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应用心理学200202
作者:何心展 陈传锋 沈斌表
【作者简介】何心展 陈传锋 沈斌表 宁波大学,浙江,315211
【内容提要】运用开放式和封闭式问卷调查法,对不同阶层共483人的心理健康观念及心理健康需求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的人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观念具有显著差异。(2)人们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的最典型特征是“处世乐观、热情、诚恳”和“心平气和、与世无争、乐于助人”。(3)心理不健康的人或心理变态的人所表现的最典型特征是“性格孤僻、与人不合群”和“对生活失去信心、悲观”。(4)虽然不少人认为心理健康与咨询工作者当前最急需开展的工作是“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卫生服务”,但只有极少的人能够正视自己的心理健康需求,提出自己需要心理健康服务或咨询。
【英文摘要】A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implicit concep-t of mental health of different social classes and the needs of mental health service.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1)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the implicit concept of mental health between people from different social classes and with different ages.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ma-le and female.2)The most important positive components of the implicit concept of mental health were "optimism,ardor,purehe-artedness"and "quiet in mind and peace in disposition, be hap-py to render helps to other",While the negative ones were "un-sociable,uncommunicative and eccentric disposition" and "pess-imism,despair of life".3)The most urgent task for psychologis-ts was" to propagandize knowledge of mental health,offering s-ervice of mental health",for few people could confront to the-ir own mental needs,and only 3.9% subjects are willing to acc-ept psychological service and consultation".
【关 键 词】心理健康/观念/需求
mental health/social class/implicit concept/standard
【正 文】
1 引言
心理健康研究,无论在心理学界,还是在教育学界,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其中,关于“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也有不少文献报告,如胡春梅调查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1],马建青、王东莉等调查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2],薛日玉、王铁石等调查了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3],吴辉绪、席云珍等调查了部队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4]等。调查结果均认为,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但对不同阶层人群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看法或观念[9]的调查研究则相对不足,对不同阶层人群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状况”的文献报道就更少,后者恰恰是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与咨询工作所必需的。仅有的关于“心理健康观念”或“对心理健康标准看法”的调查研究也只局限于极少数职业人群,如桑标、宋志虹[5]只调查了上海市大、中学校学生和企业职工的心理健康观念,李凌、缪小春[6]和卢秀琼[7]只调查了中小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健康观和心理健康教育观,申继量等[8]只调查了中学教师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认识;而且,样本都比较小,调查方法一般局限于呈现心理学家所列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或心理健康观点逐一让被试作判断。已有的研究成果虽然促进了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论探讨,提高了人们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解,但在实践上仍然不能满足和适应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与咨询的要求,且调查方法有待改进、调查样本有待扩大。
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开展社区教育的实验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全民素质”。此后,我国的社区教育得到了很大发展:建立并健全了社区教育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丰富并不断充实了社区教育的内容,其中包括面向各类阶层的社区心理健康咨询与服务。宁波大学心理学研究所白鹤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基地的实践表明:要有针对性地、卓有成效地做好社区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工作,必须了解不同阶层的人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看法、对“心理健康者的典型特征”和“心理不健康者的主要表现”的理解,以及“心理健康工作者当前最急需开展的工作”和他们“是否需要心理健康服务或咨询”等,以寻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出发点和依据。这是本研究的宗旨所在。
2 方法
调查对象:宁波市6个阶层共483人,其中,男性307人,女性176人;45岁以上的中老年51人,25~45岁的中青年170人,25岁以下的青少年262人。不同阶层的人数分布详见表1。
表1 抽样调查人数分布表
阶层 高校职工 农民 企业主 大学生 中学生 居民 合计
人数 45 83 48 74 92 141 483
