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励志书籍 >> 状元制造法则:清华状元家长大讲堂 >> 正文

【字体: 】      【发表评论


第36节:Part3(8)


  女儿果然不负我们的期望,第一个月后她回家,高兴地对我说:“妈妈,我胜利了。”接着她说起班上有一半多的同学,在不到一周时给父母打电话诉苦,父母就去学校看他们;有的孩子没熬到一个月,就被父母接回家了;这次回家,她说很多同学把没洗的衣服打包带回家让父母去洗。

  “妈妈,我的脏衣服都是自己洗的。这次回家也是坐公交车回来的。”女儿自豪地说。

  女儿再次回校,我执意送她到校门口,看到很多孩子都是父母开车来送。看到父母们依依不舍的样子,孩子可怜巴巴的样子,再看看笑着和我说再见的女儿。我欣慰地笑了。

  周楠的父亲是一位成功的创业人。但是,生活中的他,却极其节俭,对独生女儿的教育,他采取的是尽可能为女儿创造锻炼独立的条件。他说:

  孩子在人生中要战胜自己的自卑、要学会勇敢面对挫折,自由高飞,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需要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作为父母,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打开他们心中那一扇独立的大门。

  女儿第一次给我打工是她上高一时的假期,第一份工作是打扫公司的办公楼,月工资300元。她上班那天,起得很早,吃过早饭后就坐公交车上班去了。我曾抽空出来看她,望着女儿那瘦小而忙碌的背影,我的心酸酸的。

  当天晚上,她妈妈问她累不累,女儿说:“累,特别是和王阿姨(公司保洁)抬垃圾筐时,我的胳膊都累酸了,现在还疼呢。半路上我想休息,但看到王阿姨不怕累,我也就坚持下来了。”

  听了女儿的话,我鼓励她说:“楠楠,你是爸爸最棒的女儿。”

  现在女儿已经就读于清华大学,前一段时间她打电话时,对我说:“爸爸,我是我们宿舍的舍长,室友们全票选举。”

  高考状元周琳的父亲说:我认为,孩子只有学会了独立,才能独立学习。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抓紧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首先要充分相信孩子,鼓励孩子从小事做起。

  高考状元刘梅的父亲说:孩子独立能力差,归根结底是父母错误的观点导致的。他们认为,只要孩子成绩好,其余的都不重要。我常对小梅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不要寄希望于任何人。有句古话叫:靠墙靠倒了,靠人靠跑了。在生活中,最可靠的人是自己。我们家境不好,这样正好给女儿提供了锻炼的条件。

  高考状元魏小青的父亲说:现代的独生子女在家里,只有一个位置———接受关怀、接受保护、接受给予。他们的位置决定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他们不可能跳出这个位置去看周围的人和自己,主动想着关怀和给予别人,更别说让他们独立去做事情了。所以,对独生子女进行独立教育,光凭口头上说,不亚于纸上谈兵。现代社会给各个行业的人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竞争机会,一个不能独立的人,学习成绩再好,走上社会后,最终会被淘汰的。

  孩子高考那几天,班上有的同学是父母全程陪着;有的是车接车送。她还像以前上学那样,骑着自行车参加高考。高考回来后,我们也尽量不问她考试情况如何,而是由她自己向我们汇报,我们做的工作就是鼓励她。那几天,有亲戚来我家,看到女儿和我们一起吃家常便饭,然后像上学一样骑着自行车参加高考,奇怪地问:“你们这做父母的,孩子高考也不请几天假陪陪。”她妈妈说:“从小就这样,她自己的事自己干。”

  现在上大学的女儿仍然保持着她上中学时的习惯,每天早早起床,看书,读外语。日子过得很充实。

  陈三鉴的母亲说:在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方面,我是这样做的,上小学我送了三次,首先是保证安全上没问题。第一次是报名,第二次是找教室,第三次是送到校门前自己进去找。心里虽然有些担心,但还是这么做了,我有些同事和朋友不认可,但我觉得,应该这么做,特别是独生子女,更应该这么做。

  我认为孩子的自理能力从他有动作能力时就开始,包括孩子吃东西,学做任何事,处理自己的一切事情,我从不包办他自己要做的事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