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励志书籍 >> 纪实长篇:“四人帮”兴亡 >> 正文

【字体: 】      【发表评论


第59节:与邓小平对着干(19)


  毛泽东终究是最高权威,他的每一句话都力重千钧。当年,他的一篇二百多字《炮打司令部》,导致刘少奇下台,一篇七百字的《我的一点意见》,使林彪集团分崩离析;这一回,他如此尖锐地抨击"四人帮",使"四人帮"感到大难难逃。

  毛泽东重提"三要、三不要",尤使"四人帮"惶惶不安。因为当年毛泽东在"炮打"林彪的时候,也是说这番话的:"要搞马列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如今,在这段人人都背得滚瓜烂熟的"最高指示"之后,加上一句"不要搞四人帮",等于把"四人帮"推到了当年林彪的位置上。

  邓小平紧紧抓住机会,以毛泽东对"四人帮"的批评为"强大东风",从1975年4月27日起,一连主持召开了好几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四人帮"进行批评、帮助。

  在会上,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面对"四人帮",作了严正发言。其他的政治局委员,也在会上批评了"四人帮"。

  王洪文作了粗浅的检查。从此,中央的日常工作不再由他主持,改由邓小平主持。

  政治局会议刚刚开过,新华社社长朱穆之写信请示:"主席最近对我社关于宣传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请示报告的批示,对今后宣传报道关系十分重要,我们准备向正在召开的分社会议(即将结束)和总社有关同志传达……"

  王洪文慌了手脚,因为毛泽东的批示一旦传达,那"四人帮"就面临着倒台的危险。5月8日,王洪文赶紧在朱穆之的信上,写下"批示":

  "我意见暂不传达。请文元同志阅示。"

  于是,"舆论总管"接下去作了"批示":

  "同意暂不传达。精神可以在新华社工作中贯彻执行。"

  姚文元说的是滑头话。既然不让下边知道毛泽东的批示,又怎样在工作中"贯彻"呢?说穿了,他无非给自己留了一条退路:万一毛泽东查问起来,他已在"精神"上加以"贯彻执行"了。

  目前,当当网、卓越网、北发网有售

  发行热线:010-653695276536952965369509

  邮购热线:010-65369530

  周恩来反击张春桥

  这时候,周恩来"主动出击",在5月21日写了一封致王洪文转政治局传阅后给毛泽东的信。

  周恩来在信中指出,"现在主要危险是经验主义"这句话,虽然出在姚文元的《论林彪反党集团的社会基础》一文,但是实际上是张春桥提出来的!

  周恩来的这封信,击中了张春桥的要害。

  当时,王洪文说,"现在主要危险是经验主义"这句话,出在姚文元的《论林彪反党集团的社会基础》一文,并不是出在张春桥的文章中。王洪文此言,是为张春桥遮掩--因为姚文元的文章是明摆着的,赖不掉的,就把责任推到姚文元头上。

  周恩来在信中指出,实际上,"现在主要危险是经验主义"这句话,是张春桥在1975年3月1日总政治部召开的各大单位主任会上提出来的,小平同志向毛主席反映的是这个讲话,这在各大军区政治部向总政反映的讨论情况中也可看出来。

  周恩来的这封信在政治局传阅时,传阅到邓小平。邓小平在信上加注:

  "当时还提到江青在政治局会议正式提出了这个问题。"

  这就是说,"现在主要危险是经验主义"这句话,江青也说过。

  周恩来的这封信传到张春桥时,张春桥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紧加了一行批注:

  "总理的信,有些话不确切。但我不反对报主席。"

  这封信在政治局经过传阅之后,又退到周恩来那里。

  周恩来看到张春桥写的批注,十分气愤。5月27日清早五时,周恩来给张春桥直接写了一封信,展开正面交锋。

  周恩来尖锐指出:

  "你在3月1日总政召开的各大单位主任座谈会上片面地强调经验主义的危险。"

  "我这段回忆文字,不知是否较为确切,如果不确切,请你以同志的坦率勾掉重改或者批回重写。"

  周恩来的信,直逼张春桥,使张春桥无法躲闪。

  无可奈何,张春桥只得写道:"不再改了。"

  就这样,周恩来这封信,报到了毛泽东那里。

  面对毛泽东的批评,"四人帮"无可奈何,只得一一作检查。

  张春桥亲笔写下这样的检查:

  主席关于不搞四人帮的指示,一定坚决照办,并尽可能地作好团结工作。虽然不……

  张春桥写下"虽然不",本想在"不"字之后进行反驳的,考虑再三,他圈去了"虽然不"三个字,继续写道:

  至少不给主席增加负担。

  迄今,还可以从张春桥的手稿上,清楚地看出圈去的"虽然不"三个字。

  江青呢?她也在1975年6月28日,写下这样的检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