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情商,拥抱成功

作者:临渴掘井来源:中华励志网 2008-07-30

相约情商 拥抱成功  成功,人类永远的向往。

追求成功,如同爱美之心一样,人皆有之。

大量事实研究证明:凡是成功者,都具备情商EQ素质。没有一个成功者是仅仅依靠智商IQ的。因此,当今时代提出了成功的最新理念:成功因素情商EQ占80%,智商IQ占20%。这一创新理念的提出,宣告了“智力第一”的时代结束。同时也破译了成功的密码。让更多的成功追求者能主宰命运,把握未来,拥有开启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一、何为EQ情商

EQ,是英文Emotional Quotient(情商)的缩写。中文意为情绪商数,与IQ智商相对,为了让人一看明了,被简洁翻译成了情商,现已约定俗成,大家都知道其涵义。至于翻译是否科学,有些讨论,说法不一。但我们不必在翻译的问题上花功夫去争论。情商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它以此归纳概括了人们苦苦追寻的成功要素。这五个要素实际是情绪管理的五个方面的能力:

一是自我认识,二是自我激励,三是自我控制,四是感受别人,五是人际关系。EQ这五点要素的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情绪管理的能力和技巧;二是管理别人情绪的能力和艺术。

关于EQ的内容,并不是外国人的发明和创造。其实我们的老祖宗早就对情绪管理有一些精辟的论述,只不过没有用EQ这个名词将情商内容系统地归类便于人们理解接受而已。

孔子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情商理论家、教育家,有关情商方面的论述在《论语》中有大量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曾子的“吾曰三省吾身”之说,就告诉了人们自我认识的重要性。曾子每天以三件事来检查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替人做事,是不是尽心去做?“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与朋友交往是否言而有信?“传不习乎?”老师教我如何做人做事,我真正去实践了没有?

如此反省自己,就像用三面镜子在对照自己。如果一个人能这样认识自己,做人做事怎么会不成功呢?

又如,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中华励志网]意思是说作为有学问的人,如果不能自重、自信,不能自我激励而缺乏信念,这个学问是不稳定的,即使有知识也是没有用的。孔子又说:“无友不如己者”,意思讲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不要认为任何一个人都不如你。前一句讲自己的情绪管理,后一句讲对别人的情绪管理。可见在那么早的时代圣人就意识到了情绪管理比智力还重要。

关于自我控制方面,孔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即一个人常常约束自己,过失就比较少。换句话说,要减少失败,就必须自律。孟子是孔子情商理论的继承人和弘扬者。孟子有一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至今仍被人们引为做人的警示语格言。孟子强调做一个正直的人必须具有自控的修养。如此等等,古人在情商的多个方面都有阐述。历代的成功人士也无不是照此修身养性、积善积德、身体力行的。

二、情商的五个要素的解析

情商EQ的提出,其功绩在于将人成功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创造性地组合,并让其五个要素形成了一个整体。EQ将IQ以外的因素有序地归纳为情绪智慧,在全球引起了震撼,让整个人类获得了成功的自信。因为,EQ不是先天就有的,只有重视后天的培养,每个人才有可能或多或少具有这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从另一角度来说,只要具有了EQ,就把握住了成功的可能。这样,成功再也不是属于少数人的专利品。而EQ正是一把让更多的人获得成功的金钥匙。

(一)自我认识

情商的第一要素,即自我认识。认识自我,才能主宰人生的命运。

自古就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人贵有自知之明”的说法。为实现成功,首先要做到认识自我。

究竟如何认识自我,下述步骤可供参考。

1、寻找自己的闪光点,发现自己的优势,树立必胜的信心

只有充分认识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方有高远的鸿鹄之志。倘若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自卑首先就会让你在情绪上趴下去;当你看到自己的哪怕是一点点长处,自信就会让你从精神上站立起来。武汉有一所以情商素质教育为特色的中小学校——“武汉情智学校”。他们有专门的情商课,其中有一节课叫“优点爆炸”。学生通过找自己的优点,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进行交流,大家评议后得到充分肯定,从而建立了自信心。这种方式不仅将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加以巩固和发扬,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同学们的信心,让他们时刻抱有一种挖掘自己潜能的劲头。在过去只重视一“智”独秀的年代,这种情绪智慧的培养是被教育界所忽视而没有落实的。

一般而言,人的惰性和找借口退缩是普遍存在的。尤其在自己不是处在有利于成功的境况时,往往没有胆量,容易放弃。而这种情绪状态最容易使你与成功的机遇失之交臂。发现自己的优点,就是要通过这种认识自己的过程,时刻培养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和思想。保证以一种自信的情绪去奋斗。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例子可以印证以上这个观点。

美国影片收入最高的演员史泰龙,在未进演艺圈之前,被拒绝千次以上。他退伍时22岁,他认为自己是一个英俊小生,有硬汉演员的潜能。因此,他在纽约钻墙打洞似地寻找演员工作。倘若是一个缺乏自信心和积极态度的普通人,碰上几次壁就会退缩。可是史泰龙却怀着不成功不罢休的信心,在遭遇了1850次拒绝之后,最终被导演“试试看”而赢得了在电影《MY WAY》(夺标)中担当男主角的机会,由此一片走红。

许多事情告诉我们:“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2、严于解剖自己,避开失败的陷阱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正因为人都会有不足之处,每个人都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所以,就需要对自己所犯的毛病及时认识,有所调适。正如灰尘不扫,不会自行跑掉一样。

现代大文豪鲁迅先生,正是严于解剖自己的典范。

鲁迅先生经常反省自己的言行和思想:“我自己也知道,在中国我的笔算较尖刻的,说话有时不留情面。”“我一向是相信进化论的,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后来我明白我倒是错了,我在广东就目睹了同是青年,而分成两大阵营……”

鲁迅先生就是这样通过从进化论到阶级论的灵魂洗礼和毫不留情的自我解剖,使他永不停步,从而完成了一位思想家、革命家的光辉人生历程。

中国共产党人也是时刻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不断完善自我机体的典范。从而保持了与人民血肉相连、唇齿相依的关系。

一个成功的人,就是靠不断完善自身来筑起人格的长城。

有的人一旦获得一点成就,就忘乎所以,得意忘形。这实际是一种不能认识自我的表现。人如果在什么时候不能认识自我,有错不知,有错不纠,就避免不了要栽跟头。凡是跌进失败深渊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这样。

要想沿着成功的线路不偏不倚地走下去,就得始终握住认识自我的探测器,时刻消除前进路上的雷区和陷阱。

3、虚心学习,善于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有一种极会认识自己的人,他们不时从别人身上找到借鉴,让自己更富于智慧,而不至于一定要走了弯路才得到启发。这种“以人为鉴”进行自我认识的人,是十分高明的。而另一种人,却不是这样。他们既不善于总结别人的经验又不分析自己的教训,甚至非得等自己碰得头破流血以后,才似乎有所醒悟。这种不能自我认识的人是糊涂的。

别人的劝导即使是批评,也是帮助认识自己最有效的一副苦口良药。

“忠言逆耳利于行”。别人的谏言,仿佛一面镜子,可反射出你的不足,同时还一针见血,针贬你的病灶。唐朝李世民之所以能开创贞观之治的辉煌历史,[www.zhlzw.com]正是能采纳一般人难以接受的尖锐批评,在认识自我上显示了虚怀若谷的气度。凡是掩盖自己的弱点,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在认识自我的路上就会跌跤,甚至酿成不可意料的大祸。还有许多类似的案例,就留给大家去搜索吧!

