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所大学、每个班级或许都不缺乏夺人眼目的积极分子,但每所大学、每个班级里面也存在杨鑫、陈浩这样的“边缘人”,他们独来独往,淹没在茫茫人海当中,很难找到归属感。
重庆大学机械学院的大三学生于丁丁在班级里担任心理委员,在工作过程中,他最感棘手的就是“边缘人”的存在,“他们总不跟同学接触,班级活动也不参加,难以了解他们到底在想什么。”
“‘边缘人’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自身原因造成的。”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心理治疗师聂晶表示,“边缘人”之所以存在有各个方面的原因,既有学生自身的问题,也有外部环境施加的影响,但学生自身的心理性格因素起的作用最为显著。
聂晶认为,探讨这个问题,不能只根据学生在大学里的生活状态分析,而应该向中小学甚至更早的时期追溯。对于不少“边缘人”而言,人际交往的能力和习惯往往在中小学阶段就已经基本定型,上大学以后,因人际关系相对而言更加松散,更加不易把握,所以使情况进一步加剧。“如果学生在中学时是一个非常阳光开朗的人,那么进入大学后突然变成‘边缘人’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在聂晶看来,“边缘人”的生活状态未必应予全盘否定,关键要看学生自身的心理需求。一方面,大学生如果始终抱着“边缘”的态度,可能会因为缺乏主动而丧失一些学习发展的机会,给自身发展造成阻碍;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样的状态也可以使学生节省大量用于人际交往的时间,保持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节奏,做一些在他看来更加有意义的事情,“任何一种处事方式都是有利有弊的,关键还看自己如何选择”。
但聂晶也指出,有一部分“边缘人”在经历了一段边缘化的时期后,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并不满意,想从中摆脱出来,但又觉得无力解决而选择逃避,从而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聂晶建议,遇到此类困惑的学生应当敢于面对问题,努力迈出解决问题的第一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而不应完全指望外部力量。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