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励志书籍 >> 中国人财富史纲:金钱的秘密 >> 正文

【字体: 】      【发表评论


第32节:春秋哲思:财富有大道(8)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第六》)

  这个颜回就是一个最大的反证,如果说儒学中真正隐藏着秘不示人的财宗的话,那么颜回他老人家怎么会穷到这份上呢?

  儒家的穷光蛋不止这么一个,原宪也是其中的一位,这位原宪居住在僻壤之中,吃没得吃喝没得喝,饿得脸皮蜡黄两眼发直。但是,这个反证却是极有问题的,不仅是原宪这个反证有问题,颜回这个反证,同样也存在着问题。

  问题就是在于,原宪这个人其实完全没必要把自己弄到这种地步,无论是他还是颜回,列国诸候前来诚请他们去做官的车马川流不息,只要他们稍微点一下头,那么功名富贵立即拱手奉上,就算他们自己想过穷日子,那也是难得很。

  尤其是这个原宪,他简直是在捣乱,是瞎穷。要知道,他是春秋年间天下车帮的总瓢把子,说好听点叫做武林盟主,说难听点叫做黑社会老大。堂堂的老大硬是把自己弄得穷成这样,这岂不是让手下的兄弟们难看吗?

  可以说,颜回和原宪虽然都在受穷,可是他们穷得一点道理也没有。

  但是颜回和原宪却非得受穷不可。

  何以如此?

  因为君子固穷!

  什么叫君子固穷呢?

  道理我们不讲了,就讲一下孔子另一个高徒冉求的故事。

  这位冉求在孔子门下的资质,算得上上上之选,但在七十二贤人之中,却只能弄个马马虎虎的中下之选,孔子对他不冷不热,高兴了就教导他几句,不高兴了就让冉求蹲墙角去自己琢磨去。就这样冉求在孔子门下受尽了委屈,总算学到了点东西,这时候孔子正居住在卫国,鲁国的权臣季康子派人来了,请冉求回鲁国去做官,冉求临走之前向孔子请求带上铁哥们樊迟,这个樊迟曾经问孔子怎么样耕田种菜,结果被孔子好一顿臭骂。

  就这样,冉求和樊迟,这两个没多大出息的学生就去鲁国做官了。他们的运气可真好,刚刚回到鲁国,齐国的大军就浩浩荡荡的杀来了,要好好的欺负欺负鲁国,冉求和樊迟就急忙赶鸭子上架,披挂上阵,统帅三军,与齐军大战于鲁郊,结果杀得齐国军队屁滚尿流,狼狈逃窜。

  这是百多年来鲁国为数不多的一次战胜齐国。

  鲁国全国人民兴奋了,各级领导更是兴奋得满地打滚,就在王宫设下酒宴,招待凯旋归来的战斗英雄冉求和樊迟。

  席间,有大夫问道:两位英雄,两位劳模,你们的老师孔子是个糟老头,只懂文事,不懂军事,你们两个的军事素养与知识是从哪儿学来的呢?

  冉求和樊迟听了这话,吓得急忙站起来,望着孔子所在卫国方向,恭恭敬敬的回答道:几位兄弟的话错了,我们老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我们这点行军打仗的本事,就是老师他教给我们的。

  冉求和樊迟的话把鲁国君臣们吓了一跳,才知道孔子这家伙竟然这么了不得,就遣人持“厚币”——带了大把的钱去卫国迎请孔子归国——回来吧,祖国和家乡的人民欢迎您——于是孔子就晃悠晃悠的回来了,回来之后他被遵为国老,受到了鲁国全国人民的一致尊重,国君鲁哀公更能整景,索性就直接管孔子叫爹——称之为尼父!

  冉求表现得这么优秀,可是“孔老爹”还是瞧他不顺眼,弄到最后老头竟然破口大骂:冉求那个小王八羔子不是我的学生,三千弟子们,你们都给我敲锣打鼓去骂冉求,谁不骂他谁就不是我的学生!

  这个孔老头缘何发此神经,老是跟冉求过不去呢?

  无它,只不过是冉求帮助权臣季康子谋划发财而已。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论语?先进第十一》)

  冉求惨遭挨骂的事情告诉我们:

  第一:孔子知道怎么发财。

  第二:连孔子门下一个没多大出息的学生都知道怎么发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