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我写了一篇《我为什么憎恶心灵鸡汤》的文章,被豆瓣放在热门,在社交网络上广为流传。这两年来,我收到过无数反馈,其中最频繁的一个说法是:心灵鸡汤是温暖人心的,没什么不好,关键看怎么用。
是的,我也觉得,温暖人心本身来说没什么不好。比如,我以前听过刘秀和吴汉磨枪的故事,比如《三国志》里刘备的故事:五十岁的时候还在刘表那儿哭,六十岁就当上昭烈帝了。
这几个故事都挺好,挺解气的,不过都属于励志故事,很多人把它和鸡汤混为一谈了:励志是励志,鸡汤是鸡汤,两回事。
麻烦的是,现在很多的鸡汤故事,为了讲个道理,不惜杜撰出一个故事来,故事的剧情对他有利的就写出来,对他不利的就不写。很不幸的是,经常说的还是歪理。
这些年流行“我有一个朋友”系列。我有次看到一位作家,他的这个系列的十几篇文中,一连出现过十几个朋友,全部是遭受人生挫折,哭得稀里哗啦地过来,紧紧地抱住他,苦苦求助人生哲理。最后作者一句话点醒了他,让他重获新生——他有这么多千奇百怪的朋友,最后还殊途同归,确实挺奇怪的。
还有“禅意故事”(不知道一下子哪来的这么多禅师)、“大师系列”(很多都是些成功学专家)、“名人语录”(比如李嘉诚说、马云说,但不少都是杜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透露着一种刻意的虚伪。一个故事,如果他本身就是虚伪的,怎样去教别人正直?
心灵鸡汤还有个特点:企图用一句话概括一个人生哲理,一个故事概括整个人生。这正好符合着我们时下流行的“钙片文化”:你腰疼背疼腿抽筋,不用打针不用吃药,来一粒钙片,一片顶两片,今天吃明天好。
我们在对待文化上,差不多也类似:我要快,要短,看完以后,要马上就起效。最好是看到一句话,我对人生就开悟了,顿悟了——但可能吗?
一个人生道理,哪怕是一个我们平时看起来很细小的人生道理,我们通常要经过“举例子(或者摆数据)”、“分析”、“得结论”一个完整的循环,并且,当你引入每一个新概念的时候,都要小心地审视前后逻辑的衔接,经过一个完美的逻辑演绎,最后才能把一个精彩的答案呈现给读者。撇去感悟、思考的时间,光是打字,都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但鸡汤就简单了,一句话就概括一个大的人生哲学命题,实属一绝。“请记住:不和社会较真,因为较不起。不和小人较真,因为不值得。”“送给自己一个微笑,告诉自己是最好的,并且周围的朋友们都很喜欢自己。”有道理吗?看上去是有点道理,但你如果仔细想想,他们是经不住推敲的。比如第二个鸡汤,它不就是我们小学课本里学的“掩耳盗铃”现实版吗?
本质上,这些鸡汤和你经常路过的工地上,看到的“踏实、专业、苦干”的标语没什么不同,只是喊个口号罢了。它既不跟你论证,也不跟你讲逻辑,更不跟你解释——你自己去领悟吧,悟得到是你的本事,悟不到是你悟性太差,彪悍的鸡汤不需要解释。
鸡汤还有一个特点,不讲逻辑,只谈感情,好不容易讲了个逻辑,却讲了个歪理,比如流传广泛的渔夫与富翁的故事。
说起来, 我们这个社会,其实是一个经验主义盛行的社会:阅读率不高,人们过度地相信人生经验和经历,而忽略了读书、系统的学习、归纳、逻辑思考这些重要环节。“读书越读越傻。”“你们读那么多书,最后还不是为了钱吗?”这不是我们常说的话吗?
人们普遍更愿意去听个故事或者人生经历,而不是数据、逻辑、分析、论证,如果在听故事之余,能再来点正能量、人生哲理之类的,那就再好不过了。
鸡汤实际上就是利用了现在人性的弱点:社会戾气丛生、矛盾也不少,人们迫切地需要心理安慰,而鸡汤正好迎合了这些人。
一个要引发人思考的东西,写的人本身就要有思想,不仅仅要有思想,更要严谨。而鸡汤,更多的是带动人的情绪,引发人们情绪上的共鸣:啊,真是解渴啊。
从本质上来讲,心灵鸡汤和我们看的YY小说差不多——它满足的是人的欲望,而不是引人思考,甚至很多时候,宣传的是一种错误、扭曲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如果真正要学习知识、人生哲理,应该谨慎对待心灵鸡汤为好。(作者:万方中)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