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俊(见图)年纪不大,经历不少。屈指数来,这已经是他来到北京的第6个年头了。6年前的春节过后,他坐在K268列车的卧铺车厢里,那种忐忑不安的心情,到今天他还记得。那时,他20岁刚出头,从部队转业后,在湖南省常德市的质监局工作。因为想到北京闯一闯,他辞去了这份稳定的工作,背着简单的行李就随着春运的人流登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
5年时间转眼过去了,罗俊站在他新开的小店铺前,有点感叹:“想想真不容易,不过最难的日子,也挺过来了。”这5年,对于罗俊来说,有许多一辈子都忘不了的事情。他给酒店送过货,当过推销员,在老同学租的房子里打过地铺。说起这些,他感谢那些入伍当兵的日子。部队不仅让他学会了驾驶技术,更让他学会了吃苦耐劳。
闯荡了一段时间之后,罗俊盘下了北京五棵松附近的一家店面,做起了湖南土特产的生意。这些年,湘菜在北京火得不得了。罗俊觉得,这是湖南人的骄傲,说明在北京的湖南人越来越多,而且把自己的口味都带进了北京。他给自己的店取名为长常湘,还注册了商标“长,就是长沙;常,是常德,我的家乡;湘就是湖南咯;当然,还有谐音,尝尝,就会觉得香得不得了;我最希望全北京的人都喜欢我们湖南的美食。”
除了在现实中经营自己的店铺,小罗在网上也注册了一家店,他说起来特得意:“长常湘,国际域名呢。”问起生意怎么样,当然是好。和小罗聊了一个小时,几乎隔个五六分钟,他就要接一个购货的电话。打电话的人大多都是在网上看到他的这块天地的。罗俊说:“放在5年前,我也不知道我今天的生活是这个样子,那个时候,我不知道网络除了用来聊天,还能做什么,现在才知道,那个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其实都是可以做生意的。”
春节前,小罗和与他相恋4年的女友领了结婚证。老婆也是湖南常德人,在北京闯荡的岁月中,他们建立起牢固的感情。今年,他们的一大“任务”,就是回家乡举行婚礼。
“离‘衣锦还乡’的层次还很远,不过我们现在基本上在北京有了立足之地了,就先把后院安顿好吧。”
“今年的‘两会’,我也关注了,代表委员们对农业都很关心。其实湖南就是农业大省,我想我会争取把渠道再扩大些,给家乡的农副产品加工多做点贡献吧。”
说到未来的生活,小罗很乐观:“在北京呆了5年,最大的收获就是开阔了眼界,机会其实挺多。我当年辞职北上的决定是对的。对未来,我们都有信心,日子会越来越好过。我是球迷,还等着去现场给中国队加油助威呢。”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