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多个朋友多条路”,每个人都知道朋友对自己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愿意花很多时间培养真正的友谊,更期望生活中多几个“死党”。但是,意见不一与相互猜忌却很容易让“死党”们分道扬镳。案例中老田与“死党”的分手就很典型。
我们首先分析一下老田与曾哥之间的关系。表面上看,他们是为了是否用一个人而闹掰的,实际上是两人观点的差异。我们为什么不能接受“死党”与自己观点相左呢?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们对事物的综合态度要有一致性,两个人对同一事物的综合态度也应该是平衡的,认知的冲突会导致态度的改变。人际之间态度的平衡通常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两个人相互喜欢且都喜欢该事物;第二种情况是两个人相互喜欢且都不喜欢该事物;第三种情况是两个人相互不喜欢且其中一个人喜欢该事物,一个人不喜欢该事物。
当朋友之间,对某件事情的观点一致时,出现前两种平衡,如果能够一直持续这种平衡,两个人的友谊就得以维持,并变得越来越“铁”,这就是我们说的志同道合。然而,朋友之间一旦对某件事情的看法出现分歧,态度的综合平衡关系就被打破。这时,为重新获得平衡感,人们就需要改变态度。态度改变首选方向是实现前两种平衡。即其中的一个人接受另一个人的观点,改变自己对事物的看法,从原来的“喜欢”变成“不喜欢”或者从原来“不喜欢”变成“喜欢”。这是朋友之间最期望实现的,所以老田和曾哥都试图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然而当说服无效,双方都无法改变对某项事物的看法时,无法实现前两种平衡时,人们就只有接受第三种平衡的结果,即改变对朋友的态度,这就意味着关系的疏远,也就是友谊的丧失。这就是老田失去“曾哥”的原因吧!
我们再分析一下,老田与小朱的关系。他们友谊的破裂主要是受到了经济利益的干扰。人们常常说“君子之交淡如水”,这就意味着朋友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单纯的情感关系。一旦用经济利益将两个人放到零和博弈游戏中,一方的利益获得,与另一方的利益损失相关联,必然会导致双方关系的破裂。本案例中,老田期望能够利用自己的小公司多挣点钱,而小朱也期望能够在公司里面多得一些。这时,两个人就必然会出现利益的冲突,这种冲突比观点相左的影响更大,导致两个人关系破裂也就在所难免。
我们应该如何维护自己和朋友的关系呢?
首先,要理智看待友谊,不要将朋友关系理想化。要知道“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尽管朋友现在看起来跟你气质相仿、兴趣相近、性格相投,但他毕竟是个活生生的人,跟你总会有不同之处,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要能够接纳朋友的缺点。如果老田能够理智地看待两个“死党”,就不会因此而感染“心病”。
其次,要掌握朋友交往的尺度。中国有句极富哲理的话──“物极必反”,任何过头的东西都会走向它的反面。朋友之间的友谊也是如此,过往甚密,反容易出现裂痕,而把握适中的度,才能使朋友间的友谊成为永恒。因为每个人的文化、道德、性格、处世态度,直至家庭情况等方面都会存在客观的差异,而朋友感受到的差异的大小,有时会与朋友间的交际频率成正比,即交际越频繁,感觉到差异越大。所以,不要追求过于亲密的友谊,适当的距离会让友谊更加长久。
最后,通过坦诚的情感交流,构建和谐的社会支持系统。朋友之间的坦诚情感沟通,能够有效地化解矛盾,减少误解,有助于维持良好的朋友关系。老田总是回避与曾哥之间对小章看法的差异,其实并不是良策。如果能够坦诚地交流,让曾哥知道自己选择小章是从公司发展的角度进行的决策,而不是喜欢小章这个人,让他理解自己与他仍是志同道合,估计曾哥也不会翻脸无情;如果老田能够与小朱就企业的利益进行坦诚交流,谈谈自己的期望并照顾到小朱的感受,做到朋友之间的双赢,他们的关系仍然能够维持得很好。因此,与其刻意回避矛盾,不如坦诚交流感受,让朋友间的情感沟通更加顺畅。不仅让自己能够不断结识新朋友,也让老朋友不放弃自己,从而构建适合个人事业成功的和谐社会支持系统。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