调查方法:问卷法。自编“心理健康观念及需求问卷”,包括开放式问卷和封闭式问卷。开放式问卷的内容为:您认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最典型的特征有哪些表现?您认为“一个心理不健康或具有心理疾病的人”最典型的特征有哪些表现?您认为心理健康工作者目前最应该做哪些工作?您需要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帮助吗?如果是,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封闭式问卷主要是了解人们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看法。根据有关文献所列出的心理健康标准、身体健康标准和品德行为标准,分别选出9条,共27条,每一条即为一个问题,随机排列后,采用5分量表编成“心理健康观念问卷”;即每个问题下面有5种备选答案,表示对该问题作为“心理健康标准”的赞同或反对程度:从“非常赞同”至“非常反对”分五个等级。
封闭式问卷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采用分半相关法求得信度系数为R=0.814,p<0.01;对问卷的三个组成部分,即心理健康标准、身体健康标准和品德行为标准,采用内部一致性求得各部分的构想效度系数均达到0.01水平上的显著性相关。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1 封闭式问卷的调查结果
经SPSS8.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不同阶层的人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问卷调查结果详见表2。
表2 不同阶层的人对心理健康标准看法的问卷结果
后勤职工 农民 企业主 大学生 中学生 居民
心理健康标准 17.244 22.747 21.292 17.987 17.826 19.114
3.768 3.506 2.880 4.900 3.636 4.125
身体健康标准 20.422 22.880 21.125 23.568 19.174 20.752
(误为心理健康标准) 5.848 4.715 3.486 8.716 6.461 6.159
品德行为标准 16.311 22.687 22.500 18.243 16.565 18.482
(误为心理健康标准) 4.405 2.547 2.946 5.136 3.385 4.169
表3 不同阶层的人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看法或观念的问卷结果的邓肯比较
子 类
阶层类别 人数
1 2 3 4
高校职工 45 17.2444
中学生 92 17.8261
大学生 74 17.9865
居民 141 19.1135
企业主 48 21.2917
农民 83 22.7470
注:表中4个子类之间的相互差异显著性水平为p<0.05。
对调查结果进行方差分析检验,结果表明: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的人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看法或观念具有显著差异,方差分析结果分别为F(5,477)=21.999,p<0.001;F(2,480)=6.862,p<0.001;但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F(1,481)=1.878,p>0.05。进一步进行邓肯(Duncan)比较分析的结果表明:高校职工、大学生和中学生三个阶层的人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看法或观念比较相似,他们属于同一类;居民为一类;企业主为一类;农民为一类。这四类人群彼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详见表3。
方差分析结果还表明:不同阶层的人误把身体健康标准和品德行为标准看成心理健康标准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方差检验结果分别为:F(5,477)=5.558,p<0.001;F(5,477)=35.363,p<0.001。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的人将品德行为标准看成心理健康标准的得分也有显著差异,方差分析结果分别为:F(2,480)=15.750,p<0.001;F(1,481)=19.048,p<0.001;其中,中青年的这种替代性错误水平显著高于中老年和青少年,男性的这种替代性错误水平显著高于女性;但将身体健康标准看成心理健康标准的得分既无年龄差异、也无性别差异,方差分析结果分别为:F(2,480)=0.890,p>0.05;F(1,481)=3.777,p>0.05。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当然,品德行为标准是否可作为心理健康标准在理论界也是有争议的。张海钟[9]认为,应当允许不同的学科对心理健康有不同的定义;由于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混合体,很难彼此区分开来,因而必须把品德问题作为判断心理是否健康的指标。这一观点在本调查结果中可得到解释。
3.2 开放式问卷的调查结果
关于“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最典型的特征有哪些”的调查结果表明: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处世乐观、热情、诚恳”(142人,占29.4%),“心平气和、与世无争、乐于助人”(74人,占15.3%)和“有良好的人际关系”(67人,占13.9%)。也有一些人将“身体健康的标准”看成心理健康者的特征,如“吃得下、睡得着”(59人,占12.2%)等;另有一些人将“品德行为标准”看成心理健康者的特征,如“尊老爱幼、讲道德、讲礼貌”(33人,占6.8%)等。这与封闭式问卷的调查结果是基本一致的。另一方面,关于“一个心理不健康或具有心理疾病的人最典型的特征有哪些表现”的调查结果表明: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性格孤僻、不合群”(105人,占21.7%)、“行为怪异”(83人,占17.2%)和“对生活失去信心、悲观”(81人,占16.8%)等。这与心理学家提出的关于心理健康的部分标准以及心理学家提出的有关心理问题的部分指标比较接近。此外,本调查结果没有显示智力高低可作为衡量心理健康或心理问题的指标,这与已有的一些调查结果[6]是一致的。
关于“您认为心理健康工作者目前最应该做哪些工作”的回答,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进行心理卫生知识宣传”(113人,占23.4%)、“举行心理健康讲座与咨询”(112人,占23.2%)和“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64人,占13.3%)。而对于“你需要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帮助吗?如果是,需要什么样的帮助”的回答,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不需要、不置可否”(156人,占32.3%)、“电话心理咨询”(49人,占10.1%)和“怎样处理或协调人际关系”(31人,占6.4%)。研究结果显示出:一方面,人们对心理健康标准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也常常将身体健康标准和品德行为标准代替心理健康标准,且在不同阶层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另一方面,人们对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还持比较保守的态度,不能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不愿表露自己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因此,不仅需要针对不同阶层人群的特点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而且需要通过适当途径和方式推广心理健康咨询和服务工作。
企业主 48 21.2917
农民 83 22.7470
注:表中4个子类之间的相互差异显著性水平为p<0.05。
