗里。”表现二:小明放学路上帮一位老爷爷推车过桥,回去把这件事告诉家长后,家长说:“你年纪小,帮人家推重车会伤身体的,以后可别再多事了。”表现三:小军刚买的水彩笔在学校不见了,他妈妈得知后对儿子说:“你太不争气了,改天瞧准谁的水彩笔和你差不多,随便抓一盒不就得啦,反正咱没多拿!”此类家长把自己在社会上积累的所谓“处世经验”毫无保留地灌输给自己的孩子,殊不知这样一来,有多少天真无邪的孩童就会变成一个个世故老沉的“小大人”,他们令人痛心地表现出自私、冷漠、圆滑的品性。短视型表现一:王红在学校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学校小银星合唱团招收新团员,王红回去征求家长意见,谁知妈妈说:“成天瞎唱什么?唱歌又不能帮你考上大学,别参加了,参加合唱团会分心,影响你的学习!”表现二:小强是位后进生,老师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为他补课,家长得知后很舍不得,小强回家后妈妈对他说:“往后对老师说别补了,反正我不指望你上大学,能识点字就行了,长大了跟你爸干活还不照样赚大钱。”这类家长大凡只重视孩子的智育,有的甚至满足于孩子读点书、识点字就行了,他们没有长远、发展的眼光,因而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这样教育出来的子女只会是“高分低能”的畸型人才,亦或是缺乏上进心的、新时期读书无用论的受害者。溺迁就型表现一:刚吃完饭,小红闹着要吃饼干,父母不准许,而祖父母则说:“由她去,吃两个饼干是正常的。”表现二:石磊刚起床,妈妈就替他挤好牙膏,打好洗脸水,又替他叠好被子,弄好早点,等石磊吃完饭,妈妈又为他准备好书包,把自行车推出门。还常常对儿子说:“你只管念书,生活上的事儿让妈妈包了。”此类家长为子女的成长可谓吃尽“千辛万苦”,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然而他们的这片“好心”往往办了坏事。一些孩子由于长期娇惯,稍不顺心就撒野、使泼,成了谁也奈何不得的家庭“小皇帝”或是蛮横无理的小霸王。溺爱迁就,必定造成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性格脆弱等不健全个性。简单粗暴型表现一:张生在校踢足球不小心把教室的玻璃打碎,班主任老师要张生赔偿。张生的爸爸不但不给钱,还揪着孩子一顿打,边打边骂:“你这个捣蛋鬼,你这个惹祸精,别的孩子不打玻璃,怎么就你偏偏打碎玻璃呢,看我不揍扁你才怪呢。”表现二:吴军按老师的要求请爸爸在期中试卷上签家长意见,刚巧爸爸打牌输了钱,就不耐烦地说:“一边儿去,爸爸今天心情不好!”吴军还缠着爸爸签字,可爸爸反手就是一个耳光,还把吴军大骂一通,吴军只好流下委屈的泪水。表现三:李芳的爸爸是个生意人,常常忙着自己的生意,赶上生意好,自己心情好就向李芳了解了解学习上的情况,还不时地讲上两句大道理,教育一下自己的女儿,要是碰上生意不好做,常常几个月不问女儿的音讯。此类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手段简单粗暴,动辄打骂,有的对孩子所犯错误不问青红皂白就是一顿打,有的将孩子当成自己的出气筒,有的全凭自己的好恶对孩子进行家教,时冷时热,波动很大。这样下来,容易导致孩子逆反心理的形成,孩子接受的家庭教育随意性也很大。阴柔型当前农村中许多青壮年男子出外打工,家庭教育的重任只有靠妇女承担。据调查表明,目前农村学生的家庭教育八九成都是由母亲完成。应当承认,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是耐心的、细致的,她们使用的方法也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但是母亲化的教育会导致学生柔弱有余而刚强不足,缺乏应有的阳刚之气。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家教心得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