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宗像
当努尔哈赤兴起之时,明朝宫廷,极为腐败。著名的"三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就是明朝黑暗腐败的一个缩影。万历帝晚年,立太子事,非常烦恼。他在犹豫之下,立朱常洛(光宗)为皇太子。而备受宠爱的郑贵妃不愿意立朱常洛为太子,想立自己生的儿子为太子。于是发生"梃击案"。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张差手执木棍,闯进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庆宫,打伤守门太监,被捉拿后供出系由郑贵妃手下太监引进。时人怀疑郑贵妃欲谋害太子。万历帝与皇太子朱常洛不愿深究此事,就以疯癫奸徒的罪名杀张差于市。这就是"梃击案"。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万历皇帝病死,太子朱常洛继位,改年号为泰昌,就是光宗或称泰昌帝。但是,泰昌帝继位刚一个月,吞下红丸而死。这就是"红丸案"。紫禁城内,一月之间,梓宫两哭,前后大丧,接连发生。泰昌帝死后,天启帝当立。抚养他的李选侍(时宫中有二位李选侍,此人称为西李)与心腹宦官魏忠贤,想利用天启帝年少的机会,居乾清宫,把持政权。大学士刘一燝(zhǔ)、吏部尚书周嘉谟、兵科都给事中杨涟、御史左光斗等疏请李选侍不能与天启帝同住一宫,迫使她迁居哕(huì)鸾宫,不久又移居仁寿殿。尔后,天启帝举行即位仪式。此事后来引发复杂的宫廷斗争。这就是"移宫案"。""万历年造"铜鎏金龙凤纹镜
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三案,闹得宫廷内外,朝野上下,相互厮杀,乌烟瘴气。
天启元年(1621年),16岁的朱由校继位,年号天启,即熹宗。
天启皇帝是明光宗泰昌帝朱常洛的长子,母亲王氏,为选侍,进才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十一月十四日。他的祖父万历皇帝以长孙诞生,十分高兴,昭告天下。明神宗万历帝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病死于乾清宫。他的长子朱常洛于八月初一日继位,年39岁。九月初一日,泰昌帝朱常洛吞下"红丸"而死。接着由泰昌帝朱常洛之长子朱由校继位,年16岁。其时,他的生母王才人已故。天启帝朱由校面临的局势,外有满洲兴起,内有宫廷纷争。《明史·光宗本纪》论曰:
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岂不谅欤!光宗潜德久彰,海内属望,而嗣服一月,天不假年,措施未展,三案搆争,党祸益炽,可哀也夫!
天启帝继位后,宠信太监魏忠贤,封乳母客氏为奉圣夫人。魏忠贤不识字,以客氏缘故,升任司礼秉笔太监。天启帝朱由校是一位优秀的木匠,不是一位称职的皇帝。《明史·魏忠贤传》记载:"帝性机巧,好亲斧锯髹(xiū)漆之事,积岁不倦。每引绳削墨时,忠贤辈辄奏事。帝厌之,谬曰:'朕已悉矣!汝辈好为之。'忠贤以是恣威福惟己意。"魏忠贤逐渐专擅朝政,出现"内外大权,一归忠贤"的局面。
努尔哈赤借明朝皇权更替,军备废弛之机,乘萨尔浒大捷之势,攻破开原、夺占铁岭。尔后,发倾国之师,进军沈阳、辽阳。九天之内,明朝先失陷沈阳,接着又失陷辽东政治与军事中心--辽阳。努尔哈赤随即将都城从赫图阿拉迁到辽阳。败报传京,举朝震惊。京城九门,白天关闭。一些朝廷官员,密嘱家眷,收拾细软,准备车辆,回老家去。
天启二年(1622年)正月,努尔哈赤进兵辽西,夺占明朝在辽西的镇城--广宁(今辽宁省北宁市)。就在明朝社稷危难之时,袁崇焕到京师朝觐(考核)。不久,到兵部任职,走上辽东前线。
袁崇焕登上辽东军事舞台,成为清太祖天命汗--努尔哈赤的克星。
二、投笔从戎
当时形势:明朝先后失陷沈阳、辽东首府辽阳、辽西军政中心广宁,关外危机更加严重;努尔哈赤迁都辽阳,后金由辽东山区进入辽河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