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你愿意更生猛还是更花瓶

作者:花开无声来源:中华励志网 2011-09-05

A 女人生

这已不再是一个男尊女卑、男耕女织、男唱女随、男上女下的年代。

女人们变得前所未有的美丽、聪慧、健康、能干、胸怀远大、敢作敢为、意志坚定。她们如此妥贴地契合了日益兴盛的消费主义与物质主义天然的阴性气质,经济上前所未有的

独立,受教育程度的上升与自身女性意识的觉醒提升了她们的表达欲望,她们掌握了舆论话语权的高地,女性话语以一种爆炸性的方式呈现。

男女的界限早已被打破,男人们能做的,女人们也早已经做到。而女人们能做的,男人们却未必能够企及。她们或以身体为武器,挑战男性之霸权,或在同等的竞争环境下将男性对手远远抛离,或成功地解构了女性自身,以一种无比平等、独立、自信的姿态脱颖而出。而其中数位先行者,更以其生猛姿态、出位言行,令男人们瞠目结舌。

北京某时尚广场开业,打出的广告是“今天你遛你的男友了吗?”西安金钟大厦的玻璃墙上悬挂的广告语为:“一个男人不如爱只狗”。zhlzw.com中华勵志網有人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结论是市场现在是以女人的标准为标准,以女人的判断为判断,以女人的趣味为趣味。在美国,女性掌控着80%左右的消费支出,这占了全国GDP的2/3。在中国,这一数字是3/4?4/5?

香港男性可算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男性了,处于20岁至39岁

的适婚年龄的每千名香港女性只有846名香港男性,但是香港的大男性们却发现,这种因奇货可居而带来的幸福感正日渐离他们而去。

在美国,女性收入在过去25年里增长了63%,而男性收入仍然基本保持不变(+0.6%)。《绝望主妇》里的Lynette,结婚前收入就远超其憨夫。在香港,过去20年职业女性数目也大增约6成,其中月入3万元的女性更上升4%。在上海,在业人员女性平均收入已经达到了男性的70.4%。也许就像英国小说家奥斯汀所说的,富有的男人都会有美满的婚姻,这仍是一个普遍的真理,那么富有的女人呢?

事实上,在美国,1996年,男大学生第一次把配偶潜在收入前景看得比料理家务的能力更重要。

两年前的木子美事件清楚地印证了所有的男性都是消耗品这一真理。消费了无数珠江名记与摇滚明星的贞节,成全了木子美这一文坛奇葩。女人为情,男人为性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还有什么事情缺了男人就不行?为了搬运煤气罐、换电灯泡、清理草坪这些女人们无法胜任的工作而轻易委身于人,牺牲也太大了。也许总有一天,所有的女人都能做到经济独立,劳动者——现代的奴隶们会被机器人夺走职业。这样的日子到来,一夫一妻制还会牢固吗?

正如村上龙在《所有的男人都是消耗品》里所预测的:

女人们可以更真实地去生活。

>  她们大概不屑于去霸占无能的丈夫,而会心安理得地炫耀自己有了第几个英俊男人,会觉得还是做那样的女人好。

B 女权回落

以前在中国工作时,认识一位“女强人”,她工作能力强,经常出国谈生意,颇为风光。最近我回中国遇到她,问她工作如何牽神态雍容的她漫不经心地说:“我辞职在家,做专职太太了。”

像这位女士的经历,在中国已非孤立事件,而升格为一种社会“现象”。zhlzw.com中华勵志網北京某区曾对2000对夫妇做过一次调查,结果发现,62.5%的职业妇女希望回家做专职太太,只有37.5%的职业妇女愿意工作到退休。作为一个“现象”,职业妇女“回家”的确是中国近几年来出现的“新生事物”。zhlzw.com中华勵志網

客观地说,这一“新生事物”还相对弱小,尚未成为社会时尚,62.5%的比例也只是意愿,调查时该区专职太太的实际比例只有4.5%。细究下去,大概还是因为中国城市里能有经济实力供养专职太太的“大款”人数仍然不多吧。中国某些自称“女权主义者”的女土指出,幸亏这一“新生事物”还相对弱小,所以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至今尚未被侵蚀。另外一些自称并非“男权主义者”的男士,则反对这种动辄把职业妇女“回家”与妇女地位下降挂钩的“上纲上线”倾向。但前者立即反驳说,恰恰是他们在对中国体育界和其他领域中的所谓“阴盛阳衰”现象忧心忡忡,并出谋划策,力图“纠正”。zhlzw.com中华勵志網她们还分析说,“阴盛阳衰”一词的使用,本身就包含着某种价值判断,即“阴盛阳衰”是不正常的、不好的,而“阳盛阴衰”才是正常的、好的。

且不说“阴盛阳衰”一词背后的价值判断,单说这个词所描述的状况,也与事实不完全相符,而更多的是幻听幻视所导致的恐慌。

就拿所谓体育界的“阴盛阳衰现象”来说吧,虽然中国女子项目在国际上摘取的金牌比男子多,但那是相对其他国家的女子而言,而非相对中国的男子而言,因为即使是曾经打遍天下无敌手的中国女排,如果与中国男排交手,也会败下阵来。不过,无论是在体育领域,还是在教育程度、职业成就等其他方面,中国女性与外国女性相比而展现出来的某些相对强势,倒是确凿的事实,也是让西方舆论赞叹不已的一大“中国奇迹”。zhlzw.com中华勵志網

我曾经在号称“小联合国”的移民城市——加拿大多伦多市生活过多年,接触过不少同样来自东方的中国、日本、韩国、越南等国的妇女。初次见面,交谈之前,我常常会下意识地猜测她们的来源地:虽然我无法百分之百地从长相上区别她们来自哪个国家,但通过她们的神态、气质,我往往能八九不离十地猜对她们是不是来自中国大陆。因为许多在中国大陆长大的女子,往往神态自信,气质开朗,甚至自信得有点儿咄咄逼人。她们不仅明显不同于韩、日、越等其他东亚国家的妇女,也有别于香港、台湾等地的中国女性。

如果长期交往下去,差别就更明显:这些来自中国大陆城市的女性大多有很高的学历和很强的事业心,即使是那些“陪读”的妻子也常怀“赶超之心”,在学业、就业或职业升迁方面,暗地或公开地与老公“较劲儿”。zhlzw.com中华勵志網

有些人引用统计数字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妇女地位其实与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某种“逆向挪动”:她们的社会、经济地位不升反降。而有些人更把中国近十多年来出现的农村抛弃女婴、城市女

性就业难、“大款”包二奶、色情业复苏以及前面提到的“专职太太”等现象,看作是中国妇女地位进一步沦落的标志。

不过,就算近些年来中国妇女地位有所回落,但一项针对中国男性的调查发现,49%的男士仍然认为中国目前妇女的地位过高了,认为过低和说不清的人只占25%和26%。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心灵家园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