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香如故》

作者:许孔璋来源:本站原创 2009-07-13

目 录

第一回 丽质天生含娇闺阁

新词花绽飞誉士林..................(4)

第二回 访老友媒圣牵红线

俊士玉女赏华章..................(10)

第三回 情脉脉玉洁窥珠帘

意绵绵天立赠珍籍...................(21)

第四回 画楼月谈世事惊心

芦浦雨话时局怆怀.................(34)

第五回 烛影摇红吟诗泪下

江涛溅绿送别魂消.................(49)

第六回 香闺灯下细写情思

画堂樽前高谈学问.................(71)

第七回 盗匪横行富翁遗恨

花蝶相恋娇女进谗..................(90)

第八回 夜雨寒灯倾谈人性

香醅春韭乐享天伦.................(117)

第九回 仙方鹿虎文成接骨

山径风雪熊武送粮..................(138)

第十回 方老太惊心三见鬼

梁二奶呵面九唤魂.................(157)

第十一回 制彩衣缀断纨零素

辑妙句抒幽怨清愁...............(187)

第十二回 午梦残帘外雨潺潺

春意浓锦上花簇簇................(205)

第十三回 古墓头顽童开战场

绣花楼众女庆喜日.................(230)

第十四回 梁瑶章说闾巷风情

陶逊之话学舍旧事............(246)

第十五回 访马塘高吟饭牛句

祭大海哀写悼亡诗..................(271)

第十六回 山地芋甜沪生野炊

庭院鱼香仲文大嚼.................(296)

第十七回 饿汉穷途艄公指路

大女难嫁玉洁献策.................(325)

第十八回 歪脖尼殉佛紫云庵

独臂翁埋骨青松岭................(351)

第十九回 枕溪阁梁玉洁撰联

白云寺张晓燕削发.................(381)

第二十回 流热泪琼楼会长兄

蓦回头小巷逢芳姐..................(406)

第二十一回 访梦痕情侣终一吻

守故居家书抵万金..................(439)

附: 民间故事二篇

第一回 丽质天生含娇闺阁

新词花绽蜚誉士林

江南凤平县梁家湾,是个梁姓聚族而居的村庄。这村上有位梁铁成老先生,清末中过秀才。壮岁客游京津沪宁各地,历任衙署文牍之职。晚岁归来,筑室村南紫云山麓,授徒讲习古文诗词,定名“紫云学舍”。来游学子大都是大江南北学有根底的青年 。梁氏族属几个娃娃,将就着在他座旁摆两张课桌,启蒙识字。妻子张氏种植蔬菜,饲养猪鸡,日子过得平平淡淡,却也实实在在。膝下一儿一女,儿子叫梁汉周,年长女儿三岁,从小随父在学舍读书,大小楷写得工整,算盘打得很熟练,文章总做不通顺,常受父亲呵责。汉周十七岁时,他忽要跟表叔陆鹏翼到上海学做生意。母亲张氏听了,用衣角揩眼泪,心疼他外出孤单。父亲摆了摆手,说道:“人各有志,不能勉强”。从此汉周遂到上海那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地方,闯荡世界去了。女儿梁玉洁跟母亲学习女红,帮助家务,闲时向父亲问字,念完《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和《古文观止》等书,偶或吟咏,绮句倩词,常惊老宿。又酷爱绘画,临了《芥子园画谱》、《传神秘要》,摹写老梅,几笔横扫,便见瘦干斜出,繁花灼灼,疏密有致,情趣盎然。十六岁上,她长得明眸秀发,丽质慧姿,无时髦女士艳气,有传统闺秀风韵,父母爱如掌上明珠。

且说梁铁成有个得意门生,名叫陶逊之,本是湖北省黄梅县人,因随母逃日寇之难,流浪到梁家湾借间破屋落脚,从铁成学习桐城派古文,写得一手遒劲的柳体楷书。二十一岁时,母亲亡故,他要自立更生,到外谋职。铁成馈赠川资,徒步到省城龙阳市投效,考取社会处下属救济院办事员,生活总算安定下来。他租赁洗马巷居住,恰与《龙阳晨报》编辑马君奎共院出入。文士客里相逢,自然情投意合。这日君奎捧着茶杯来逊之处闲坐,话及编稿之事。君奎道:“本报文艺副刊,缺乏诗词补白,版面殊觉呆滞。案头积稿虽多,大都是庸俗粗劣之品甚难刊用。”

逊之听了,笑道:“我的恩师梁铁成老先生有个闺女,名唤玉洁,年方二八,兰茁其芽,称其家儿,吐词有散绮之美,属句富飞絮之才,只今含娇闺阁,埋玉山璞。”

君奎放下茶杯,说道:“你快说给我听”。

逊之道:“玉洁的诗,我曾抄在一个小本本上,来省城时忘记放在哪摞书里,一时难以寻觅。不过,她两回即景属对之句,我记忆甚深。”君奎道:“你说说看。”

