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文官"要夺华国锋的权
王洪文从上海飞回钓鱼台
"回上海,就像出嫁的女儿回到了娘家!"正在北京闲得无聊的王洪文回到上海,心情变得舒畅。
说是"调查研究",其实,他也是为了躲避邓小平。当他回到上海的时候,正是邓小平在北京大力整顿的时候。
虽说天天烟来酒去,王洪文在上海犹如一个"快乐的王子",其实他的内心空虚、痛楚。人在上海,心在北京。他毕竟是中共中央副主席,他时时关注着邓小平在北京的一举一动,巴望着有朝一日把邓小平赶下台。
他在上海,尽量摆出中共中央副主席的架势,做出"调查研究"的姿态,不过,他也终究无法把心中的忧烦遮得严严实实。
1975年9月18日晚十时,当王洪文在王秀珍陪同下,来到上海国棉三十厂"视察",短短几句话,他吐露了自己的天机。
这家工厂正在建造新厂房。陪同参观的应五妹对王洪文说:"等新厂房建成以后,请你再来看看。"
这本是很普通的一句客套话,却勾起王洪文对以后能否再来该厂的一番感叹:
"到时候再看吧。可能来得了,也可能来不了!"
"如果我来不了,无非是两种可能性--一种是修正主义上台,我会坐牢,来不了;也可能是我自己犯错误,给打倒了,来不了!"
这么一大堆的"可能性",是王洪文内心世界错综复杂的折光。他倒是在1975年9月18日--离他倒台前的一年,已经预料到自己可能"会坐牢"。
不过,在王秀珍和应五妹听来,愕然得不知再说点什么好。也正因为这样,王洪文的那几句话被写入该厂的接待记录之中,成为从王洪文心灵中泄漏出来的准确的"忧患信息"。
王洪文在上海的三个半月中,他所下榻的上海东湖宾馆与北京钓鱼台之间,几乎无日不通话。
9月,张春桥告诉王洪文"好消息":毛远新担任毛泽东的联络员!
毛远新是毛泽东的侄子,是江青的亲信。他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与卧病之中的毛泽东之间的联络员,显然加强了"四人帮"的力量。毛远新在毛泽东面前多次汇报,邓小平的整顿,就是否定文化大革命!
毛远新的话,竟逐渐对毛泽东产生了影响。毛泽东曾说,他平生只做了两件大事,其中之一便是发动和领导了文化大革命。他是绝不允许否定文化大革命的。
11月初,张春桥又把"好消息"告诉王洪文:毛远新从中南海传出信息,毛泽东已经对邓小平的整顿,产生了不信任感。
毛泽东说:"一些同志,主要是老同志,思想还停止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对社会主义革命不理解,有抵触,甚至反对。对文化大革命有两种态度,一是不满意,二是要算账,算文化大革命的账。"毛泽东的这番话,针对邓小平以及支持邓小平的一批老干部。
听到这番"好消息",王洪文在上海坐不住了。本来,按照毛泽东的规定,一年的三分之一搞调查研究,他照理应在上海住四个月。王洪文等不得在上海住满四个月,急于要回北京--"四人帮"要对邓小平进行"反击"了。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