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图阿拉北临苏子河,四周环山,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宜于农耕、牧猎、种植、采集、捕鱼。赫图阿拉地近辽阳、抚顺,又为群山阻隔。这里东隔鸭绿江、图们江通朝鲜,西接辽河平原,受东西两面农耕文化影响,农业发展较快。又与蒙古、朝鲜、明朝贸易,购进铁器、耕牛、布帛、器皿,卖出人参、马匹、皮张、蘑菇、木耳,互通有无,扬长补短。所以,赫图阿拉成为满洲、后金的发祥基地。
建州三卫相邻而居,部族兴盛,势力渐大,逐渐形成为两大部--建州部和长白山部。建州部又分为苏克素浒河部、浑河部、完颜部、董鄂部和哲陈部;长白山部则分为讷殷部、朱舍里部和鸭绿江部。当时建州各部的形势,如《满洲实录》所载:
各部蜂起,皆称王争长,互相战杀。甚且骨肉相残,强凌弱,众暴寡。
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利用蒙古与女真、海西女真与建州女真以及建州女真内部的各种矛盾,纵横捭阖,分化瓦解,拉此打彼,利诱威胁,以实现明廷对辽东地区各少数民族的统治。女真首领不断到辽河平原"犯抢",明军也不断反击。到万历十一年(1583年)二月,发生古勒寨事件。这件事成为明朝与女真关系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其时在建州女真诸部中,以王杲(ɡǎo)势力最强。王杲为建州右卫指挥使,史称他"生而黠慧,通番、汉语言文字,尤精日者术"。他勇敢多谋,武艺超群,兼通女真语和汉语,成为当时建州女真的著名首领。王杲称雄诸部,辽东大震。明万历二年(1574年),王杲以明廷断绝贡市、部众坐困为借口,大举犯扰辽阳、沈阳。明李成梁督兵进剿王杲所在的古勒寨。但寨在山上,形势阻险,城高坚固,易守难攻。李成梁率领6万车骑,携带炮石、火器,分路围攻王杲寨。明军先挥斧砍断数重城栅,又用火器进攻。王杲督领守寨军兵,施放矢石,奋力据守。李成梁令军士冒矢石,攀险崖,登寨垣,强仰攻。王杲以三百勇士守城堞,固御守,射明军。明军纵火,寨内房屋、粮秣焚毁,烟火蔽天,守军大溃。李成梁令明军纵击,"毁其巢穴,斩首一千余级"。王杲势穷,突围遁走。明军车骑6万,杀掠人畜殆尽。翌年,明万历八年为表彰李成梁镇守辽东军功而建的石坊王杲再出兵犯边,为明军所败。王杲兵败无依,逃到觉昌安六弟宝实之子阿哈纳寨隐匿。后明军得讯前来攻捕,阿哈纳穿戴王杲蟒褂红甲,伪装掩护王杲出逃。王杲投奔海西女真哈达部首领王台。王台一向忠于明朝,缚王杲,献朝廷。明万历三年(1575年)八月,万历帝御午门城楼,受辽东守臣献俘王杲,命将其"磔尸剖腹"。这就是史籍记载的建州女真首领王杲被"槛车致阙下,磔于市"。王杲为努尔哈赤的外祖父,王杲之死在少年努尔哈赤心灵里,埋下了对明朝不满的种子。王杲之子阿台,在危难中逃脱而去。努尔哈赤父亲塔克世、祖父觉昌安,曾参与此事,暗通于明辽东总兵李成梁,均忠顺于明朝。
王杲死后,其子阿台驻古勒寨,另一头人阿海驻莽子寨,两寨相依,互为犄角。万历十一年(1583年)正月,李成梁以"阿台未擒,终为祸本",督兵攻阿台驻地古勒寨与阿海驻地莽子寨。寨势陡峻,三面壁立。李成梁麾军火攻两昼夜,攻而不克;其别将破阿海寨,诛阿海。时建州女真苏克素浒河部图伦城的城主尼堪外兰,受到明朝的扶植。李成梁利用尼堪外兰为傀儡,企图通过他加强对建州女真各部的控制。尼堪外兰为讨好李成梁,引导明军到古勒寨,攻打阿台。阿台之妻是觉昌安的孙女(努尔哈赤伯父礼敦之女)。觉昌安见古勒寨被围日久,想救出孙女免遭兵火,又想劝说阿台归降,就同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到了古勒寨。塔克世留在外面等候,觉昌安孤身进入寨里。因等候时间较久,塔克世也进到寨里探视实情。明军攻城益急,双方交战激烈,觉昌安和塔克世父子都被围在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