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市“三调”考试的进行,高考复习逐步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由于压力骤增,不少考生出现了焦虑、抑郁心理,有些地方还出现了考生选择结束生命的方式来逃避高考。最后阶段,考生该如何走出重压阴影从容考试?家长和社会又能为孩子提供哪些帮助?从本期起我们将陆续推出“关注考生心理高压”系列,邀请我市心理学方面的专家,共同为您解忧。
“最近来咨询的高三考生比前段时间多了不少,我几乎从上午一直要忙到下班。”记者日前走进乐山一中心理咨询室,该校专职心理教师廖大庆这样对记者说道。谈及高三考生的心理高压,她有些心痛地表示,现在高三生普遍存因过度紧张和压力过大而导致的心理问题。其中,主要表现在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感、缺乏自信、睡不好、吃不好等。
尖子生称:“快崩溃了,不想再读书”澄澄(化名)是我市某高中高三考生。这个平时测试成绩一直保持在班级前五名的男孩在距离高考还有40多天的时候声称“快崩溃了,不想再读书”。
“这个孩子本身就很追求完美,高考的压力和父母的期望,让他认为自己参加高考已经没有了意义。他本能地要摆脱这种压力,所以才会口口声声说不想读书。”廖大庆告诉记者,澄澄从小到大一直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尽管他一直都很努力,但父亲由于期望过高,还是常常训斥他。母亲在澄澄的眼中就是一个监督者,随时查看自己看书没有,学习没有,让他觉得很累。
在进行心理咨询时,澄澄慌乱地说:“我不知道读书还有什么意思,考上名牌大学也就是为了找个好工作,找个好工作就是为了以后过有房有车的好生活。我很累,不想这样。其实,以前对高考还踌躇满志,但越临近高考我就越害怕知道结果,如果考不上名牌大学怎么办?”据廖大庆分析,这些观念明显是父母长期灌输给澄澄的,父母拿自己的价值观来衡量孩子。而正是家长的期望值太高,最终让孩子失去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整天都在患得患失中,心里肯定不好受。
“在这个案例中,家长不恰当的教育方法让孩子自己否定自己,从而对高考失去信心。”廖大庆说,如果出现类似情况的考生,要跟家长面对面好好谈一次,而家长也应该反省自己,看是否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压力。同时,考生要不断给自己心理暗示,肯定自己,给自己说“我行,我可以”、“我可以做得更好”之类的语言肯定自己。
考生抱怨:与家长交流特别累“我根本不想跟他们说话,但是每天一回到家,他们就不断地问你学习怎么样啊,想吃什么啊,感觉特别累。”高三生卢云(化名)告诉记者,她也知道家长是为她好,但是那些关心的话语却让她觉得很累。
廖大庆说,前来咨询的考生,有80%都会觉得与家长交流很累,主要原因是考生对未来的不确定而产生的焦虑,而父母的期望与关心则成为心理压力。
“家长要明白,孩子的顶嘴、不理睬,并不是针对家长,而是针对某一些事情。家长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以宽容的态度,无条件地关注考生。”廖大庆说,在冲刺时段,家长首先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毕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比考上任何名牌大学更为重要。不少本来优秀但心理素质差的孩子考上大学后,不能接受更多优秀学生的存在而造成心理崩溃,这样的案例足以让广大家长引以为戒。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