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与心理治疗的终极目标-苏晓波

作者:施琪嘉来源:中华励志网 2008-04-18

《易经》是古代中国人类智慧的结晶,它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大自然(包括人类社会)的形成及其存在、发展方式的最高、最深的认识。由于采用了逻辑运算的代码,使《易经》具有了高度的抽象性和广泛的推算用途。我们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理解《易经》可以看到它的“象征”语言的表达方式。同时,还可以看到,《易经》的一种追根溯源的特点,它认为,世间万物都来自一个共同的原始极点——太极,即所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这或许给我们一个启示,我们心灵当初也有一个“太极”,然后不断地分化成为我们成年的心理状态。精神分析应该仅只是一个追根溯源的技术,让我们消除 分化所形成的心理遮障,让我们看到、感受到我们内心的“太极”。跟随德国老师学习心理分析,是自己的幸运。在参加学习班的开始,我对德国老师抱有极大的希望,总认为这下好了,不出国也能学到纯正的精神分析了,有一种“救命”了的感觉。我不知道别人怎样看,我认为,在目前心理治疗不是高收入职业的时候,却有那么多人热衷于从事这费力不讨好的职业(因为心理治疗目前难以给自己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也难以发表文章供晋升职称用),甚至,精神科医生这个职业也是如此,却有人竟然喜欢选择这个职业。有人会说,我所以从事精神科是因为……, 其实这都是理智化的防御机制,因为如果一个人真的不喜欢精神科临床的话,他迟早会调离精神科的。所以要从事精神科,进而从事心理治疗,必然有自己内在的潜意识原因。大概在武汉那次集训的时候,我就有些失望了,感到精神分析救不了自己的命。然后就是思考,这个班结束后,我和我的心将归于何处。后来逐渐明白了,精神分析只是一种方法,是一条途径,它可以指引我们走进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可能就是我们内心的“太极”。内心的“太极”,有这个东西吗?什么是内心的“太极”?这使我想起了我们可的刘天军大师所讲的“禅”,以及那天晚上朱建军告诉我们的他的真实体验:躺在草坪上,静静地躺着,无所思、无所求,突然睁开眼睛,感到那草是那样的绿,天是从来没有过的蓝,空气是那般新鲜,整个世界都变得清澈透明,可爱无比,那时感觉是一种“无我无他”的境地,自我已经与整个周围的世界融为一体了,舒服极了(请问朱建军:我的描述对吗?)!“无我无他”,这是否正是我们心中的“太极”?!我们心中的“太极”如果真的存在的话,那它是从哪里来的呢?我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在婴儿2、3个月以内,我用食指由远及近地快速接近婴儿的眼球,可是婴儿竟然没有任何的眨眼反应(这是瞬目反射),同是这个婴儿,几个月后对他所同样的试验,他就有了眨眼的反射。瞬目反射的心理基础是距离知觉或叫深度感。这个试验告诉我们,孩子在刚出生的时候,是没有深度感或距离知觉的,距离感或深度感是后天成长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反应。那么试想,孩子在建立距离感之前,他和世界是一种什么关系?正是一种“无我无他”的“非我非他”、“亦我亦他”的感觉,“我就是整个世界,整个世界就是我”。这是一个多么清澈的心灵/世界啊,我们只要静静地呆在那里,就能够感受到无比的快乐与幸福。但不幸的是,在我们的心理世界里,后来出现了盘古氏,他挥舞着斧头,开掘出天、地、山、河,造就出一个“我”,也造就出“我”之外的一切“非我”,自从“我”与整个世界被一分为二的那一刻开始,痛苦便不断地想“我”袭来,无论“我”多么拼命地挣扎,都感到自己的柔弱与无力,每一次“我”都以痛苦和失败而告终,然后不死心的“我”又在魔鬼的驱使下,立下更大的决心和誓言,提出更为远大!、美好的幻想的目标,又开始了更为有力、剧烈的挣扎!!或许,心理医生会说:你在找寻什么,你想要什么,要幸福吗?其实当你什么都不想要的时候,你什么都有,幸福不就已经在你内心了吗,你为什么总是眼睛盯着外面呢!或许,“我”不会听从医生的劝告,固执地去找寻,偏执地去幻想,与痛苦搏斗,消灭痛苦,甚至想消灭整个世界以争取幸福……或许只有到“我”临死的那一刻,“我”又有机会与“非我”结合了,我已不再挣扎,束手就擒,静静地等待与整个世界慢慢地融合,这时幸福也悄悄地降临……《生与死的对抗》这本书说,人类在童年时曾经享受过真正的幸福,所以人在长大后仍然会固执地去找寻,才得了神经症,最后只有重新退回到童年,才能够找到那份幸福的感觉。我想不一定非要退回到童年,前行到老年,到涅磐,也许是同样的一种感受。真好玩,两个相反的极端竟然是同一点。我们的心将归于何处,心理治疗将带领病人走向何方便?何处是幸福、何处是欢乐?!“世界是我的感觉,我的感觉就是我”。没有原因、没有理由、没有道理、没有逻辑、没有…….只有这世界和我融为一体的感觉……所以我们在治疗病人的时候,千万别以为我们发现了病人的病因,发现了病人的症结,发现了病人形成疾病的逻辑过程,我们又极尽努力地为病人构思一个极其巧妙的精神分析诊断,一直反复要病人接受我们的假设,要求病人按照我们提出的建议去“指导”他自己的生活,以为这样可以帮助他得到幸福。其实,对病人真正有治疗作用的,不是给他一整套的理论解释让他去重新注释自己的生活,而是让他重新回到“无我无他”、“亦我亦他”的“太极”体验中去,因为幸福正在那里等待着他呢!不成文章,只为能与大家交流。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心灵家园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