有句格言,我们应该记住:“人啊,尽快把目光从神转向你自身吧!”“不认识自己,你将永远不会认识上帝!”

(二)自我激励

1、自我激励是EQ的一种能力,是获得成功的法宝

激励自我可以跨越自暴自弃的死亡心理峡谷,做命运的主人。

古人说:“哀莫大于心死”。一个人最可怕的莫过于心存放弃。这种灵魂的死亡比起躯体的死亡更为可怕。唯有激励自我,方可以焕发青春,扬起生命的希望之帆。

放弃自我的原因就是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从根本上缺乏了信心,觉得一切希望已经与我无缘。中央电视台曾对兄弟二人由于心态不同,导致事业成败不同一事作过现场访谈报道。大哥在事业上没有建树,总认为自己没有弟弟的命好,自己既没有能力,又没有机遇,事业上只能就此罢休;而弟弟却不一样,他总觉得自己能行,什么机会也不放过,敢闯、敢试,不相信命运是上帝安排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显然这是由于两种心态而非能力导致的两种不同命运。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只要时刻激励自我,自信将可成为一种习惯。

只要不退缩,也不畏惧,鼓足勇气,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将命运作为自己的使命,把梦想努力变成现实,成功将会展开双翅与你相拥。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西齐弗的故事很能说明这个问题。西齐弗因触犯了天庭之法,被惩罚到人间受苦。他每天必须推一块石头上山。当他将石头推上山顶回家休息时,石头又自动地滚下来,于是西齐弗第二天又得去推。这是天神想让他在“永无止境的失败”中遭受惩罚,以此来折磨他的心灵。

可是,西齐弗偏偏不吃这一套。他不认为这就是受苦受难的命运安排。他一心想,推石头上山是我的责任;至于石头是否滚下来,不是我的失败。因此,心中始终平静异常,从不丧失信心。从而始终不放弃自己的职责,每天都满怀希望。天神见折磨西齐弗心灵的企图无法奏效,只好放他回了天庭。

用这个故事对照现实生活,我们可以得到有益的启示:“人必自助而后天助。”若连自己都不愿帮助自己,还会有谁帮助你呢?只要始终自我激励,相信自己是能行的,永不放弃追求,那么我们就是命运的主人。

2、自我激励,可以熬过艰苦的磨难,并将磨难变成财富

人生中取得阶段性的成功和最终的成功都必然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练。垂手可得的成功是没有的。懂得自我激励的人,在争取成功的路上,是不会被苦和难所阻拦的。

唐玄奘西天取经,一路上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少一难就到达不了西天。激励自我,使他的心态与一般人不一样。他不断地告诫自己:各种坎坷必须经过,取经的目的地才能到达。经过一次难,就少一道坎,离向往的地方就会越来越近。正是这种激励产生的精神力量,鼓舞着他成功地实现了西天取经的夙愿。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苦难是一笔无形的财富”,这些都是告诫人们若想成功,不可逃避苦难,苦尽才能甘来。双手插在口袋里的人永远爬不上成功的梯子。激励自我仿佛是一种魔法,它让人接受苦难,并将磨难的滋味奇迹般地变成甜蜜的感受。

爱迪生一生发明1400多种专利,最后建成了一个非常大的爱迪生工厂。结果有一天工厂被一场大火全都烧掉了。面对这样的灾难,换作一个没有自我激励能力的人,也许顿时就会晕了过去,甚至精神彻底崩溃。可是爱迪生看着大火说:“太好玩了,一辈子没看过这么大的火。”员工看了都傻了,以为老板疯了。然而爱迪生并没有疯。第二天,爱迪生对全体员工们讲:“昨天的一把火,把我爱迪生过去的缺点通通烧掉。今天开始,我又是新的爱迪生!”面对这次天降的劫难,爱迪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始终激励自我,并化难为宝,乐观地说是自己的缺点被烧掉了。他是多么的了不起呀!简直是EQ的超人!因此,在西方人心目中,爱迪生被他们认为是影响人类最大的100个人物中排列在第一位的人。

3、自我激励,可以调整情绪落差,有效抗挫

人在遇到暂时失利和受到突如其来的打击时,最易产生挫折感。心理学认为,它是当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受障碍或干扰时,所表现出的情绪状态。面对挫折,人的情绪波动一般起伏较大。负面效应将是一落千丈,一蹶不振;正面效应将是:愈挫愈勇、愈挫愈强。

EQ是情绪健康的学问。自己的情绪不快,不是由他人造成的,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才是愉快的最大障碍。清除情绪垃圾和毒素,让情绪畅快健康起来,需要自己作主,自我激励。

挫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活内容之一。在今天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谁都不敢说不会遇上大小挫折,如高考落榜,就业无门,解聘下岗,事业无成,情场失恋,幻想破灭,家庭变故等等。这些挫折对一个人的生活将发生重大影响,甚至产生“人生危机”。因此,如何抗拒挫折,这是人生必备的能力。

自我激励,是不断培养抗挫能力的一剂良药,尤其是能让你尽快跨越受挫时的情绪低谷,重振顽强斗志,建立精神支柱。遇上重大挫折,而不被折服,最后,用激励自我的方式,由挫折而刺激产生创造性的变迁,这种例子举不胜举。这里介绍一位震撼世人、在台湾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谢坤山。美国全球发行量最大的期刊《读者文摘》于2002年用19种语言向世界隆重推出了他挑战生命极限的故事。

那是在谢坤山年少英俊的16岁时,意外触电使他失去了两只手,一条腿。后来又失去了一只眼。总算死神的怜悯,让他没有失去心跳。谢坤山的父母为他失去腿、手、眼的残酷现实而泪枯肠断,百般担心他今后的人生之路无法走下去。

