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算来,从1974年7月17日那次政治局会议见过面之外,大多数的政治局委员跟毛泽东"阔别"十个月了!
在这次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不仅指名道姓地批评了张春桥,而且多次批评了"四人帮"。以下所引毛泽东的话,是会议记录原文。可能由于记录速度跟不上毛泽东讲话速度,有些地方显得前后文不接,或者断句,均照录原文。
毛泽东一到,先跟政治局委员们寒暄。毛泽东照例保持着他那不时出语幽默的风格。
毛泽东一进来,第一个是与周恩来握手:"怎么样?还好吗?"
周恩来回答说:"开了三刀,消化还可以,前天向主席报告过。"
毛泽东跟叶剑英握手时,说了句:"喔,老帅!"
毛泽东跟邓小平握手时,说了句:"小平呀!"
毛泽东跟吴德握手时,说了句:"哦,吴德(引者注:谐音为"无德")有德呀!"
毛泽东跟谢静宜握手时,话说得最多:"小谢,你当了大官啦,不谨慎呀!"
显然,毛泽东对谢静宜紧跟江青,早有所闻。
谢静宜原本是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员。在"文革"中到北京大学"支左","当了大官"──北京大学党委书记。
谢静宜连忙回答说:"我不想当大官,但是现在官却越当越大。"
毛泽东很干脆地对谢静宜说:"试试看吧,搞不好就卷铺盖。"
毛泽东握着陈永贵的手:"你的信好啊。三分之一在大寨,三分之一在全国,三分之一在中央(引者注:指陈永贵给毛泽东写信,报告自己一年中的时间安排)。不要在钓鱼台,那里没有鱼可钓,你和吴桂贤都搬出来。"
毛泽东的话中,包含着对江青占领下的那个钓鱼台的反感。
江青来到会场时,比别人稍晚。她进来时,见毛泽东正在跟别人打招呼,她就在一旁坐下。
在经过一阵子寒暄之后,毛泽东宣布开会,言归正传,进入会议主题。会场一下子变得严肃起来。
毛泽东说:
"这一回跑了十个月,没有讲过什么话,没有发表什么意见,因为中央没有委托我。
我在外面一面养病,一面听文件,每天都有飞机送。现在上帝还没要我去,我还能想,还能听,还能讲,讲不行还能写。我能吃饭,能睡觉。"
毛泽东紧接着说的几句话,清楚地表明他召集会议的目的:
"好久不见了,有一个问题,我与你们商量:一些人思想不一致,个别的人。我自己也犯了错误。春桥那篇文章,我没有看出来,只听了一遍。我是不能看,我也不能写书,讲经验主义的问题,我放过了。新华社的文件,我给文元写了。对不起春桥。"
毛泽东说"对不起春桥",这话有两层含义:
张春桥文章,毛泽东"只听了一遍",没有看出问题。所以,毛泽东说"我自己也犯了错误;
张春桥的文章,毕竟是经过毛泽东同意发表的,如今发现问题,毛泽东当然要负领导责任,所以说"对不起春桥"。
毛泽东发现的问题,那就是"讲经验主义的问题",亦即"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批判经验主义"。毛泽东以为,这一论断是错误的。
正因为这样,毛泽东就新华社的请示报告,"我给文元写了"--也就是4月23日的那段批示。
毛泽东接着说:
"还有上海机床厂的十条经验,都说了经验主义,一条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也没有说教条主义。"
上海机床厂是上海的"样板",是张春桥、姚文元的"样板",是"反对经验主义"的"样板"。
毛泽东批评上海机床厂,等于批评了张春桥和姚文元。
毛泽东又说:
"要安定,要团结。无论什么问题,无论经验主义也好,教条主义也好,都是修正主义,都要用教育的方法,现在要安定团结。"
"你们只恨经验主义,不恨教条主义,二十八个半统治了四年之久,打着共产国际的旗帜,吓唬中国党,凡不赞成的就要打。"
毛泽东用手指着周恩来说:
"你一个,朱德一个,还有别人,主要是林彪、彭德怀。我讲恩来、朱德不够,没有林彪、彭德怀还没有力量。林彪写了短促突击,称赞华夫文章,反对邓、毛、谢、古。"
说到这里,毛泽东又指着邓小平说:
"邓是你,毛是毛泽覃,谢是谢唯俊,古是古柏。其他的人都牺牲了,我只见过你一面,你就是毛派的代表。"
毛泽东举了个很生动的例子,批评教条主义:
"教育界、新闻界、文化艺术界,还有好多了,还有医学界,外国人放个屁都是香的。害得我两年不能吃鸡蛋,因为苏联人发表了一篇文章,说里面有胆固醇。后来又一篇文章说胆固醇不要紧,又说可以吃啦。月亮也是外国的好,不要看低教条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