逊之道:“前年孟夏时节,一日傍晚雨霁,晚霞倒影水中,池水微皱碧波,鱼虾游喋,倏来倏去。铁成老先生偕众学生闲眺,忽对学生说道:‘大家就眼前景物做两句诗,看谁最快最好。’众学生面面相觑,无人敢应。玉洁笑道:‘我却吟成两句,敢请爸爸和同学们吟正。’铁成道:‘你既成句就说出来吧。’玉洁道:‘鱼翻玉尺量春水,虾吐银须刺晚霞。’”

逊之刚刚念完,君奎拍案赞赏:“绝妙好词。以鱼比玉尺故用‘量’,以虾有须故用‘刺’。这‘量’和‘刺’都有是诗眼儿。组词怡恰,构思精巧,对仗精致工丽,写景清新活泼,洵为女郎之诗。”逊之又道:“去年大年三十贴春联的事,也很有趣。她家大门年年贴着‘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那副据说是蜀主孟昶撰的老联语,铁成嫌肤泛不切,嘱玉洁改作一副新联,要求紧切雅逸。玉洁援笔写道:

山城树覆藏书屋

水殿风香种藕田

铁成捻须微笑道:‘紧切在联语之中,雅逸在联语之外,可用,可用。’”

君奎道:“耕读人家,田园乐趣,尽寓其中。看此联语,便知是隐逸高人之家。烦你征求玉洁的意见,刊用她的诗作。就这么定了。”

逊之欢喜不禁。次日修函给铁成,并致君奎雅意。又翻箱倒柜。找出玉洁诗册,交与君奎。隔了数日,接到铁成手书,代表女儿玉洁感谢君奎君青睐,并乞斧正选用。

君奎翻阅诗册,见体裁以七绝、七律较多,题裁以写景抒怀见长,意新词丽,情真律严,其婉约风致,宛似《红楼梦》上的林妹妹。而触景生情之句,可与《葬花词》媲美。究中尤以七绝最佳,一字一句,均致精妙。君奎反覆推敲,因选其《学诗》诗四首,刊登在副刊上。

学诗杂咏

浓艳堆词反见贫,轻匀淡抹葆天真;

横斜梅影黄昏月,写出暗香妙在神。

机杼新词织锦章,金针巧度绣鸳鸯;

诗心一点泫春绿,落笔风云草木香。

尽日行行山谷中,满途乱石与蒿蓬,

忽从一簇繁枝里,摘得榴花似火红。

闭户吟愁枉断肠,何如踏屐绿云乡;

春风十里扬州路,二十四桥看画舫。

副刊用直行框格,四宋字体印出,中缝留有鱼尾,突出诗的古典美。是刊发后,轰动省城,添印十万份,尚嫌不足。那买不到报刊的读者,争相抄写,顿教洛阳纸贵。这日晚上,逊之来到君奎卧室,兴致勃勃地说道:“玉洁的诗固然写得艳美,也亏得你慧眼选择。”

君奎道:“这四首题名《学诗杂咏》,虽是写诗心得,是以诗论诗,其实涵寓做人做学问的哲理。可以说,诗如其人。诗篇运用‘比’‘兴’手法,极化裁之妙,无堆砌之嫌,故为佳制。”

逊之道:“‘五四’运动以后,文坛一些新秀,特别是从西方留学回国的青年,排斥古文和旧体诗词,不遗余力。他们奔走呼号,举着新文化的旗帜,发表慷慨激烈的言论,把传统文学骂得狗血喷头,一钱不值。就写作的实际状况看,恐怕包涵偏见。鄙人认为,诗文体裁不必分新旧,语言不必分文白,只求作品立意新,以娱乐读者情趣为佳。”逊之滔滔不绝地谈着他对文学的看法,很明显地受铁成老先生传授古文诗词的影响,到省城后,对新文学作品还有点看不习惯的缘故。

君奎笑道:“君之宏论,与鄙见略同。不过,当前白话文和新体诗已成为时尚主流,报人只能适应形势,也就是随大流吧。偶然刊登几首旧体诗词,算作点缀罢了。而就这种作品还拥有广大读者而言,正显示传统文学体裁还葆有强劲的生命力哩。”逊之点头称是。俩人谈至夜阑,方各就寝。

闲言少表。却说玉洁从诗篇发表后,才名鹊起,蜚誉士林。至于她是何许人也,在一般读者心中却是个谜。过些时日,有人传出玉洁是凤平县梁家湾铁成老先生之女,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年方二八,待字闺中。一传十,十传百,一时衙中公子,兵营军官,学府文士,商界巨贾,纷纷投寄情书,寄赠照片,表示爱慕之意,也有央请红媒作伐,迳来梁家求婚,均遭玉洁断然拒绝,省却无端烦恼。

正是:

妙笔偶然成妙句,人间断肠有情郎。

过些时日,诸多欲向玉洁求婚的男士,知她是月中丹桂,高寒难攀,遂不敢问津。玉洁家的生活,渐渐安静下来,不在话下。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心灵家园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