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励志书籍 >> 纪实长篇:“四人帮”兴亡 >> 正文

【字体: 】      【发表评论


第42节:与邓小平对着干(2)


  邓小平成了江青的"眼中钉"!

  目前,当当网、卓越网、北发网有售

  发行热线:010-653695276536952965369509

  邮购热线:010-65369530

  毛泽东警告"上海帮"

  虽说江青已经几度遭到毛泽东的批评,她依然我行我素。

  她以个人名义给各处写信,送"批林批孔"材料。名曰"放火烧荒"。

  1974年6月15日,江青召见"梁效"、"唐晓文"写作组。她"启发"道:

  "现在的文章很少提到现代的儒,除了林彪、陈伯达以外,现在有没有儒?有很大的儒!不然,不会搞这样大的运动。"

  6月17日至28日,江青跑到天津煽风点火。她在天津一次次发表讲话,不时提及"揪现代大儒",鼓吹:"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批'党内的大儒'!"

  江青所说的"现代大儒"、"党内的大儒",不言而喻,指的是周恩来。

  7月5日起,"法家著作注释出版规划会"在北京召开。会议贯彻江青的意图:吹"女皇",批"宰相",批"现代大儒"。

  毛泽东在1974年春,开始患老年性白内障。他的视力明显减弱了,他却默默忍受着。他的病情,只有负责毛泽东医疗组工作的周恩来、汪东兴知道。那时,连江青都不知道。

  7月17日,中共中央召集政治局会议。毛泽东打破惯例,亲自出席了会议,这意味着会议异乎寻常。

  会议开始不久,毛泽东当着那么多在京政治局委员的面,批评江青--在此之前,毛泽东只在写给江青的信中批评她,给她留了"面子"。

  毛泽东说道:

  "江青同志你要注意呢!别人对你有意见,又不好当面对你讲,你也不知道。"

  显而易见,毛泽东事先听到了别人对江青的意见。

  毛泽东又说:

  "不要设两个工厂,一个叫钢铁工厂,一个叫帽子工厂,动不动就给人戴大帽子,不好呢!你那个工厂不要了吧。"

  见毛泽东这么说,江青只得表态:"不要了,钢铁工厂送给小平同志吧!"

  江青话里有话,因为她知道毛泽东说过邓小平是"内部钢铁公司",意即表面上话不多,骨子里很硬,亦即"绵里藏针"。江青乐得顺水推舟,把毛泽东对她的批评转到邓小平头上。

  毛泽东追了一句:"当众说的!"

  江青也不含糊:"说了算!"

  毛泽东转向与会者,说道:"孔老二讲的,言必信,行必果。听到没有,她并不代表我,她代表她自己。对她要一分为二,一部分是好的,一部分不大好。"

  会议的记录,还记述了夫妇俩以下的对话--

  江:"不大好的就改。"

  毛:"你也是难改呢。"

  江:"我现在钢铁工厂不开了。"

  毛:"不开就好。"

  江:"我一定特别注意,请主席放心。"

  此时,毛泽东又转向与会者:"他们都不吭声呢。"

  于是,周恩来提起了这年1月25日的"批林批孔"动员大会。因为毛泽东当时批评过江青在会上的发言,指出:"现在,形而上学猖獗,片面性。批林批孔,又夹着走后门,有可能冲淡批林批孔。"

  江青一听,马上插话解释。

  毛泽东指着江青道:"此人一触即跳。"

  江青反攻周恩来:"我没有跳。我本来不想去,后来总理说大家都要去,我没有办法,才去的。"

  其实,那个大会是江青筹划的,此时她把责任朝周恩来头上推。

  "我讲你的脾气。"毛泽东又朝众人说道,"总而言之,她代表她自己。"

  接着,毛泽东说了一句至关重要的话:

  "她算上海帮呢!你们要注意呢,不要搞成四人小宗派呢!"

  这是毛泽东第一次批评"上海帮"、"四人小宗派"。

  毛泽东的话,使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颇为尴尬--因为谁都知道,"上海帮"指的是这三个从上海起家的人物。

  江青连忙辩解道:"现在登奎也搬进来了。"

  江青的意思是说,纪登奎也搬入钓鱼台。纪登奎不是从上海来的,而是来自河南。江青想开脱"上海帮"之名。

  毛泽东仍坚持对江青的批评:"你那里要当心,不要变成五人了!"

  毛泽东在政治局说这番话,是因为他已察觉江青在搞"四人小宗派",也是表明他开始对王洪文失望--他第三次选定的接班人。他当面向他们四个人指出,希望他们能够改正,"不要搞成四人小宗派",只是他的批评并未被王、张、江、姚所接受。

  江青提及的纪登奎,毛泽东常常称他为"老朋友"。纪登奎本是一般干部,他怎么会成为毛泽东的"老朋友"了呢?

  据纪登奎在1988年1月自述:

  说起来话长,那是五十年代初,那时我不到三十岁在河南许昌当地委书记。毛泽东主席到河南视察,同我谈过一次话。以后他每到河南,都要把我叫到专列上谈话。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