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
论文摘要: 亲附模式对于 亲附理论的研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亲附模式的分型依据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测量方法会有所不同,本文按照婴儿、儿童、青少年和成人几个年龄段分别介绍 亲附模式的分型及其主要测量方法。
论文关键词: 亲附模式 测量
The Research of The classification of attachment patterns
Huang jingjing, Shi qijia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and Psychiatry, Tongji Hospital of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430030
Abstract: Attachment patterns are very important for the research of attachment theory.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attachment patterns according to the age stages, and reviews the main attachment measures.
Key words: attachment patterns measures
John Bowlby和Mary Ainsworth的合作为我们开辟了一个新的通道去解释婴儿的行为和行为发展,根据二者创立的 亲附理论,婴儿对母亲的 亲附行为是一种“直觉活动”(由特别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激活或者终止)。Bowlby定义 亲附行为(attachment behavior)为一种可预言结果而与 亲附对象亲近的行为,它的进化功能是保护婴儿免受危险, 亲附有自己的动机,来至促进交配和喂养的系统(Bowlby,1969)【1、2】。婴儿在这种直觉活动中发展出一种以母婴 亲附模式(attachment pattern)为主的内在工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他用这种模式来应对人生发展中的各种生活情境,又在各种生活情境的微环境中调整、修正甚至重建自己的内在工作模式。在内在工作模式中 亲附模式是发展关系的基础,至Ainsworth始,各国学者就关注于 亲附模式的研究,现将目前的研究情况从 亲附模式的形成及其稳定性、 亲附模式分型和 亲附模式的主要测量方法三个方面加以综述。
一、 亲附模式的形成及其稳定性
Ainsworth通过对大量的纪实资料的研究,提出了早期 亲附形成的四个阶段:出生到六周左右为前 亲附期,婴儿对 亲附对象没有指向性,主要靠哭、抓、闹、笑、吸吮来拉近照顾者;六周到七个月为 亲附形成期,婴儿对照顾者比对陌生人更亲近;七个月到四岁期间为清晰 亲附期,在这个阶段,孩子为了能与照顾者有亲密关系,出现了不断与 亲附对象粘附防止与其分离的“目的校正”行为;最后的目的修正配对期大约需要四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学龄前的儿童已经发展了足够的认知功能来分辨照顾者的情感和计划与自己的不同,能够很好地处理他们之间的合作关系(Ainsworth,1972)【3】。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生活中逐渐加入了其他人, 亲附对象就不仅仅只有母亲,于是有了多重 亲附的提出。Howes Sagi将学龄前幼儿的多重 亲附分为层级的、统一的和一体的三种模式(Howes Sagi,1992)【4】。在对儿童的研究中发现层级模式中母子关系特性能预测到其他关系的特性,而用以母婴 亲附模式为主的同一 亲附模式能很好地解释学龄前儿童的心理特征(Cassidy,1985; Parke,1992; Ijzordoorn1992)。
为了在多重关系中区分出 亲附关系,Weiss于1991年提出了 亲附关系的八种特性:1.亲近选择:在这种关系中保持个体在受保护的范围内,直到危险的情况发生;2.安全基础: 亲附对象给予安全并鼓励探索;3.抗议分离:不能与 亲附对象接近可以导致抗议和逃避分离;4.威胁时启动:当个体焦虑时显示出他们对 亲附对象的 亲附情感;5.特异性:换一个同样对其照顾和关注的对象不能成功;6.不受意识的控制; 亲附情绪和分离抗拒一直持续,即使永久的分离;7.持续性:即使是在不断的适应过程中, 亲附并没有衰退;8.对 亲附对象行为的敏感性:即使 亲附对象是辱骂, 亲附仍然持续存在。【5】