然而,谢坤山面对不幸的遭遇,用自我激励去勇敢地向重挫挑战。在人生的横逆中,他从不想自己失去了什么,只想自己还拥有什么。他告诉自己,一定要勇敢的再站起来!他始终相信他能,一定能!虽然还不知道“能”到什么程度,但至少他拥有了重新站起来的信念。谢坤山虽然被意外夺走了他完好的四肢,但他却这么激励自己,“我挽回了完整的时间。我可以做时间的主人,我可以做自己想做和能做的事。”

从此,谢坤山在线条与色彩的世界里找到了一方宁静与满足。于是他以口代手,整日用口咬着笔,画的世界成了他挥洒心灵的天地。

他常常幻想以帮人画像作为自己的谋生之路。这个理想激励着他不用去懊恼失去的痛苦,而是专注于努力描绘新的人生。因此面对不能用手绘画的痛苦和困难,他能做到处之泰然。有了这种心境和态度,他仿佛感受不到苦难的滋味。其实,他是在用一颗热爱生命的心,用一份永不颓丧的志,用一股不向逆境低头的坚毅,使挫折的情感落差纠缠与他远离,让积极、健康、乐观的心情与他相伴。

谢坤山最后终于实现了他的理想,成了一名画家。而且他还拥有了一个漂亮聪慧的妻子和一双机灵可爱的女儿。这甚至超过了许多躯体健全的人。

谢坤山的经历告诉我们,挫折是一把双刃剑。当自我激励时,它可以帮我们建立自信,奋发图强,获取成功;当自我消沉时,它也可以导致我们攻击自我,迁怒于人,停滞、退化,甚至丧失理智,陷于万劫不复深渊。

(三)自我控制

1、自我控制是EQ的核心,是管理自我情绪及其行为的克制能力

美国有名的糖果实验,有力证明了自制力的重要性。

幼儿园的老师准备了一堆糖果,告诉小朋友说:“各位小朋友,老师等一下离开教室一段时间。如果你们现在想吃糖的话,你们可以先拿一块。如果你们等到老师回来再吃,那老师可以给你两块糖。”然后老师离开了。走到一处里面看不见外面,外面可以看到里面的地方进行观察。将没等老师回来就急着吃糖的孩子和等老师回来给两块糖吃的孩子,一个个记下来让心理专家跟踪观察20年。20年之后,前者在人生事业,夫妻关系和谐度、与他人的协作能力以及对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诸方面,通通比后者差。这个试验的结果有力地向我们展示了自我控制力的重要作用。

2、培养自制力,首先从克制冲动的练习做起

因为人的情绪具有很难控制的特点,而失控的冲动会丧失主动权,冲动的危险就有可能影响人的一生的命运。因此,培养自控力,就抓住了提高情商EQ的关键。

金华市的学生徐力,据说可称品学兼优,只因冲动竟然杀母,一时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和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

台湾某大学一个博士研究生,当女朋友要与他分手时,他对女朋友说:“我得不到的,别人也别想得到。”结果,他一时生气,让一位无辜的男生喝了他下了汞的水,使这位男生急性肾衰竭。他被判刑7年。虽然其知识达到了博士程度,但却是智者愚行的典型。

对于情绪这个主题的研究,早期把它当作非心理学的探讨范畴,并在近10-20年内得到逐步重视。因为美国的校园暴力越来越多,未婚有子女的人越来越多,造成对美国社会较大的冲击,人们这才开始探讨如何改变孩子的自控力。

美国现在提出将“自律”作为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第一条,即不仅要做自己认为应做之事,而且要做自己虽不愿意而社会要求做的正当之事。

学生需要从性格未形成之时就进行自律的教育。一个成熟的人,仍然需要继续进行自我克制。自我约束是做人一辈子的事。中国的传统讲“修身慎独”,即独自一人时也不要忘了约束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倘若情绪在某一时刻任意冲动,此时因失控往往就会酿成灾祸。武汉市汉阳就有一位情绪容易冲动的父亲,在一次发现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之后,一气之下打得孩子抢救无效而过早离开人世。他自己事后沉痛反悔,但已无济于事。

当冲动的堤坝一旦崩溃,情绪的潮水就会如泄洪般疯狂肆虐。为了一句话或一件小事冲动失控的偶发恶性案件屡见不鲜。

因此,自控的堤坝要逐渐高筑,自制的能力需不断培养。中国有培养克制力的优秀传统文化。《忍经》就是其中的瑰宝之一。中国以“自制之力甚强”而获成功的曾国藩,就是一位“百忍之道”的集大成者。他一生奉行“打脱牙和血吞”,为守身不渝圭臬。他认为小忍小成,大忍大成。富者能忍保家,贫者能忍免辱,父子能忍慈孝,兄弟能忍义笃,朋友能忍情长,夫妇能忍和睦。

总之,在曾国藩看来,克制冲动,凡事则忍,即是全身远祸的法宝,又是立于不败之地的真经。

3、培养自制力,关键在于应该怎么做,就必须怎么做

能够成为情绪的主人,而不是情绪的奴隶,这需要落实在行动上。有些人往往想得美好如画,行动起来就为自己找到拖拉、懒惰、恐惧的各种借口,这实际上是自制力缺乏的表现,也是成功的大敌。

培养自制力,主要表现在执行行动的时候,能够驾驭自己的意志,促使自己坚定地执行行动决定。始终让情感伴随着理智,直至坚持到最后的胜利。

要成功,就要告别安逸而选择劳苦;丢掉惰性,选择奋斗和拼搏;放弃享受,经受更多煎熬。说到底,就是言行一致、知行合一,说到就做到。

幸运不会光顾只说不做的人,成功只偏爱那些知行合一者。

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他“常常病得起不来,但却没有不起来的时候”。他就是这样以惊人的自制力摘取了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桂冠。

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最初英语并不好。为了解决自己英语不敢开口的毛病,他对着湖边放声大喊英语四个多月,终于使他的哑巴英语能够朗朗上口了。为了突破英语单词关,他把一个个难读难记的单词写在墙上,进行着枯燥无味的重复再重复的练习。正如 “疯狂英语”的命名那样,他是用自制力下的疯狂行动创造了中国人学英语的成功模式。

自制力的培养就是这么简单,即应该怎么做,就必须怎么做,并持之以恒。你的自制力如何,可用每天起床这一件极小的事来判断。能否按时早起床,看似生活中无关紧要的小节,可曾国藩把它当成自己修炼超常毅力和自制心境的第一大事。他说:“勤学工夫,第一贵在早起,第二贵在有恒。”[中华勵志网]并在日记中将早起列为修身养性的“八本”之一,即“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他还写信让弟弟监督提醒他自己。“戒懒莫如早起,如闻我有傲惰之处,以写信来规劝。”

