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心理指人们改变自己的观念或行为,使之与群体的标准相一致的一种倾向性。 也许有人说,我是个意志坚强的人,不会随便改变自己的观念。但是,当大家众口一辞地反对你时,你还能坚持自己的意见吗? 社会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做过一个比较线条长短的实验。在实验中,有1个真的来做实验的大学生,还有6个研究者参与实验(大学生并不知道这些人是研究者),大学生总是最后一个发表意见。 当线条呈现出来后,大家都做出了一致的反应。之后呈现第二组线条,6个研究者给出了完全错误的答案(即故意把长的线条说成是短的)。这时,最后一个发言的大学生就十分迷惑,并且怀疑自己的眼睛或其他地方出了问题,虽然他的视力良好。 迫于群体压力,他还是说出了明知是错误的答案。那么人们为什么会从众呢?一是为了做正确的事情,二是为了被喜欢。 在什么条件下人们会从众呢?一是当群体的人数在一定范围内增多时,人越多人们越容易发生从众。“三人成虎”,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不过当群体的人数超过4人时,从众行为就不会显著增加了。 二是群体一致性。当群体中的人们意见一致时,人们的从众行为最多。即使是有一个人的意见不一致时,从众行为就会低至正常情况的1/4。 三是群体成员的权威性。如果所在的群体里都是著名的教授,那么即使他们说出了明显错误的事情,自己也会好好思考一下;如果所在的群体里是普通人,当他们说出明显是错误的事情时,自己肯定会立刻反驳。 四是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无预先表达即自我卷入水平最低,事先在纸上写下自己的想法,之后再表达——自我卷入水平中等,公开表达自己的想法表示自我卷入水平高。实验证明,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越高,越拒绝从众。 简单说来,从众即是对少数服从多数的最好解释。不过,这种服从是少数派心甘情愿地服从。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