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夫妻间的唠叨

作者:文摘来源:中华励志网 2008-12-23

唠叨虽是夫妻间的常见病,却非不治之症.靠遵循下述良策,你可使自己的家变成“无唠叨区”,使家人更友,生活更温馨.

1.直爽(提明确要求).我家厨房10英尺高的天花板上的灯泡坏了,我想,换灯泡当然该是6英尺多高的丈夫的活儿.“厨房洗涤池上方的灯泡坏了.”我在吃晚饭时提醒他.我将这话重复了一星期,但不见动静.最后我发火了:“干吗你老不换灯泡?”“你没叫我换.”与我夫妻18年的丈夫说.

“女人若不提明确要求,男人就可能误解或忽略她的需要,”婚姻学家梅洛迪·洛曼说,“你可如此告之:‘我遇到个麻烦事.’这样丈夫明白你不是责怪他,会更乐意按吩咐办.继而你便可解释具体问题和要求.”

对孩子也一样,与其说“别把屋子弄得乱糟糟的”,[中华励志网]不如说“把脱下的衣服挂在衣架上”;与其说“别老晚不回家”,不如规定个具体时间

2.不责怪.一对新婚夫妇合用一个活期存款户头.丈夫是一名簿记员,有良好的职业习惯,每次开支票用钱都记了账.但妻子很少记账.每当银行寄来透支单时,丈夫就唠唠叨叨地责怪她.妻子保证下次一定记账,但到月底,银行结单仍是透支,两人又开始重复老一套.

许多夫妇都陷于这种无赢家争论模式.一名银行出纳建议这对夫妇采用复写纸支票,这样可自动留下副本.问题轻易地解决了.

3.抓住问题焦点.“我今晚要做一桌风味独特的晚餐,你务必7点钟赶回家.”妻子在丈夫出门时叮嘱.晚8点整,丈夫仪态悠然地迈进家门.“你总是迟到!”妻子发火道.“你总是唠叨.”丈夫回嘴道.

“唠叨会导致一种恶性循环,使争执焦点从本来的问题转向唠叨本身.”婚姻学家乔·拉森说,“不想遵守时间或不想换灯泡的人,正可借此抱怨自己被人唠叨.”

拉森建议:“抓住问题焦点.如说:‘这不是谈唠叨问题,是谈迟到问题.我们该怎么解决它?’要点是进行一场对话(沟通!),而不是轮番独白!”

4.谈判(协商).妻子将车驶进车库时,里面的脏乱劲儿使她又唠叨开了.但最终,故伎失败后她想到个明智策略.她问他自己觉得该怎么办.“应该把有些东西收起来.”他答道.

两人便付诸行动,仅几个小时,车库便焕然一新.于是唠叨“寿终正寝”了.

5.合理安排优先事项.妻子早上在浴室的洗涤池边梳头时,总有些长头发梳落在池子里.“你会把排水口堵塞的,”丈夫告诫道,“一定得清刷干净.”妻子匆忙梳妆完毕要去上班,还要帮孩子收拾好去上学,便把这话忘了.气呼呼的丈夫为此喋喋不休地数落她邋遢,她觉得好委屈,这字眼既伤人又不公平.

怎样让别人心甘情愿地清洗洗涤池,或用完牙膏盖上盖子?“要学会提请求,而非命令,”拉森说,“不要用威胁或恼怒口吻,少用‘不许’‘不该’等否定词,而多说‘请’‘谢谢’等.”

6.巧法代说.有些男人不愿被指使,不会你叫他干啥他就干啥,至少不会立刻动手.遇到这种男人时,女人还往往以为是话没说清,以为只要让他心领神会了,他就会即刻照办,所以她一再重复.但他仍拖延行动,因为他不想有那种遵命办事之感.遇到这种男人的确头痛.但若能“因人制宜,灵活施法”,总能找到开锁的钥匙.

一个房地产代理人叮嘱她的丈夫做家务总无下文,她一再唠叨,他就一再躲避.后来她“改法施教,以写代说”,把需要干的家务活一条条写在纸上,贴在冰箱上.“以后我每次下班回家时,”她说,“丈夫已把一切收拾停当.”

7.不抓鸡毛蒜皮.尤他州一个妇女某星期六录下她对十几岁女儿做的家训:“你整天都在睡大觉吗?”“你的柜子里乱七八糟!”“站端正!”[中華勵志網]……这里仅列22条责怪中的3条.

如果你是父母,这些话也许十分熟悉.你要么数落孩子的种种缺点,要么对使你烦恼的大小事体钻牛角尖.但为什么就不问问:这些问题究竟造成了多大后果,会使我们反应如此强烈?究竟是孩子的问题,还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我们习惯于把配偶和孩子看成自己的附属部分,”拉森说,“当他们不能达到我们的某些要求和标准时,我们就容易产生挫折感.但难以承认而又必须接受的事实是:我们对所爱之人的许多方面既无法控制也不应控制.”

我们应做的是:把焦点从缺点转向优点.“当你表达你喜爱他人的哪些品行时,”拉森说,“他们就愿意在这些方面锦上添花.”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交流沟通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