可见自制力就是从做小事入手,逐渐磨练成功。

4、培养自制力,还要在抵制诱惑,约束过度欲望上下功夫

美国的糖果实验告诉我们:延迟满足的能力是成功者的必备素质。抗拒诱惑、抵制腐败,就是要在延迟满足,克制“贪”念上加强训练。

有一些智慧超群、才华过人但最终却前功尽弃者,他们的失败教训应该值得记取。

中国目前官位最高的腐败者是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克杰。他因丧失自制力,不能抵制色情和金钱的诱惑而最终成了受到法律制裁的罪人。

成克杰的职务之高达到了国家法律制定者的地位,对国家法律不会不知。但他不顾党纪国法,个人欲望膨胀,放弃对自己的约束,最后丧失了自我克制的能力,这就是他遭到身败名裂下场的根本原因。

凡是跌进犯罪深渊的智者,都没有不知法、不懂法的。面对物质的拉拢诱惑,女色的勾魂摄魄,终归原因是不抗干扰、不拒腐蚀、不能自制。这种以身试法,不知怎么就掉了脑袋的人,毁就毁在一个“贪”字,缺就缺了一个“忍”字。他们过去虽是成功者,但最终结局却是失败者。一个深刻的道理告诉我们:“自制力”必须善始善终。昨天能自我克制,今天却放弃了克制自我而挡不住诱惑,明天就会告别成功,走向失败。

谁都希望自己一生辉煌。然而,你能作到一生不放松自我克制吗?

(四)感受别人

感受别人,这是EQ内涵中对他人情绪的一种管理。

具体而言,即同理心和感受他人的感受能力。同理心听起来是专业术语,实则意思很简单,就是对他人要赋予同情、怜悯和理解。一个人的善心应以此为起点,没有这份情感,就谈不上人性。同时,还要达到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境界。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体察别人的情绪,感受他人的感受,达到善解人意。“理解万岁”,正是人们对此发出的肺腑呼喊!

如何培养EQ的感受能力,值得大家探讨。大抵可从以下几方面作一尝试:

1.与人为善,用心感受

善心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崇高道德的根基。只有怀着一颗善心,才会时刻想着别人的利益,对于别人的感受才会小心翼翼地去处理,不让别人受到伤害。孔子早有告诫:“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都不愿接受的,怎么能施加给别人呢?因此,只有从善者,才会感受他人、怜悯他人,从而舍己利人,相助于人。

感受别人,必须用慈善的心灵去体会。堪称国母的宋庆龄女士,常常惦记着一些有困难的人,当听到被帮助的人解决了困难,已走出困境,她就异常高兴。她把对人民的爱作为自己最大的欣慰;她从别人获得了爱而产生的美好感受中找到自己的快乐。

人类最有威力的情感便是爱心。宋庆龄女士的同理心和感受能力凝聚着与人为善的爱心,闪烁着博爱的光芒。让我们也像一代伟人宋庆龄那样,从与人为善做起,努力培养感受别人的同理心。

2、换位思考,感同身受

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想一想,这样就不会不顾忌别人的感受。有些很难让人想通的事,只要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就很容易理解了。多一份理解的感受,就多一份合作的共识;多一份双方的努力,就多一份团结的力量。

为了学会换位思考,可以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作这样的体验实践,养成了换位思考的习惯,自然也就会提高感受能力。

武汉情智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常常进行这种感受体验实践活动课。他们组织学生到武汉盲童学校,开展这种体验教育。让学生亲自采访盲童的学习与生活,从中感受盲童的诸多艰难以及盲童渴望光明的心中痛苦……

他们还组织学生定期到武汉市汉阳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与老人互相沟通交流。从而体会到老人最害怕孤寂的心理;了解到老人非常企盼亲人看望,希望得到精神抚慰的渴求;感受到老人对同学们的疼爱和欢喜。所有这一切,都让同学们在内心深处得到了深深的触动和喜悦。

换位思考,可以激发善心,助人为乐;感同身受,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最终换取别人的理解和接纳。

其实,对于这种感受能力的培养,在幼儿园就已开始进行了。

有一首儿歌唱的就是这方面的内容:“小猫、小猫你别吵,阿姨昨晚上夜班正在睡觉。小猫,小猫明白了,轻轻地走开了。”

培养小孩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品质,在幼儿园时期,尤其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这种儿时的早期情商教育,将为成人的良好性格、习惯奠定坚实基础。可是,有些大人缺乏这种感受能力,在有些事情上很不注意换位思考。

有一对中年夫妇,男士喜欢社交,当他很晚回家后,妻子和孩子都睡觉了。这时,他洗漱的声音没有控制得小一点,把妻子、孩子都闹醒了。仅此也就罢了,但他因兴奋未有睡意,又索性将电视机打开,闹得妻子、孩子再也无法忍受,于是与他吵了起来。

看起来这是件小事,但属于不顾别人感受的德行。也许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事:隔壁邻居的卡拉OK唱的声音大得成为噪音;装修的人家敲墙打孔时也不管别人是否已经休息,等等。这些行为都是缺乏换位思考、感同身受的行为,也是令人十分厌恶的行为。

3.运用非语言情感交流,体察他人的情绪

俗话说:“出门观天色,进门看脸色。”人的情绪有很多是通过非语言方式表达的,察颜观色是人们感受别人情绪的常见方法。人的喜、怒、哀、乐,常常容易挂在脸上。不注意观察别人的情绪表现,与人交往时就会遇上尴尬,有时甚至遭受难堪或失败。

有这样的传言,在办理出国签证的过程中,有很多拒签都是由于签证官的情绪原因。当签证官这天的情绪不佳,你未觉察到而正好遇上,那就糟糕透了。即使没有拒签的任何理由(某国较严重),而你又急于出国要办重要的事,那也只能无可奈何。

这里有些应聘求职时出现的事,也值得一提。经常遇上一些学历较高而又才华横溢的求职者,在与应聘单位接触时,忽略了体察他人情绪而败北的事。例如有的求职者只顾自己一个劲地向别人讲,也不看聘用方的情绪反应。结果,就让一句“回去等消息”的话给打发走了。

可见,有些成功的获得,与管理他人情绪的技巧还真有直接关联。

4.在发泄自己的情绪时,不伤自己,不伤他人

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无论是愉快的还是不愉快的情绪,在自己渲泄这些情绪时,首先必须考虑接受的对象是否能够承受。发泄情绪有一条重要原则,即既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他人。掌握住了这个原则,就可规范发泄情绪的方式、内容以及程度。尤其是脾气不好的人,更要时刻提示自己,用这个原则约束自己,是很有效的。不能只顾放纵自己情绪的渲泄而忘了爱惜自己,尊重他人。

