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6年后,股市似乎一直处于危机四伏的状态中,次债危机、大小非减持危机、石油危机、越南金融危机……搞得投资者心神不宁,搞得最理性的机构们也夺路狂奔,使得A股市场创下时间单位跌幅的历史之最。然而,纵观这半年来A股市场的表现,最大的危机并不是这些外部危机而是投资者的心理危机。
据统计,在已预告中期业绩增减情况的公司中,有超过60%的公司是预增的,尽管人们的预期在降低,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家机构对今年GDP增长率预测数据低于10%。这说明,尽管有这个危机、那个危机,市场的宏观面与公司基本面仍是好的,起码在地球上仍是最好的。但在“全球最好”的背景下,A股市场的跌幅却位居全球跌幅榜前茅,这只能说是市场各方的心理出现了危机。具体表现在:
一、货币紧缩没能管住热钱,却使实体经济中不少行业与企业对这种紧缩的承受力达到了极限状态,这导致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盈利预期一降再降。
二、就在不久之前的6月8日,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明确表示暂缓成品油价格改革有利于社会经济稳定。6月18日,正在美国出席中美对话的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也表示,政府对成品油价格大幅调整持十分慎重的态度,但一天之后的6月19日发改委却作出了上调油、电价格的决定。这导致市场缺失了稳定的政策预期。
三、在前一次行情跌近3000点的时候,推出了降低印花税率的利好试图救市,使3000点形成了“政策底”效应。但当“政策底”跌破之后,投资者的心理危机反而加剧了,一方面在期待继续救市,另一方面又对救市效用失望。
四、最近一个月来,各种舆论一直在为油价调整与否争论不休,从而使投资者形成了油价上调股市要跌、不调也要下跌的思维认识。其实,我国油价从2016年开始一直在调整,但数这次油价政策预期的市场反应最大,在大盘已经跌到不足16倍动态预期市盈率之后,人们还在继续往下看2500点、2000点,这种自乱阵脚的行为更是投资者心理危机的具体表现。
在大盘前一次跌近3000点的时候,基金等机构出现了群体性低位杀跌。现在失守3000点之后,普通投资者出现了整体性绝望。很显然,市场的心理危机是从上到下传染的,A股市场半年多时间内被腰斩,A股总市值损失了十多万亿,是汶川地震损失的N倍。地震灾害时有关部门派出了大量心理医生奔赴灾区救灾,现在谁来做股市投资者的心理医生,让他们对A股市场重燃新希望。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