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励志书籍 >> 纪实长篇:“四人帮”兴亡 >> 正文

【字体: 】      【发表评论


第139节:末日的疯狂(23)


  散会以后,我立即到文汇报、介(解)放日报、广播电台分别打招呼,告诉他们,"四人帮"可能出事了,如果市委决定,不发中央的消息,只发自己上海的消息,行吗?并要他们在少数骨干中个别打招呼,他们都同意了。回写作组也作了布置,要王知常准备语录和赫鲁晓夫如何上台的材料,至于告全市全国人民书还没有来得及讨论。(注:王张江姚专案组:《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罪证(材料之一)》,1976年12月。)

  1980年12月13日上午,徐景贤在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第一审判庭开庭审问王洪文、张春桥时所作证人证言中说:

  在策划会议上面,我们具体地讨论了设立指挥点的问题……我们就决定设立两个秘密指挥点,一号指挥点由我带领负责抓总和准备舆论,最后行动的命令由我这里发布,地点定在华山路丁香花园。二号指挥点由王秀珍带领,负责民兵和部队的军事行动指挥,地点定在市民兵指挥部……

  我们在策划会议上确定了指挥点以及分工以后,我就当场执笔开列了一份进入两个指挥点的人员名单。一号指挥点名单有:我,市委常委王少庸,警备区副司令张宜爱,张敬标,朱永嘉,警备师师长李仁斋等人;二号指挥点的人员名单有:王秀珍,市委常委冯国柱,警备区副政委李彬山,副司令杨新亚,王洪文的秘书廖祖康,市委警卫处处长康宁一等人。我在会上当场宣读了这份名单,大家一致表示同意。在这两个指挥点的人员分手以前,我又按照王秀珍提供的民兵数字和情况,亲笔写下了第一个反革命手令。(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主犯纪实》,法律出版社1982年版,第359~360页。)

  这时,法庭投影和宣读了这个手令。原文是:

  "请民兵指挥部加强战备,三千五百人集中,三万一千民兵待命(即晚上集中值班)。请民兵指挥部立即派人加强对电台、报社的保卫。"

  宣读后,审判员王战平问徐景贤:"这是你写的吧?"

  徐景贤答:"是我亲笔写的。"

  审判员王战平说:"好,你说。"

  徐景贤:"写好以后,在分手以前,我把这个手令当面交给了王秀珍……"

  接着法庭又投影和宣读了徐景贤写的第二个手令。内容是:"电台由李仁斋同志告电台的连,注意警卫,听从刘象贤同志指挥。"

  宣读后,审判员王战平问:"是你写的吗?"

  徐景贤答:"这是我亲笔写的。"

  审判员王战平说:"你继续讲。"

  徐景贤:"……到了这个时候,我们所策划的反革命武装叛乱已经箭在弦上了,只要一声令下,上海就会陷入到一片血海之中。张春桥过去多次引用过《红楼梦》当中的一句话,就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用来开导我们,启发我们。他又多次说过'准备杀头'这样的话,用来对我们进行反革命的气节教育。当我在策划反革命武装叛乱的时候,我确实是准备为江青、张春桥、姚文元几个人豁出一条命去干了。我替'四人帮'卖命,与人民为敌达到了疯狂的程度。"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主犯纪实》,法律出版社1982年版,第361~362页。)

  10月8日午夜,上海的疯狂之夜。

  关于一号指挥点,徐景贤已经写得清清楚楚。

  王秀珍率领冯国柱、李彬山、杨新亚等来到上海市民兵指挥部二号指挥点。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