有的人为发泄烦忧情绪,常常运用自残的方式:如拳击玻璃、头撞墙壁、割破手腕,以至自寻短见。这些都是不珍爱生命,伤害自己的行为。

有的人为了发泄愉快情绪,而达到了疯狂的程度,如:娱乐通宵达旦,饮酒酩酊大醉,这些都是有损自己健康的表现。

更不可容忍的是,有些人为发泄自己情绪,肆无忌惮地伤害别人,如,迁怒于人,将自己烦躁、愤怒、无端地朝别人身上渲泄,或骂、或打,甚至杀。震惊全国的云南2.23特大杀人惨案的罪犯马加爵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据悉,先后杀了他的四位大学同学的马加爵出身贫寒、很自卑、很苦恼,但同时学习也很刻苦。他内心很希望与同学们处理好关系,可性格的孤僻使他很难与同学相融合。淤积在胸的不良情绪一旦遇上与人交往的小摩擦就会变成不顾他人一切利害关系的攻击性行为。据马加爵供称,他杀人的原因,只是在打牌时,同学认为他作弊,故而引发了杀机。

因此,各种不快的情绪,如厌倦、沮丧、惆怅、孤独、愤怒、焦急、伤心、内疚等等,都应及时消除和缓解。在不伤害自己和他人的原则约束下,有一些渲泄情绪的方法不妨自己创造性地试一试。例如站在湖边、山谷大声喊一喊,听一听回音;将石片掷在水面上,溅起一串串的水涟花;自娱自乐唱一唱喜爱的卡拉OK歌曲;与朋友、老师、家人或心理医生沟通、倾诉心声;破费一点,买一样自己最想买的东西;到舒心的地方散步、游玩;清理环境,打扫卫生;把照片按时间内容收集归类到像册里;作无名的好事;同有隔阂的人和解;邀请亲朋好友来家做客;做一件能体现自己成就感的事……

(五)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协调的关系,是构成一个人和一个集体及事业成功的重要环节,是如今社会做人的一门技巧和学问。

1、赢家往往就是在人际关系上略高一筹

美国一所叫卡内基美隆的大学,对列入美国名人录中的名人进行了调查,问他们成功的因素是什么?结果,发现成功的因素有85%是来自良好的人际关系,15%来自专业的智能。

暂且不论这项调查结果的百分比是否绝对准确,但其可以证明中外的成功者,人际关系无不是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哈佛大学的学生职业辅导中心,对4000名被开除的员工进行过调查,发现90%以上与人际关系有关。要么是同事之间发生矛盾;要么是与顾客发生矛盾;要么是与上司发生矛盾,等等。

由此可见,人际关系将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是否幸福,事业能否成功。

曾有一位老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不怕不认识字,就怕不认识人。”虽然这是对旧的时代关于人际关系重要的偏激强调,但的确说明了“人缘就是财源”的道理。

在今天的现代化社会,事业的完成需要团队的力量,不可能单打独斗,独木不能成林,一个人撑不了天。对自己估计得过高,就会丧失集体的力量和效应,个人价值无法实现。大家是在一个相互依赖,共同生存的空间中求发展。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点,在国外留学创业谋求发展的中国学生也许体会更深些。

国外的义工蓬勃活跃,不论职位高低,不求任何回报。他们这样做很大程度是为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国内,无论如何你或多或少总有一个人际关系网,到了国外就不一样了。在举目无亲的异国他乡,自己的交际网络仿佛被撕成了碎片,需要重新一片一片拼接起来。这意味着需要重新编织人际关系网。有很多读书的青年人,学士读了再读硕士、博士,可是因为人际关系这门课没读好,没有几个人来帮你,因此无法在国外生存。而一些只有本科学历的学生,因为人缘好,你缺钱,别人借给你;你有什么困难,别人支持你,就这样三下两下干起事业来。这叫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从学校走上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就会让每一个人深深感悟到。求职应聘、晋升提拔、自主创业、图谋发展、心理健康等,无一不体现到需要人际关系的能力。

这里我们探讨的是人际关系能力应如何培养。当认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后,关键在于如何让自己建立一个倍受人欢迎的关系网。

首先要弄清楚受人欢迎需要哪些必备条件和素养。

2.做人的基本原则

情商EQ,实际它所包含的全部就是一个做人的道理。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起码要讲做人的基本原则。

2.1做人首先是要讲诚信

诚信可谓是一个人的立身基础。信赖是人际交往的最基本前提。没有诚信,一切交往就如空中楼阁,无法支撑维系。中国有关诚信的古训很多:“人无信不立”,“言必信,行必果。”等等。

讲诚信,首先必须“以诚待人”,“以心换心”。只有真情才具有感人的力量。虚假是最伤人心的一把利剑。虚假犹如纸包不住火一样不能长久,总有戳穿的时候。虚假一旦露了馅,人的信誉就彻底丧失。因此,讲诚信,就必须摒弃虚假。不论是做学问还是做生意,都不能弄虚作假,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而丢掉了人际关系网及长久的利益。

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刚建立的时候,由于利益的驱动,使得虚假现象十分严重。为了升学过关搞舞弊,做学问的竟然也剽窃他人成果,做生意的就更是猖獗至极,坑蒙拐骗样样具全。假烟假酒假商标,甚至假药。这虚假的泛滥成灾,诚信就产生严重危机。由于诚信的危机影响了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的形成,以致制约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常发育。

在发达国家,诚信被看得十分神圣。谁都不敢轻易地做一次假。仿佛做一次虚假的事,,就失去了人生的永久信誉。读书重视合作完成的小组作业,但决不是自欺欺人、抄袭舞弊;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少,政府对生意的交往重在建立诚信秩序,有诚信追踪、诚信调查。总之,个人和企业都有诚信档案。诚信原来也是有价的。政府对虚假的行为打击惩罚的力度十分重。一旦发现做假,将再也无人与你交往。从此,你的为人,你的事业就毁于一旦。有的国家,对制售假药者,不是一般的惩罚,而是判处死刑。可见其对虚假痛恨之极。

诚与信是一对孪生兄弟,不可分离,诚是前提,信是根本,诚信相互作用,真诚给人带来了可靠信赖;守信才算待人真诚。

常言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一诺值千金。”这些都说明守信的重要。

对于许下的诺言,一定要兑现,不能借忘记的理由而没有了承诺的交代和结果。人不食言,就叫守信;出而反尔,这叫“易反易复小人心。”对于答应的事情,能办的一定要办到别人满意,俗话说:“答曰算数。”这种有信誉的人大家会口碑传颂,最终受人欢迎。如果一个人口碑不好,也会一传十,十传百,最后,人际关系的网就被破坏了。对于倘若客观上办不到的事,千万别夸海口、乱答应。确因事态的变故而办不成,也必须作真诚解释,争取对方理解和包涵。否则都会影响人际关系。

