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励志书籍 >> 纪实长篇:“四人帮”兴亡 >> 正文

【字体: 】      【发表评论


第96节:"文官"要夺华国锋的权(22)


  三时散会,我先到人民大会堂北京厅外,看见了广场全景,四大批人拥来拥去,两堆火还在历史博物馆外燃烧。我即请政治局同志都上来看一看,在江西厅,大家都来了。这是触目惊心的反革命事件,一场匈牙利反革命事件的前奏。碑前核心部分有一批坏蛋始终不动,谁去反对就打谁,另有一伙人进行反革命演说,送花圈、贴传单。外面有好几万人,流来流去。再外面有一批骑脚踏车的人飞快地来回巡逻,看来是通风报信的。还有不少小汽车,有不少是部队的。不一会,解放军营房的小楼着火了,又一辆车着火了,火光熊熊,黑烟冲天。于是,看见楼上把被子、床单、衣服、书籍、纸张一批一批地从窗口掷了出来,掷到火中去烧。救火车无法接近。望远镜中,看见有一个家伙爬上纪念碑放了一个大花圈,用绳子把它围起来。政治局同志看到这一切,无不仇恨满腔,阶级斗争是这样尖锐,这已经是武装暴乱性质了!

  大喇叭还不响,我们很急,一再查问。华国锋要求王洪文、张春桥、我留下来处理。我同意。终于,在六时二十五分,人民广场的大喇叭响了,吴德同志录音讲话反复讲反复播放。大喇叭一响,立即看见广场上的人大多数人潮水一样一批又一批向北退去,不到一小时,广场上人已大为减少,看热闹的走了,核心部分就越来越暴露在面前。

  九点二十五分,民兵开始行动。

  一小撮反革命分子在无产阶级专政威力下迅速被击溃。带着棍子的民兵雄赳赳、气昂昂地开进广场,从南北两方面加以包围,敌人彻底瓦解了。

  晚,政治局开会听汇报。战果辉煌。

  抓住了二百多人,放了一些之外,还留下一百多人,突击审查。

  强大的"革命暴力""摧毁"了弱小的"反革命暴力"。

  姚文元预感到末日不远了。他,磨刀霍霍,要以笔为刀进行大讨伐了。

  目前,当当网、卓越网、北发网有售

  发行热线:010-653695276536952965369509

  邮购热线:010-65369530

  姚文元成了"戈培尔第二"

  在"四人帮"之中,姚文元处于最前线。这位"舆论总管"每天都要发布消息,指挥舆论工具。

  姚文元尤其严密控制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当时的《人民日报》总编辑叫鲁瑛。姚文元不断给鲁瑛发出指示……

  1998年11月25日,笔者在北京《人民日报》社采访了鲁瑛。

  鲁瑛虽然年逾古稀,但是身体硬朗,居然还在上班!

  据鲁瑛说,他1927年10月3日出生于山东黄县。黄县位于渤海之滨,烟台之西,招远之北。黄县当年是山东的富县。谚云:"山东一百?誘八县,饿死一百?誘七县,饿不死黄县。"

  鲁瑛说,尽管如今连他的身份证上都写着"鲁瑛"这名字,其实他并不姓鲁。他原名刘殿松。现在除了档案上的记载之外,几乎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原名。

  鲁瑛这名字,像女性的名字。他这么个七尺男子,怎么会取了个"鲁瑛"的名字?面对我的提问,鲁瑛打开了话匣子。

  他说起了"鲁珉",我马上记起这十分熟悉的名字。在1971年的"九·一三"事件中,担任空军作战部部长的鲁珉,曾是重要的人物之一:1971年9月11日晚,林彪之子林立果在北京西郊机场,向鲁珉出示了林彪的手谕,要鲁珉驾机炸毛泽东专列。鲁珉深知此事要冒天下之大不韪,故意把眼睛弄红肿了,第二天住进医院,躲避此事……紧接着,便发生了林彪在蒙古"折戟沉沙"的"九·一三"事件。

  我问鲁瑛:鲁珉是不是你的兄弟?

  鲁瑛笑道,鲁珉其实也不姓鲁,原名刘振渊,只是他的中学同学而已,不是兄弟。

  原来,鲁瑛和鲁珉在中学里,都是"展扬户"──也就是"冒尖户"。不仅成绩优异,而且体育运动也很突出。那时,不论是篮球、排球、马拉松跑、撑竿跳高、徒手跳高,鲁瑛都是全校第一;鲁珉在体育运动方面也是样样在行。

  此外,班上还有一个同学,名叫曲道原,在美术方面是"冒尖户"。

  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期间,他们三人都向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想去报考设在根据地曲阜的山东大学。不过,生怕去了根据地会连累家人,他们三人决定改名换姓。

  换什么姓呢?他们三人都一致同意改姓鲁,因为鲁是山东的简称。至于名字,都用"王"字旁,起好三个名字:"瑛"、"珉"、"琦"。谁叫什么名字,以抓阉来定。

  刘殿松第一个抓阉,抓了个"瑛"字。他很不高兴,觉得这名字像女人的名字。但是这名字已经抓在他手里了,不肯也得肯。刘振渊抓了个"珉"字,从此叫鲁珉。曲道原则从此叫鲁琦。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