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熊廷弼遭到廷臣的嫉妒、阉党的诽谤,被迫离职,"回乡听勘"。努尔哈赤得到熊廷弼去职的消息,又利用明朝皇帝更迭的时机,举兵攻下沈阳、辽阳。阁臣刘一燝奏称:"使廷弼在辽,当不至此。"于是,朝廷又想起熊廷弼,再次启用他为辽东经略。以王化贞为辽东巡抚。
《满洲实录·广宁官生出城纳降图》
第三次,天启元年(1621年)六月,熊廷弼为辽东经略。明朝辽东经略熊廷弼与巡抚王化贞不和,朝廷内部矛盾激化,前方兵略意见抵牾(wǔ)。后金军统帅努尔哈赤统领八旗大军,乘己方的锐气,彼方的弱势,渡过辽河,进兵西平。经过激战,西平失守。后金进军广宁。广宁游击孙得功内应,王化贞狼狈出逃。后金军没有发一矢、挥一刀,占领广宁。努尔哈赤的军队,继续南进,攻入义州,逼近宁远。明辽东经略熊廷弼、巡抚王化贞,带领逃将溃兵、大量难民,以10万计,向山海关全面溃退,饥民哀号,哭声震野。后金占领广宁,并接连攻陷义州、平阳桥、西兴堡、锦州、铁场、大凌河、锦安、右屯卫、团山、镇宁、镇远、镇安、镇静、镇边、大清堡、大康堡、镇武堡、壮镇堡、闾阳驿、十三山驿、小凌河、松山、杏山、牵马岭、戚家堡、正安、锦昌、中安、镇彝、大静、大宁、大平、大安、大定、大茂、大胜、大镇、大福、大兴、盘山驿、鄂拓堡、白土厂、塔山堡、中安堡、双台堡等40余座城堡。后金军将广宁等地数百万饷帑(tǎnɡ)、粮食、军器、火药、马牛、布帛等,车推驴驮,运回辽阳。努尔哈赤还下令把辽河以西的人民,驱赶到辽河迤东。以右屯卫为例,被驱赶的人口有14728人,被掠走的牲畜为6197头,被运走的粮食有503681石7斗7升。后来明朝天启帝以辽东经略熊廷弼"失陷广宁罪",遂于天启五年(1625年)八月,将他柴市处斩,传首九边--辽东、蓟州、宣府、太原、大同、延绥(榆林)、固原、宁夏、甘肃九个边镇。
广宁兵败,北京大震。关外局势,更趋恶化,社会危机,更为深重。明朝弃守广宁之后,辽东形势,为之一变。明朝任命王在晋为辽东经略。辽东经略王在晋分析当时关外形势道:
东事离披,一坏于清、抚,再坏于开、铁,三坏于辽、沈,四坏于广宁。初坏为危局,再坏为败局,三坏为残局,至于四坏--捐弃全辽,则无局之可布矣!逐步退缩之于山海,此后再无一步可退。
王在晋的意思是:明朝先失陷抚顺、清河、开原、铁岭、辽阳、沈阳,又失陷广宁,丢弃全辽,无局可守。明失守广宁,其严重性,正在于此。《明史》记载:自努尔哈赤攻陷抚顺以来,明朝在辽东的总兵官,阵亡者共14人:抚顺则张承胤,萨尔浒之战则杜松、刘、王宣、赵梦麟,开原则马林,沈阳则贺世贤、尤世功,浑河则童钟揆、陈策,辽阳则杨宗业、梁仲善,广宁则刘渠、祁秉忠。京师朝野官员,可谓谈敌色变。
袁崇焕就是在明朝关外局势空前严重的态势下,单骑出关,巡视形势。于此,《明史·袁崇焕传》写道:
天启二年正月,朝觐在都。御史侯恂请破格用之,遂擢兵部职方主事。无何,广宁师溃,廷议扼山海关,崇焕即单骑出阅关内外。部中失袁主事,讶之,家人亦莫知所往。已,还朝,具言关上形势。曰:"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廷臣益称其才,遂超擢佥事,监关外军,发帑金二十万,俾招募。
在失陷广宁的第四天,御史侯恂慧眼识人,不泥成规,题请破格擢用袁崇焕,具疏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