2.2做人要宽厚、包容

人与人相处和交往,贵在待人宽厚包容。

人无完人,不可能尽善尽美。待人包容就是多看人家的长处,多朝人家好的方面着想;对人家的短处要多多包涵,对别人的不足不可苛刻地要求,只能给予善意的帮助。

人各有所长。相处交往中可以以别人的长处补自己的短处,以别人的短处作自己的借鉴。评价一个伟人的功过常常三七开或四六开,虽很难打满分,但绝对是功远大于过。因此,对相处中的人,如发现他有过错,要予以谅解。这种谅解,是指当人一出小错,不能一味地埋怨对方、责怪别人,甚至攻击别人。不断挑剔别人,别人自然就很难与你相处了。事事计较别人,别人当然受不了,就会与你少打交道。不能包容,因小事都可产生摩擦,甚至发生人际冲突。

包容别人,有一件最需要注意的事,那就是不在人后说三道四。背后说别人的不足,别人总会知道。这样不仅不能帮助对方,反而使对方不能接受,以致产生抵触。佛教里有一句话叫“不妄语”。有的人说话不饶人,用刻薄语言伤人,这是不容人的表现。哪怕你的心肠是好的,但语言刺痛了别人的心,也很难让人理解你。即使对他人有不满情绪,也需要当面择机沟通,不可在人前、人后任意发泄。人要有一种宽广的心胸。

要想形成包容的人品,需要平时加强自我修养。尤其是别人对你稍有冒犯和得罪,不能产生嫉恨心态;而对于比自己强的人,缺乏包容、谦逊、尊重、取长补短地学习,就会出现妒忌的心理。

嫉恨而仇视,嫉妒而攻击,无疑都是包容的大敌。要想待人包容宽厚,就必须铲除嫉恨、嫉妒的恶瘤。消除这种不良情绪的过程是艰难的,但却是必须的。只有这样才能修炼成包容的心态和境界。

中国古代铜钱的形状很有讲究,外圆内方,它有待人圆通、律己严格的寓意。可见宽以待人、严于律己是中国人一向崇尚的美德。很多以包容取胜的典型事例给我们以智慧的启迪。

历史上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就十分感人。由于蔺相如对廉颇的宽容,两人不仅消除了隔阂,而且成为生死之交。将相团结一致,形成不可攻克的力量,免遭了强大秦国的入侵,保住了赵国的安全。

包容,实际上是一种妥协的技巧。学会让步,并不是代表你就输了。虽然有些事不那样令人满意,但总有利益能让你接受;如果事事争个赢,吃不得一点亏,别人只好迴避你,最后断绝与你来往的合作关系。这时你才成了真正的输家。

当今被称得上网络英雄的比尔·盖茨,就是一个能以包容取胜的成功者。在windows还不存在时,他去请一位软件高手加盟微软。那位高手十分傲慢,不予理睬。最后禁不住比尔·盖茨的执着要求,同意见上一面。但见面后却讥笑说:“我从来没有见过微软做得这么烂的操作系统。”比尔·盖茨丝毫没有因此恼怒,反而诚恳地说:“正是因为我们做得不好,才请你加盟。”那位高手被比尔·盖茨的这种包容折服了。从此,这位高手成为了windows的负责人。正是因为比尔·盖茨的包容人品获得了多种人才,微软才开发出了世界最盛行的操作系统。

宽容是一种雅量,也是一种风度。它可以化解许多不必要的冲突。它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可以减少摩擦,缓和紧张关系。

2.3做人要有责任感

做人要自觉地完成分内应该做的事,没有作好分内的事就要承担过失,这就叫责任。

有责任感的人,应该是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都承担义务并且要有与之相应的自觉态度的人。

因此,学会负责,就具有了人际关系的通行证。

责任感是品德的体现。有责任感的人,他们的价值观是以助人为乐,而不计较从别人那里索求。因而责任感常常与顾全大局,忍辱负重,谦逊礼让等优秀品质联在一起。对于自己的失误过错,不推诿,不塞责,勇于承担,及时匡正。

我国世贸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曾讲过一个关于责任感的小故事。

有一天,他在国外上厕所,发现隔壁便池被弄得叮叮地响,当时没在意。尔后他从厕所出来时,一位妇女问他:“你发现厕所里有位小男孩吗?不知怎么,他进去了好一阵子没出来。”龙永图这时答应进去帮忙找。结果进厕所一看,在那里弄得叮叮响的正是那位小男孩。原来这个男孩上完厕所后要冲水,因水龙头坏了无法冲,这时,小男孩没有就此一走了之,而是在那里修水管。

从这么一件小事,可以看出这位小男孩对自己的行为是负责的。

责任感是无形的人格力量。有责任感的人绝不以个人为中心;任何时候和事情,都不会突出个人利益、标榜自己、过高估计自己,甚至把自己放在集体之上。在家里,他们孝顺长辈,照顾家人,勇挑重担;在社会生活中,对于危害公德和民众利益的事,绝不袖手旁观,而是挺身而出。我们常常看到,有责任感的人哪怕就是自己用过的一片手纸他也要找到垃圾箱再扔。

责任感还是一个人善始善终的工作态度。有责任感的人,对一件具体工作绝不轻率从事,也不凭心血来潮,提起千斤,放下四两;也不会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或者索性放弃。有些工作还需要再坚持一下才能完成。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去把工作做完,以一丝不苟的态度去把工作做好,这是责任感在日常工作中的落实体现。责任感在工作中表现出的认真、敬业、爱岗,这也是当今社会人才需求单位最为看中的要素。

在现实生活、工作中,责任无小事。一颗铆钉足以让一列火车倾覆,一个烟头足以让一片森林烧毁。一些重大事故的发生,酿成人命伤亡的惨痛教训,都无情地证明了祸根往往在于缺乏那么一点点责任心。因此,没有责任心的人对社会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在人际关系中是会将祸害秧及别人的。

责任感是一个公民的基本素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公民应该位卑未敢忘忧国。以振兴中华为己任,这是公民的一种应有的责任,也是公民素质高尚的表现。做人,一定要做一个热爱自己祖国的人。一个强盛的国家和一个伟大的民族最需要的是更多的公民具有这种爱国意识、责任意识。为了祖国的利益,以奉献和牺牲去分担困难,排除风险,战胜邪恶,历经磨练,这就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中国人应有的素质。只有更多的公民具有心忧天下的责任感才能换来社会的进步、人类的文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