亲附模式一旦形成就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Fraley【6】通过对以往的研究进行元分析得到的结果是 亲附安全性在最初的十九年基本是稳定的,胡平、孟昭兰对中国城市婴幼儿的 亲附模式研究【7】显示:婴幼儿的不同 亲附类型具有跨年龄和跨情境的一致性,但是也有研究证明【8】有将近30%的个体 亲附类型在成长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总体而言儿童如果持续在同一种关系模式中, 亲附模式的稳定性就比较高,随着儿童的成长,他的 亲附模式会逐渐具有个体属性,而对养育环境的变化较少出现反应。
亲附理论最初主要研究母婴 亲附,后来的学者逐渐发展出成人 亲附理论,成人 亲附主要研究成人 亲附表征(adult attachment representation)和婚恋 亲附(romantic attachment)【9】。成人 亲附表征为个体对 亲附有关信息进行组织或者取舍的规则,它是以早期的 亲附经验为基础,经过个体加工,并融合了当前情感和期望的产物,其所强调的是个体当前对早期 亲附经验的态度和评价,而非真实的 亲附史。婚恋 亲附研究成人生活中所形成的实质性的 亲附关系,其研究对象是满足以上提及的 亲附八种特性的婚恋关系,并非指向所有的婚恋关系。相关研究显示【10】:成人 亲附表征与婚恋 亲附只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11,12】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关系尚在进一步研究中。
二、 亲附模式分型及其主要测量方法
1. 婴儿 亲附模式
婴儿的 亲附主要针对最初的照顾者,绝大多数婴儿的 亲附对象是母亲。Ainsworth在对乌干达计划资料整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婴儿的三种 亲附模式:安全 亲附模式的婴儿哭闹很少并满足于探索母亲;不安全 亲附模式的婴儿经常哭,即使是被母亲抱着也没有探索行为;没有 亲附的婴儿没有对母亲的细微行为。1978年Ainsworth在此基础上,增加“陌生情境”实验的研究结果,提出将婴儿 亲附模式分为三型:不安全-矛盾型(insecure-ambivalent attachment,C-pattern),安全型(secure attachment,B-pattern),不安全回避型(insecure-avoidant attachment,A-pattern)(Ainsworth et al, 1978)。1990年Main和Solomon提出第四种 亲附模式:紊乱型(disorganized attachment,D-pattern)。【13】以上四种模式即为目前常用的婴儿 亲附模式分型。
婴儿 亲附模式的测量基本上采用“陌生情境”实验,该实验包括八个步骤:1:母亲与孩子进入房间 ;2:母亲和孩子单独在房间;3:陌生人进入房间;4:母亲离开房间,孩子与陌生人单独在房间;5:母亲返回房间,陌生人离开房间;6:母亲离开房间,孩子独自留在房间;7,8:陌生人先进入,然后母亲进入房间。以上步骤中每次母亲离开的时间控制在三分钟以内。由专业人士根据孩子对母亲和陌生人的主要行为表现将其 亲附模式分型,其中,安全型 亲附主要表现为:母亲离开时有焦虑,母亲返回能够较快地使孩子得到安抚,婴儿表现出对母亲返回的高兴和欢迎;不安全-矛盾型主要表现为:分离很困难,对陌生人的出现很焦虑,母亲的返回难以安抚,既想接触母亲,又有愤怒拒绝的行为,持续性哭闹;不安全-回避型主要表现为:母亲离开后一个人玩游戏,母亲返回后孩子拒绝与其进行接触和交流;紊乱型 亲附表现为以上三型的混和。【14】
国外相关研究【15、16、17、18】以及国内研究【19、20】均显示婴儿 亲附模式具有文化差异。各国的研究资料显示:安全型 亲附的婴儿约占60%到70%,差异较大的主要为不安全 亲附模式类型。
2.儿童 亲附模式
儿童 亲附模式的分型与婴儿相似,但是其 亲附模式并非能通过外显行为直接观察到,故测量会相对复杂,对儿童 亲附模式的测量主要采用由Vaughn和Waters设计的Q-sort方法。该方法主要用于监测年龄大于18个月的儿童的 亲附类型,其方法是将受试儿童的 亲附行为与专家评定的该年龄儿童的 亲附行为进行相关性检验,相关性越高就与专家评定的该年龄的安全型儿童越相似,相关性越低就离安全型儿童越远。【21】
