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励志书籍 >> 中国人财富史纲:金钱的秘密 >> 正文

【字体: 】      【发表评论


第33节:春秋哲思:财富有大道(9)


  第三:但是孔子不允许学生们乱发财,尤其是不允许学生们帮助权臣发财。

  第五:所以颜回和原宪这两个优秀的学生,为了听老师的话,只好不敢乱发财,甚至不肯接受权贵的聘请出仕。因为他们一旦接受权贵的聘请出仕的话,就会面临着权贵要求他们替自己敛财的麻烦,而他们不肯,所以只好君子固穷。

  第六:道不语无德之人,财不传不富之徒——这就是儒门财宗的传承标准。

  第七:该发的财发,不该发的财不乱发,这个就叫德行。

  第八……不用什么第八第九了,进一步的分析再一次的证实了我们最初的结论:

  中华古老的财道策术被儒家打包藏在了他们自己的仁德思想里,不能领悟到他们的仁德思想的人,就别想弄走这些财富。

  你说这气人不气人?

  气人也没办法,我们慢慢来,揪住儒门的有钱人抽丝剥茧,剥皮剔骨,不信我们就剥不开仁义道德的包装,掏不出儒门之财宗。

  儒门财神子贡

  春秋年间,陶朱公是天下最有钱的两个人之一。

  另一个人就是端木赐,孔子门下的高徒子贡。

  子贡到底多么有钱呢?

  这话问得就没水平了,子贡何许人也?孔子的七十二贤人之一是也,而且他是七十二贤人排行榜上排到前三名的。最受孔子钟受的三个宝贝学生,一个是穷起来不要命的颜回,后来他真的穷死了。一个是打起架来不要命的子路,后来子路还真的因为和人打架而死掉了。再一个就是富起来不要命的子贡,他享受了一生的富贵平安,最后幸福的死在自己的卧床之上。

  那么子贡到底有多富呢?

  不是已经说过了的吗?这怎么又绕回来了。子贡贤人也,功名富贵,于贤人如浮云,所以子贡从不跟别人讲自己有多么多么的富,只讲自己多么多么的好学,不辜负老师对他的教导。

  所以我们搞不清楚子贡到底富到了什么程度,只知道子贡所到之处,列国的诸候倒履相迎,不敢视他为臣子,而是视为“贵宾”,贵宾贵宾,有了钱才称得上贵宾,没钱的宾贵在哪里?

  那么子贡的钱是怎么赚来的呢?

  子贡是一边上学,一边打工,类似于今天的勤工俭学。孔子这个老头特别的不安生,老是到处乱跑,子贡就一边跟着他周游列国,一路上捎带着脚的做生意,听课赚钱两不误。

  有时候孔子高兴了,也会和子贡聊聊生意上的事情。有一次子贡问孔子:老师,如果你有一颗大珍珠,会不会卖掉?孔子笑眯眯的回答道:卖了卖了,谁他妈的出高价老子就卖给谁——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论语?子罕第九》)

  而且子贡和子路、颜回这哥仨儿始终不离孔子左右,有时候孔子懒得教了,子贡还要替老师代课,讲给新收的学生们听。所以子贡的生意必然会受到课程安排的影响,但是据孔子提供的证据表明,这种影响丝毫也不妨碍到子贡大赚特赚。

  这件事连孔子都感到几分恼火,为此他曾经发牢骚说:这是怎么搞的吗,颜回你这是怎么搞的吗?你的道德明明已经非常完善了,怎么还总是弄不来钱?你看人家子贡,那小子闭着眼睛做生意,可是他不管做什么生意都大赚特赚,这到底是怎么搞的吗?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论语?先进第十一》)

  孔子的意思是说:子贡做生意纯粹是瞎猜乱做,可是他回回都能够蒙对——亿则屡中!

  其实孔子对子贡的瞎猜乱蒙极为不满,不止是在做生意上,还有一件事,子贡也是跟做生意一样,乱猜一气,结果搞得孔子吃不香睡不好,不明不白的替子贡担了不少心事。

  这是鲁定公十五年正月的时候,邾国的国君邾隐公出访鲁国,和鲁定公举行了亲切会唔。会唔期间,因为子贡特别有钱,所以就可以在一边观看——有钱人就是幸福,总是能看到一些穷人看不到的东西和事情,这种事儿穷人就是生气也没用——在观看的时候,子贡发现了一件对任何人来说都没什么异常的事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