温州人的成功,不得不令人钦佩。温州现象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他们成功的重要因素,在于有同乡的责任,团队的精神。在国内外,温州人相遇就能相识,相识就能互助。他们互相提携的责任感极强。即使互不相识,只要是温州人,他们很快就可联手,要钱出钱,要力出力。总之,只有信任合作,没有猜疑拆台。因此,走到国内、国外什么地方,都可看到温州人的成功。

有了责任感,谁都愿意与你合作共事;有了责任感,人际关系的建立就有了坚实的基础,信赖的保障。

与有责任心的人在一起做事,必然会给你带来效益;与有责任心的人在一起生活,必将会给你带来甜蜜。

2.4做人应知恩图报

中国古代“仁”字的含意:人字旁边加个二,意即人与人之间有我就有你;有你、我就有他;有你、我、他就有社会。一个人的存在没有什么社会关系可言。有两个人就发生了怎样相处,怎样互助,怎样相爱的人际关系了。“仁”是人际关系中的博爱精神,是自爱,又爱人;是自尊,又尊人。

人与人的关系,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平等互惠的关系。因此,做人就必须讲好歹,知回报。一个只知索取,不懂回报的人是不受人欢迎的,也是不会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正可谓“有来无往非礼也。”

一个人的知遇之恩,是很难得的。往往由于得到长者、上司、朋友的举荐和赏识,才使得你的提携、晋升、重用有了机遇;而这种机遇有时可以改变人的一生命运。大凡成功者,都不乏有这种知遇之感。

伍子胥为报渔夫救命之恩,退兵不打郑国;韩信曾受漂母一饭之恩,功成名就后,回乡谢以重金。诸葛亮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全心辅佐后主阿斗而鞠躬尽瘁。

伟人毛泽东能走出农村,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他十分感激他的老师杨昌济教授的引荐,使他进了北京大学任图书馆助理员,从而认识了李大钊、陈独秀等一批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因领导层真诚关心职工,而引发了职工对企业的“知恩图报”,使企业扭亏为盈,得到了发展。从福特二世重振雄风的事例,我们可以得到启示,人的关系是平等互惠的,以现代的语言可称为“双赢”。

饮水思源,有恩报恩,才会更有人缘。所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事例不胜枚举。

因此,做人切忌只讲“人人为我”,而不讲“我为人人。”至于那种“过河拆桥”,受人帮助,事成之后,忘恩负义的人,最后不仅没有好人缘,结果还只能以失败告终,甚至还会遭人的唾弃。

一个不知感恩的人,他的内心是十分贫乏的。这种人易生嫉恨和忌妒心理,与人相处和共事无法愉快合作。不仅自己生活、工作会苦不堪言,别人也会觉得他不识好歹,而与其敬而远之。

知感恩,就会有好人缘;有好人缘,就会有丰富的人生。

为人处事,若能时时心存感恩意念,是非烦恼自然无影无踪。保持如此心态,便会拥有高尚人品,提升风度气质,在生活、工作中无处不可俯拾和谐美满。

心存感恩的训练可从推已及人,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做起。

现在的独生子女,生活在顺境之中,父母、祖辈都是百般呵护,有些孩子甚至过分地受到溺爱和娇惯,根本不知感恩的概念。由于家长百依百顺,孩子索取的那股劲儿简直到了惊人的程度。做任何事都要向父母讲价钱。例如,自己穿衣服要给多少钱,学习考多少分要给多少钱,在家扫了一次地要给多少钱等等。这些孩子却未曾知道,父母对孩子的一切付出都是不求回报,更不讲价钱。母亲的十月怀胎和一朝分娩的痛苦,不曾讲价钱;父母对幼儿日以继夜、含辛茹苦的哺育,不曾讲价钱;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呕心沥血,哪怕是劳累奔波、穷精竭率也不曾讲价钱。在人世间,可以说父母之恩重于山,父母之情深似海。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不求回报的爱。古人说:“知恩不报非君子。”莎士比亚笔下的李尔王说:“一个不知感激的孩子比毒蛇的牙还要尖利。”因此,感恩父母,孝敬父母,这应该是最基本的人性。

从感恩父母到感恩师长,以致推及感恩一切施予恩惠于你的朋友、同事、上司等,人的善性品德将可不断得到升华。教师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形象写照,表明了对学生的无私奉献,因此,自古就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可是,有的学生冷漠老师的付出,甚至以怨报德;对于从严管教缺乏理解,公然顶撞,以致谩骂。感恩之情荡然无存,人性之善何以有之?

至于朋友、同事、上司等一切人对你的施恩,你都应该萌生感恩意识。只有具备这种感恩意识并努力以德报恩,才会促使你的进步,提携你的晋升,成就你的事业。

2.5做人必须光明磊落

人生光明磊落为第一要义。做人如何正直磊落的许多古训,已成为人们修身养德的座右铭。北京故宫中,皇帝上朝的背后匾额上显赫的四个字即“正大光明”。古人还说道:“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在我国传统的美德中,尤其强调做人的公正磊落。朱熹在《朱学语类》中说:“如人,光明磊落底便是好人,昏昧迷暗底便不是好人。”将做人的好与不好,以是否光明磊落作为界限,这自然就成为人际关系中要讲的重要内容。

谁都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与一个公正无私、襟怀坦白的人交往,这是令人既放心又受益的。若跟一个损人利己、见利忘义的人打交道,毫无疑问将会受到不良影响。

为人正派,意味着具有公道、正直、不偏邪、不自私的品质。它要求一个人做事待人公平,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不枉循私情。与此相对立的是,办事不公道,待人欺软怕硬,对权势阿谀奉承,在利益面前,循私舞弊,贪赃枉法。这是人际交往最大的克星。为人正直,这便是他人愿意与你交往的首选因素。当一个人一切以自己利益为中心,他便是令人厌恶的,同时也是不受集体选聘时欢迎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人急功近利,重利轻义,甚至追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糖衣炮弹的面前经不住诱惑而被侵袭,贪污腐败,生活糜烂,这些人已根本无正派可言。他们等同于邪恶蛀虫的代名词,成为社会谴责的对象。谁与这些人交往,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一种晦气的玷污。

为人正派,还应有一种正义感。为了真理和正义能说真话,敢说真话;对于伸张正义、主持正义有一种勇气,敢于负责;对坏人坏事不是视而不见,而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孔子认为“见义不为,无勇也”。按孔子的意思来说,一个人见到违背社会公德和法律的事,不敢挺身而出,就是没有做人的勇气,就是一个懦夫。

当今社会,做人仍然需要培养见义勇为的品质。人有几分正气、直气,始终会受到大家的钦佩。

光明磊落,是为人正派达到高层次道德品质的一种人格表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与光明磊落相反,心胸狭窄的人,总是忧虑重重,十分容易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如猜忌、郁闷、攻击等。

