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傅宏教授就如何调节考前的紧张情绪给考生和家长提了五点建议。建议一:父母与子女间合理沟通
傅宏教授提醒家长们在考试前尤其要注意与子女间合理的沟通方法。
他说,孩子天天在家长身边,家长“;少说多参与”;是很重要的,在孩子复习高考期间,不要太多地去评判孩子考了多少分,家长做好自己的“;家长形象”;就足够了,不给孩子施加压力,并适当鼓励孩子有轻松生活的时候。
建议二:恰当处理挫折
“;你怎么才考99分啊?你那一分被狗吃掉啦?”;一个母亲这样责问上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傅教授认为,被批评的这个孩子以后很可能是个学习差的孩子,因为母亲的批评告诉孩子一种信息:你不好。时间一长,孩子在母亲的“;期望”;下,真的就越来越没有自信了,越来越差了,这就是“;期望效应”;。
他指出,很多考生产生考试焦虑,就是因为不自信。所以,家长要适当处理孩子碰到的挫折,帮助他们恢复信心。
建议三:保持适度紧张状态
不少考生常常抱怨“;考试找不到感觉”;。傅宏教授分析,考生如果认为不是为自己考试的,那就紧张不起来,就没有考试的感觉;如果刻意追求考试的紧张心态,也是“;找不到感觉”;的,这时候要顺其自然。
对于考前过于紧张的考生,他建议平时可以做这样的练习:睡前先让自己紧张起来,然后放松,想想自己今天安排的复习都完成了,自己很有收获。
建议四: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
“;各人有各人的章法,模仿别人只会增加慌乱。”;傅教授告诫考生,复习中,有多少时间就安排多少事情。由于复习时间紧内容多,一些同学看到别的同学复习得比自己快,会忙乱。傅教授说自己的节拍很重要,最怕的就是这样“;东张西望”;。
建议五:积极应对考试情景
高考时,考生都不会在自己学校里考试,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一些考生一开始会有“;脑子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起来”;的感觉。傅教授建议考生考前最好抽出时间考察考场的情况,熟悉考场,如果坐在考场里仍很紧张,考生可以通过深呼吸等办法来缓解。总之,要采取积极的心态来应对考场中出现的各种情况。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