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教育的作用

作者:杨柳依依来源:中华励志网 2011-12-04

幼儿纲要中提到要树立面向全体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该目标应贯穿于幼儿园各项教育活动中。衡量孩子发展的标准,即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努力、进步、提高。

同时在全面教育界的问题上,不可忽视对幼儿良好情绪的培养,因为情绪关系到幼儿的身体健康,也影响到幼儿能力的发展。心理学有一种观点认为:人如果长期生活在一种“特别幸福”的“空间”里,就会造成“健康心理过剩”症。它有两个特点:一是对幸福的感觉明显降低,二是特别害怕,不愿接触人世间的艰难困苦,甚至将一些平常事也误认为是痛苦而神经过敏。

当今提倡素质教育,是在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方针指引下实施生理、心理、社会文化整体素质的教育。素质不仅仅是体质、品德、智力、知识等人的发展中的个别属性或某个方面,而是人的整个内在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具有整体的、全面的性质。我们在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活动中,孩子在各个方面的发展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

目前,在我们周围独生子女较多,家长中存在着一种不利倾向,他们认为: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孩子又是独根苗,怎么也不能让孩子吃苦受累,受到挫折。

因此,尽量从各方面来满足孩子的要求,包括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代替他们完成一些理应由他们自己完成的事,似乎这样就能保证孩子今后的人生成长极为不利。如何让孩子在挫折中受到教育,促使孩子全身心的发展,是我们幼教工作者不可忽视的内容,在多年的工作中我体会到,进行挫折方面的教育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在各种谁知活动中,我们都城会为幼儿创立一种良好的气氛,这样使幼儿保持良好的情绪,由于个体的差异,有的孩子不能保持良好的情绪,根据情绪的两极对立性,孩子会在各种谁知活动中表现出两种对立的状态。

实践工作中我们应把工作方法的重点放在消极状态的那部分幼儿身上,怎样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就要求老师做到活动中缌观察每个 幼儿,分析产生消极因素的原因,并根据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比如在教孩子画画时,一部分孩子会根据老师的讲解,大胆地动手来画,而另一部分幼儿却以“我不会画”而无动于衷,这时候,老师就要根据孩子的表现耐心地讲解绘画的程序,而且还要给孩子信心,鼓励他们试着画画看,多练习就能画好,或者老师手把手的教孩子画一画,然后再让孩子自己画,这样孩子会从老师的鼓励中得到自信心。

对于幼儿来说,孩子无论从身体、心理都是逐渐发展成熟起来的,孩子身体心理发展成熟都是循序渐进的,在培养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活动中,要遵循发展规律,在各种活动当中,有的孩子会出现一些过失和失败的情况。

比如,让大班的孩子做值日工作,有的孩子就能做好,有的孩子却做不好,有的拿不住筷子,也有把碗、盘子掉有地上。当这些情况发生时,老师应当心平气和地告诉孩子“没关系”,帮助幼儿分析出现失误的原因,让孩子从自己的过失中吸取教训,教会他们从小就要有自信心,不怕失败,懂得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用孩子所见的事实,多鼓励,少批评,这样会使孩子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幼儿积极主动性的发展,逐渐让孩子在活动中体现主动性。

二、利用一些困难情境训练幼儿的意志力。

经历一定的挫折,对形成幼儿的坚强意志是有益的。从幼儿的心理特点出发,孩子的随意性活动占主要地位。所以在新的教育观念下我们应多为孩子设计一些有难度,需要孩子做番努力才能完成的活动。

但这些活动都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这样既发展了幼儿的思维又锻炼了孩子克服困难的能力。孩子摔倒了之后自己爬起来,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磨练过程。

在日本,从孩子幼小时期就开始锻炼他们的耐寒能力,让孩子参加远足之类的活动在大自然中受到锻炼。我们在开展日常活动中,老师要动用正确的指导语,鼓励幼儿大胆、勇敢、积极动脑想办法解决困难。

如在室外活动中, 有的孩子不敢玩滑梯,有的小朋友能够滑下去,就请能滑的小朋友象讲故事那样叙述自己敢滑滑梯的过程,不害怕,要勇敢,最后终于会滑了。

这样活动的开展能够培养孩子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及克服困难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的意志力也得到提高。又如,剪纸活动中,通过孩子一次次的练习,孩子变得越来越认真,心越来越细,手也越来越巧,剪得越来越好。在这些活动中我们要多关注那些能力差的表现不好的孩子,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充分体现面向全体进行全面的教育。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挫折教育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