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说:"在长辈的后头慢走这叫做悌,抢在长辈的前头快走这叫做不悌。"
出门如同去拜见宾客,进家如同有客来。
《少仪》说:"捧着空瓶如同捧着满瓶水,进入空房间如同有人在一样。"
孔子对于乡亲,谨慎寡言,好像不会说话一样。
如果想要别人尊重我,没有比我先尊重别人更重要的。
姜太公说:"客人没有亲疏之别,来的客人都应当喜欢。"
父亲不说子女的德行,子女不谈父亲的过错。
栾共子说:"百姓的成长有三方面因素,对待他们要一样。父亲生养,老师教育,君主供食。没有父亲就不会出生,没有食物就不会长大,没有教育就不会有知识,这是成长的三个因素。"
《礼记》说:"男女不同座,不交接。嫂子与小叔不互相问询,父子不同席而坐。"
《论语》说:"祭祀如同祖宗真在一样,祭祀神灵如同神灵真的存在一样。"
孔子说:"侍奉死如同侍奉生,侍奉已亡如同侍奉犹存,这是孝敬的极致。"
《宣康府家训》:"你们凡是见到容貌艳丽年长的就要视如姑母,年幼的要视如儿女,年纪相仿的要视如姐妹。如果能这样来把握,基本上不致于潛越礼义。"
二眉曙青朱先生说:"耳朵可做的,眼鼻可做的,嘴和心则没有不能做的。做别人能做的,不做别人不做的。每天接人待物,如同驾驶一艘顺流而下的小船,只须将舵掌稳了。该走就走,不走邪僻路径;该坐就坐,不偏不倚;该站就站,端庄凝重,一丝不苟;该说就说,不为是非所屈服;该作揖就作揖,该拜就拜,没有一事有丝毫勉强,这是何等的自在!有时使身体劳累,使心智受苦,使肌体挨饿,都只是安心接受,切莫怨天尤人。能上能下,能屈能伸,内心和禀性圆润澄明,一点也不为外事所困,这才是顶天立地的一个男子汉。"
老少长幼,上天安排的伦理秩序,不能违背义理而伤害道。
存信篇 第十七 凡七条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ní]:大车辕端与横木相接的关键。),小车无軏([yuè]:车辕与横木相连接的关键。),其何以行之哉?"
老子曰:"人之有信,如车有轮。"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子路无宿诺。
司马温公曰:"诚之道固难入,然当自不妄语始。"
《益智书》云:"君臣不信国不安,父子不信家不睦。兄弟不信情不亲,朋友不信交易疏。"
译文:
第十七章 存信篇 共七条
孔子说:"人如果没有诚信,我不知道这是可以的。大车如果没有,小车没有,它还怎么前进呢?"
老子说:"人有信用,如同车有轮子。"
君子一句话,如快马抽一鞭。话一说出口,四匹马也追不上。
子路没有过夜才兑现的承诺。
司马光先生说:"诚信之路固然难以进入,但是应当从不乱开口开始。"
《益智书》上说:"君臣之间没有诚信国家就不安定;父子不讲诚信家庭就不和睦。兄弟不讲诚信感情就不亲近;朋友不讲诚信交情就会疏远。"
言语篇 第十八 凡二十五条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士相见,《礼》曰:"与君言,言使臣;与大夫言,言事君;与老者言,言使弟子;与幼者言,言孝弟于父兄;与众言,言忠信慈祥;与居官者言,言忠信。"
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刘会曰:"言不中理,不如不言。一言不中,千言(重刊本作"万语"。)无用。"
《景行录》云:"稠人广坐,一言之失,颜色之差,便有悔吝。"
子曰:"小辨害义,小言破道(重刊本作"小义害道"。)。"
君平曰:"口舌者,祸患之门,灭身之斧也。"
四皓(四皓:秦末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隐于商山,年皆八十多,时称"商山四皓"。)谓子房(即张良[?-前189],汉初大臣,字子房。)曰:"向兽弹琴,徒尽其声。以言伤人,痛如刀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