3.青少年及成人 亲附模式
尽管青少年有其特定的心理特征,但目前尚未有特定的指向青少年的 亲附测量方法和分型,国内已有学者在进行青少年 亲附问卷的初步编制工作【22】,在此将青少年 亲附与成人 亲附一起讨论。
成人 亲附表征的发现拓展了 亲附的研究领域,Main及其同事设计了成人 亲附访谈(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AAI)并用来研究 亲附表征,AAI系统将成人 亲附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和一个附加型:安全-自主型(secure/autonomous);不安全-拒绝型(insecure/dismissing);不安全-先占型(insecure/preoccupied)和不安全-悬而未决型(insecure/unresolved)。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研发了不少的测量方法来测量成人 亲附表征,尽管方法不同,但是基本上都是将成人 亲附表征分为自主、拒绝和先占型。
婚恋 亲附研究个体与他人实质性的 亲附模式,即研究成人 亲附原型,据此Bartholomew 和Horowitz于1991年开发出 亲附访谈(Attachment Interviews,AI)来评估成人 亲附类型,该系统将成人 亲附分为四种原型:安全、先占、拒绝、恐惧。安全原型反映了个体在人际关系中的舒适,认为关系是有价值的,既有亲近感,又有自主性(对自我和他人都是积极的观点);先占原型具有焦虑和情绪化的特征,对人际关系的过度沉浸和依赖 (对自我是消极的,对他人是积极的);拒绝原型的特征是崇尚独立(对自我是积极的),但否认渴望亲近(对他人是消极的);属于恐惧原型的个体表现出焦虑、不信任和害怕拒绝(对自我和他人都是消极的)。【23】以上关于 亲附原型的分型现广泛用于婚恋 亲附的研究。
成人的行为及语言表达含义复杂,增加了成人 亲附的评估难度,国内外的学者不断研发出许多方法来测量成人 亲附,主要有访谈、问卷评估和量表三种形式的测量工具,每种测量工具所倚赖的理论背景会有所不同,其研究的侧重点也不尽相似,故研究者在选用测量工具时需慎重,以下仅简要介绍成人 亲附访谈(AAI)、成人 亲附问卷(Adult Attachment Questionnaire,AAQ)和成人 亲附量表(Adult Attachment Scale,AAS)三种测量方法。
AAI是一个了解成人儿童时代 亲附关系的半结构式访谈,目的是通过个体对其早年 亲附的回顾和描述,评价这些早期经验对当前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来确定成人 亲附的内部工作模式。AAI要求参与者对其童年时与父母的 亲附关系、失去 亲附对象、与 亲附对象的分离及这些经历在个人发展及个性形成中的影响做出描述及评价 (George1996),由此发现个体 亲附的一般表征,并通过个体当前对过去经历意义的解释,记录个体有意识的表述和无意识的表达(如谈论明显的不和谐和不一致)来评估个体无意识的 亲附表达元素。AAI具有良好的预测效度和稳定性【24】,但是该访谈持续的时间较长(60-90分钟),访谈者需要有一个专业的标准化培训过程(18个月的相关知识培训和2周的高强度训练)【25】,因此在国内尚未有人运用。
AAQ是一种简易的成人 亲附测量工具,它通过问卷的形式来对成人的 亲附类型做出鉴别,比AAI使用更简便、更易操作。是成人 亲附测量中使用最广泛的量表,它可以直接将你的研究与其他人的研究进行比较。目前国内有学者修订了AAQ3.0并进行了初试用【26】。
AAS是个多条目量表,包括三个分量表,共18个条目,由7点量尺评定,从完全不是我的特征到非常典型的特征。每个分量表由六个条目组成,这三个分量表分别是亲近、依赖和焦虑。亲近量表测量一个人对接近和亲密感到舒适的程度;依赖量表测量一个人感到当需要帮助时能有效依赖他人的程度;焦虑量表测量一个人担心被抛弃或不被喜爱的程度。AAS量表主要测的是成人 亲附维度,然后再把 亲附维度转成 亲附类型。国内已经有学者测试了AAS的信度和效度【27】,并已经运用此量表对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成人 亲附类型进行研究【28】。
国外关于 亲附的研究日趋成熟,在婴儿 亲附模式的跨文化研究、代际间 亲附模式相关性研究、不同年龄 亲附模式的研究、 亲附与精神病理学的关系等领域的工作都在不断深入。国内关于 亲附的研究相对滞后,已有不少学者开始着手研究母婴 亲附模式,对于成人 亲附涉足较少,关于 亲附模式与精神病理学更是很少有人触及,相信不久会有更多的国内学者关注到这些领域。
参考文献:
