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动物尤其是和小动物的交往往往是不设防的,可以一见如故。你会满怀爱心地去拥抱一只初次见面的小狗,你们会在几分钟里成为亲密好友。而人与人之间的一见如故,却概率甚低。
那是因为人和人之间搀杂着太多微妙的障碍和利己心。很多时候,当你和一个陌生人初次见面,你的第六感便传达给你一些信息,这些信息决定着你和那个人出于天性的排斥或认同。说不出原因,但那是事实。
这方面,女性尤其敏感。假若你对他没有好感,就不要妄想对方他对你有好感。就像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所有的信息在你细微的眼神、举手投足中表露无遗。
我想在这里描述一幅场景。
我的女友箬远道而来,与我一同去拜访我们都尊敬的一位作家。作家健谈,席间很是轻松随意。品着自己煮的咖啡,耳畔有雅乐缭绕,这自然是箬喜爱的氛围。[中华勵志網]中途,作家夫人从外面回来。箬和她是初次见面,礼貌地寒暄以后,算是认识了。以后的交谈一直很融洽,作家夫人陪在身侧,笑容可掬,音乐和咖啡的浓香依然如故。
告辞以后,我和箬走到街上。提起作家夫人,箬含蓄道:“她不太喜欢我。”箬说的是直觉,说不出详细根据。而这一点,我却茫然。但我相信箬的感觉。因为我相信,人与人之间确实有许多不可知的信息存在,那或许是一种气味,或许是磁场,或许是其它。
女人与女人的走近,很大程度上出于心理取暖的需要。在有了基本的“辨识”以后,两个女人在短时间里成为“闺中密友”,多半是在各自吐露了情感故事之后。敞开心扉,直抵光明的彼岸。所以,在一夜之间成为知己的例子在女人中比比皆是。
而心理取暖实在是很虚幻的事情,因为出于一时之需,决定了这种友谊的脆弱、不恒定性。两个遭遇情感重创的女人,很容易走到一起,相互剖析,相互勉励,共度风雨。这种友谊,一定建立在相互倾听、排遣的基础上。两个处于情感飘摇中的女人,促膝深谈,你的苦我能懂,你眼里的泪会流到我的心里,这种知遇之情实在是难得的。这样的交往会持续很长时间,直到其中任何一方摆脱困境。
只要有一方走出窘境,这种心理取暖的模式便会悄然倾斜。说不清谁先撤离,也许是重获希望的一方沉溺于新生活,而在不知不觉间淡化了过去强烈的情感需要;也许是仍于水深火热中的一方,会因对方的幸福比照自己的落寞而黯然神伤,有意无意间疏淡了过去的情谊。她们的情谊仍在,但不再浓烈,离淡化为时不远。
“哀莫大于心死”,一直觉得那是人间最凄凉的境遇。很多时候,我们的心里没有那么一架暖炉,寻找取暖的对象,应是人的本能。
假如能让寒冷的心复苏,哪怕那暖炉的热量微弱或是短暂,都把它请到心里来吧。女人很乐意这样做,这是女人比男人幸运的地方。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