与光明磊落的人交往,当然叫人放心、舒心、称心;与搞阴谋诡计、两面三刀的人交往,无疑时常得小心提防。

做一个让人喜欢打交道而受人称赞的人,就必须具备光明磊落的素质。这种素质要求人不虚伪、不油滑,不口是心非,不算计别人;而且还应诚实豁达,不将不良情绪随意发泄予别人。由此可见,光明磊落者最高尚的表现是无点滴害人之心。

因此,光明磊落的人可作最值得一交的挚友。他会给人带来帮助,他会给集体带来合力。

3、人际关系的基本技巧

上面谈到了一些关于做人的基本原则,这实际上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技巧。一个人的本质好、有内涵、有素养、有值得一交的品德,就如同掌握了人际关系的要领。以下我们要谈的只是一些交往中的基本技巧。

3.1良好的第一印象

在与人交往中,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印象不好,以后很难改变,正所谓先入为主。第一印象很好,仿佛一见如故,继续再交往就有了基础。

第一印象的好坏,首先取决于外表及举止言谈。外表的过分张扬,举止的轻浮,语气的傲慢、夸大海口,都会给别人一种不可靠的感觉。一般来说,接触第一次后,人们总会对你有一番评价。[zhlzw.com]这种回忆性的扫描,就是对你第一印象的定格。人的第一印象,外表的得体很重要。应聘应考求职面试,公关初次交道,合作协商谈判,朋友相识,都是由见面的刹那即第一印象决定你是否是受欢迎的。

得体的第一印象应该是整洁仪表,不卑不亢的气质,富于内涵的谈吐,清晰的思维,务实的态度;如还能更深一层地表现,如风趣的语言、诚信的外露、个性的优势、人格的魅力等等。那将会给人留下更深刻、更美好的印象。这种良好的印象,为人际关系的建立创建了受人欢迎的起点,使得对方对你产生了好感,也就有了发展关系的机会。

3.2良好的沟通窍门

在现代社会中,如果能与人有效沟通,那么人生成功的几率就越大。因此,学会沟通的技巧成为现代人最重要的生活技能之一。要成功,就要做一个现代社会中的沟通高手。

为什么沟通如此重要呢?因为我们每个人从校门走出之后,若想在社会上有所建树,首先就要运用这一技能。运用得好,就顺利,运用得不好就十分坎坷。

美国克莱斯勒的总裁艾柯卡说过一句名言,“我从来不用主管对其评语为‘不善与人沟通’的人”。这句话可以让大家体会到沟通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分量。不善与人沟通等于失去继续留用的机会,这是多么残酷的客观现实。沟通的重要性告诉我们,这是一门人生的必修课;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的人,不能以此作借口而忽视学习这门课程。

说沟通是一门课,的确不假,从头到尾很值得研究。只要我们今天开始重视了它,就可以借这方面的书籍读一读。在这里我们只是提示沟通的几个要点,以便消除对沟通产生的误区。

一般人很容易将沟通理解为是自己与对方分享讲话的内容。这里的误区在于没有包括你与别人互动过程中所传达出的一切讯息,包括你的表情、语气、及非语言姿势等。

与人沟通,首先要让人感觉很亲切,因此,沟通的内容在这时是其次的,行家们认为这只占7%。要做到与人融洽相处,就要调动一些除谈话内容以外的肢体语言,如表情,态度、手势、语气、口气等等,这些方面要占沟通的55%。另有声音、音调等方面占沟通结构的38%。

总而言之,所有传递给对方的讯息,要让人有充分分享的好感,这是良好沟通的前提。

第二个容易发生的沟通误区是,以我为导向地传送信息,不顾对方是否接纳信息或感到有意义。

这种沟通,未免有些强化主观意识。善于沟通的人,首先想的是创造双赢的沟通。这种沟通是要先想自己传送的信息对方是否觉得有意义,怎么让对方觉得有意义。

当今时代,学生网上生活占有一定比例。家长由于缺乏对学生的理解又不善于双赢沟通,常常因此而产生代沟导致沟通失败。例如,正当学生中考或高考,对于考前的一次调考或模拟考试,有的家长不问三七二十一,就问孩子达到重点中学或名牌大学的分数线没有?他们面部的表情是那样的严峻,声调拉高得让人感到紧张。学生则因为家长单边的迫切愿望而常常抵触地说:“算了,你来考试好了。”致使这种沟通无法继续下去。家长的失败就在于没有很好地与孩子一起分析考试的情况,寻找问题的所在,探讨提高成绩的方法。他们不是给孩子放松心理,而是给孩子紧张的压力。由此未能达成共识,使沟通搁浅。

关于人际关系的基本技巧,当然还有很多值得学习和研究的。例如 :倾听技巧,要保持目光接触,肯定地点头或报以适当的面部表情,避免心不在焉的举动或手势,用自己的话重述一次,避免打断对方的话、发问,切忌多言。又如,幽默的技巧,同理心技巧,赞美的技巧,等等。

3.3赞美的技巧

就赞美的技巧而言,人们也许会以为是拍马屁。应该说赞美的技巧与拍马屁有一定的区别。拍马屁是为迎合对方不分黑白地阿谀奉承。这里讲的赞美,首先是摆正人的一种心态。即对人家的长处,要善于发现、善于肯定、善于恰到好处地予以赞扬。仅此这一点,有的人是很难做到;从心态上对别人不感兴趣,不愿意去找人家的闪光点,如要给别人一点鼓励更是显得十分吝啬。

维也纳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亚佛·亚得勒曾说过一句有名的话:“不对别人感兴趣的人,他一生中困难最多,对别人的伤害也最大。所以人类的失败,都出诸于这种人。”

美国一驻法大使班哲明·富兰克林将他自己成功的秘诀总结为:“我不说别人的坏话,只说人家的好处。”

中国有句古训:“道人善,即是善。”赞扬别人的优点,这就是善行。喜欢听赞美之词,这是人的天性;得到别人的赞美,这是人的心灵满足。因此,赞美别人,这是激励的法宝。老师常常运用这个法宝,让学生焕发自信精神,使教育彰显伟大。

赞美别人,从情感上来说,可以很快拉近人际距离。赞美别人的一种心诚意善的动机和态度,可让对方得到心悦诚服的感受;由此,对方产生的接纳、信任和理解,为沟通奠定了情感共鸣的基础。

赞美别人的技巧,其实不难,只是举手之劳。当你有了与人为善,祝愿人好的心态,你就一定会掌握这种技巧。最终,实现双赢沟通,人际关系将得到良好发展。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心灵家园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