1. Bowlby, J(1969). Attachment and loss, vol.1: Attachment. New York: Basic Books.
2. Inge Bretherton. The origins of attachment theor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92, 28: 759-775.
3. Diane Zimberoff, David Hartman. Attachment Detachment Nonattachment: Achieving Synthesis. Journal of Heart-Centered therapies, 2002, 5(2): 3-94.
4. Howes, Philipson. Stability and continuity of child caregiver and child-peer relationships. Child Development, 1998, 2.
5. Weiss, R. S. (1991). The attachment bond in childhood and adulthood. In C. M. Parkes, J. Stevenson-Hinde, & P. Morris (Eds.), Attachment across the Lifecycle, 66-76. London: Tavistock/Routledge.
6. Frabey R.C. Attachment stability from infancy to adulthood: Meta-analysis and dynamic modeling of developmental mechanism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2002, 6(2): 123-151.
7. 胡平, 孟昭兰. 城市婴儿 亲附类型分析及判别函数的建立. 心理学报, 2003, 35(2): 201-208.
8. Davila J, Burge D. Why does attachment style chang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7, 73(4): 826-838.
9. Simpson J.S, Rohles W.S(1998). Attachment In Adulthood. Attachment theory and close relationships,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10. Fraley R.C, Shaver P.R. Adult romantic attachment: Theoretical developments, Emerging controversies and unanswered questions.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2000, 4(2): 132-154.
11. 周春燕, 黄希庭. 成人 亲附表征与婚恋 亲附. 心理科学进展, 2004, 12(2): 215-222.
12. Gary Creasey, Aimee Ladd. Generalized and specific Attachment Representation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05, 31(8): 1026-1038.
13. 见2.
14. 李秀红, 静进等. 75例婴幼儿对母亲的 亲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4, 18(5): 291-293.
15. Grossmann K. et al. Maternal Sensitivity and Newborns’ Orientation Responses as related to Quality of Attachment in Northern Germany. Growing Points of Attachment Theory and Research 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1985, 50.
16. Miyake K, Chen S et al. Mother’s mode of Interaction and attachment in Japan: An Interim Report. Growing Points of Attachment Theory and Research 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1985, 50.
17. Sagi A. Attachment Theory and Research from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Human Development, 1990, 30(1): 1-30.
18. 胡平, 孟昭兰. 亲附研究的新进展. 心理学动态, 2000, 8(2): 26-32.
19. 李秀红, 静进等. 婴幼儿对母亲 亲附性质75例分析,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3, 18(9): 555-557.
20. 见14.
21. 见7.
22. 安晶卉, 张建新等. 青少年 亲附问卷初步编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4, 18(11): 760-762.
23. 吴薇莉, 方莉. 成人 亲附测量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4, 02.
24. Benoit, D.& Parker, K.(1994). Stability and Transmission of Attachment Across Three Generations. Child Development, 65(5): 1444-1456.
25. Daniel Jay, Sonkin. Attachment Theory And Psychotherapy. The Therapist, January/February, 2005.
26. 李菲茗, 傅根耀. 成人 亲附问卷(AAQ3.1)的初步试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1, 9(3): 190-192.
27. 吴薇莉, 张伟等. 成人 亲附量表(AAS-1996修订版)在中国的信度和效度.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 35(4): 536-538.
28. 吴薇莉, 张伟. 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成人 亲附类型与其认知、行为关系的研究.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36(2): 271-273.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