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密心理咨询师的开学前日记

作者:记者金萍来源:每日商报 2007-03-07

“其实他们的困惑都不是病,只能算情绪障碍,只是因为开学这个特殊时期,让他们有些无法适应而已,其实只要好好应对,这个不适应期很快就会过去。”这是来自省立同德医院心理咨询科陈正昕医生日记中的一段。他告诉记者,最近两个星期里,仅因为开学导致的焦虑、紧张甚至暴躁的来访者就不下十几位,其中包括了小学生、中学生

、大学生以及老师,如此集中地在开学前出现以前并不多见,所以他将这两周来的看病经历详细地记录在日记里了。

8月23日星期二

今天没想到会来个这么小的来访者。十岁的阳阳还在上小学,来看我之前,已经去看过儿科,那边的医生说他没有生理问题,所以介绍他到我这边来。

听他爸爸说,最近孩子精神很差,胃口不好,而且脾气也很暴躁,稍微说他两句就生气。一开始我还以为他有别的疾病,在详细和小孩聊了以后才发现,都是作业闹的。暑假里,他参加了两个夏令营,去了一趟远在西安的外婆家,平日又整天地玩着网络游戏,现在要开学了,才发现作业一点没做,只能白天、晚上都开夜车。

在我看来,要被逼到开夜车的地步,别说小孩子了,大人也会发脾气。不过,我觉得阳阳的问题其实还是家长的问题,这么小的孩子自我控制力较弱,需要家长的督促,才能合理的安排时间。像阳阳的家长觉得孩子平时上学任务重,过于辛苦,到了暑假就放任孩子尽情玩耍,结果导致阳阳要在几天内把作业突击完成,反而造成了压力,小孩子承受不了就会吃不下、发脾气。(真希望以后看不到这么小的孩子上医院接受心理咨询。)

8月25日星期四

这两天不知道怎么了,这么多学生,年纪轻轻都说自己很苦恼、很烦。不过,当中也确实是有些孩子的学业压力实在太重了,加上家长施压、自己又不能好好调节,才会有这种表现的。

现在我的眼前还浮现出下午那个高二学生的脸,根本没有17岁小孩的生气,只是一脸的茫然,而且我明显感觉到,一跟他聊上学习的事,紧张情绪、恐惧感就会产生,想回避话题。他说,因为作业多、家里人的加压,整个暑假都没开心玩过,每天都是没日没夜地学习,紧张情绪持续了整个暑假,而且现在对高三开学很恐惧,还有离家出走、不想上学的念头。

……这两天类似的个案接了5个了,我总结他们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于三方面:学习、家长和自己。这三方面里,我觉得能够改变的只有家长的观念与自己的看法。下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我除了要开导学生外,一定还要开导开导家长。

作为家长,就应该给孩子尽力营造宽松的气氛,而不是制造紧张,“做得不错”,“你很努力”,“尽力就好”这一类鼓励的话应该经常挂在家长的嘴边,像“你一定要好好用功”,“考不上大学你怎么办”这一类话不仅不会起到鞭策效果,反而会形成紧张的气氛,加重孩子的焦虑。不过,对学生而言,学习固然重要,但也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作息规律,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适当的时间减压:可以听听音乐,看看报纸电视,逛逛街,跑跑步。不要让别人干扰自己,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正确的。

8月26日星期五

昨天才解决完高中生的问题,今天又有一个大学生,他说他不担心学习,只是担心和同寝室的同学处不好。这种个例我在平时也做得不少,说穿了,都是一个人际交往能力的问题。

这个学生用“阴沉”来形容自己的寝室,可见他和同寝室同学的关系已经相当紧张了,他说因为和室友发生了一些小矛盾,结果进出互相都不理睬,还想关系如果改善不了,就换寝室。

这让我想起我自己的大学生活,和同学住在同一个寝室里别提多开心了,一块儿生活、一块儿玩,到了毕业时,大家就和哥们一样,直到现在,大家的感情都很好。而现在的孩子,可能都是独生子女的关系,从小就缺乏人际交往能力的锻炼,都比较自我,一到需要过集体生活时,就不能很好地与同学沟通、相处,出现了矛盾谁也不愿先示好。所以,我当即告诉那个孩子:换了寝室可能也解决不了问题,不妨主动去去弥补这道裂痕,大度一些,主动去向室友表达自己重归于好的愿望,诚恳地承认做得不对的地方。相信这种坦诚和气度一定会换来同学的尊重与钦佩,与寝室同学的关系也会变得更为融洽。

8月29日星期一

今天是这个星期工作的第一天,本来以为今天的病人会少一点,怎么都没想到,在看了N个学生来访者后,来了个老师,也说害怕开学。

这位老师有二十年教龄了,听说教学水平高、经验丰富,因此几乎每一届的毕业班都少不了她。上学期的毕业班她带得很好,所以校长决定明年的毕业班今年还是由她带。我记录了她的原话:“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恐惧和焦虑过,我现在最怕的就是面对学生,一想到要开学了,要在课堂上面对同学,我就会失眠,有时甚至想不如辞职算了。”

从和她交谈的情况以及她所叙述的一些情况里,看得出她的问题要比情绪障碍严重,已经出现了一些焦虑的症状了。我比较担心像她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缓解,病情会加重,所以建议她暂时脱离引起其焦虑的环境,离开毕业班,更换一个班级任教,同时也要适当地减轻教学的任务,缓解压力。另外,我还嘱咐她,如果焦虑过于严重,以致明显影响生活、工作,难以调整的话,及时过来看,必要时可能要辅助一些抗焦虑的药物。

陈医生告诉记者,日记里记下的只是一小部分,都是因为害怕开学而上医院做心理咨询的,不过据他所知,还有很多孩子、老师会出现和这些病例一样的“开学综合征”,只是没有寻求医生帮助而已。所以,他建议有类似情况的人,在开学之初不妨多交朋友,多和同学、老师沟通,同时也要调整好作息规律,及时把自己调整到学习生活的“适应状态”,如果有焦虑、烦躁的情绪,最好向专业医生求助。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心灵家园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