对调查结果进行方差分析检验,结果表明: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的人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看法或观念具有显著差异,方差分析结果分别为F(5,477)=21.999,p<0.001;F(2,480)=6.862,p<0.001;但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F(1,481)=1.878,p>0.05。进一步进行邓肯(Duncan)比较分析的结果表明:高校职工、大学生和中学生三个阶层的人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看法或观念比较相似,他们属于同一类;居民为一类;企业主为一类;农民为一类。这四类人群彼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详见表3。
方差分析结果还表明:不同阶层的人误把身体健康标准和品德行为标准看成心理健康标准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方差检验结果分别为:F(5,477)=5.558,p<0.001;F(5,477)=35.363,p<0.001。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的人将品德行为标准看成心理健康标准的得分也有显著差异,方差分析结果分别为:F(2,480)=15.750,p<0.001;F(1,481)=19.048,p<0.001;其中,中青年的这种替代性错误水平显著高于中老年和青少年,男性的这种替代性错误水平显著高于女性;但将身体健康标准看成心理健康标准的得分既无年龄差异、也无性别差异,方差分析结果分别为:F(2,480)=0.890,p>0.05;F(1,481)=3.777,p>0.05。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当然,品德行为标准是否可作为心理健康标准在理论界也是有争议的。张海钟[9]认为,应当允许不同的学科对心理健康有不同的定义;由于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混合体,很难彼此区分开来,因而必须把品德问题作为判断心理是否健康的指标。这一观点在本调查结果中可得到解释。
3.2 开放式问卷的调查结果
关于“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最典型的特征有哪些”的调查结果表明: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处世乐观、热情、诚恳”(142人,占29.4%),“心平气和、与世无争、乐于助人”(74人,占15.3%)和“有良好的人际关系”(67人,占13.9%)。也有一些人将“身体健康的标准”看成心理健康者的特征,如“吃得下、睡得着”(59人,占12.2%)等;另有一些人将“品德行为标准”看成心理健康者的特征,如“尊老爱幼、讲道德、讲礼貌”(33人,占6.8%)等。这与封闭式问卷的调查结果是基本一致的。另一方面,关于“一个心理不健康或具有心理疾病的人最典型的特征有哪些表现”的调查结果表明: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性格孤僻、不合群”(105人,占21.7%)、“行为怪异”(83人,占17.2%)和“对生活失去信心、悲观”(81人,占16.8%)等。这与心理学家提出的关于心理健康的部分标准以及心理学家提出的有关心理问题的部分指标比较接近。此外,本调查结果没有显示智力高低可作为衡量心理健康或心理问题的指标,这与已有的一些调查结果[6]是一致的。
关于“您认为心理健康工作者目前最应该做哪些工作”的回答,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进行心理卫生知识宣传”(113人,占23.4%)、“举行心理健康讲座与咨询”(112人,占23.2%)和“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64人,占13.3%)。而对于“你需要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帮助吗?如果是,需要什么样的帮助”的回答,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不需要、不置可否”(156人,占32.3%)、“电话心理咨询”(49人,占10.1%)和“怎样处理或协调人际关系”(31人,占6.4%)。研究结果显示出:一方面,人们对心理健康标准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也常常将身体健康标准和品德行为标准代替心理健康标准,且在不同阶层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另一方面,人们对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还持比较保守的态度,不能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不愿表露自己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因此,不仅需要针对不同阶层人群的特点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而且需要通过适当途径和方式推广心理健康咨询和服务工作。
4 小结
4.1 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的人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看法具有显著差异,且常常将身体健康标准和品德行为标准代替心理健康标准。
4.2 对于“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的最典型特征”的看法和“心理不健康的人或心理变态的人所表现的最典型特征”的看法,比较接近心理学家提出的一些标准和指标。
4.3 只有极少的人能够正视自己的心理健康需求,愿意表露自己的心理问题,提出自己需要心理健康服务或咨询。
【参考文献】
[1] 胡春梅.中小学心理健康的调查与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4):57~58
[2] 马建青,马东莉等.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干预研究.浙江社会科学,1998(4):47~52
[3] 薛日玉,王铁石.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辽宁师专学报(社科版),2001(3):114~117
[4] 吴辉绪,席云珍等.部队干部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2):147~148
[5] 桑标,宋志虹.上海公众心理健康观的初步调查研究.心理科学,1998,21(5):407~411
[6] 李凌、缪小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公众观的调查和分析.心理科学,2000,23(5):537~541
[7] 卢秀琼.内陆山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观及心理健康教育观的调查报告.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5):80~85
[8] 申继亮等.中学教师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认识.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7):56~59
[9] 张海钟.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争鸣综述及其思辨.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1):45~49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