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励志书籍 >> 明心宝鉴(古籍修身励志经典今译本) >> 正文

【字体: 】      【发表评论


第48节:遵礼篇(1)


  姜太公说:"知恩图报,风光常在。有恩不报,这不是做人之道。"

  二眉曙青朱先生说:"顺境时容易过,逆境时难过。饱暖家庭,往往不肯考虑到饥寒。谁没有亲眷姻属,邻里乡亲,穷到不能开伙,孤寡无力娶亲,一概置之不问,这就大大伤害了自然的和谐,富贵又哪能常保呢?遇到小旱年成,民不聊生,减少自己的粮食来赈灾救人,能救活的人就多了。在家里不居功自傲,对外不求人知,这就叫做积阴德,后福将无可限量。"

  遵礼篇 第十六 凡二十一条

  子曰:"居家有礼,故长幼序。闺门有礼,故三族和。朝廷有礼,故官爵序。田猎有礼,故戎事闲。军旅有礼,故武功成。"

  晏子曰:"上无礼,无以使下;下无礼,无以事上。"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君子有勇而无礼则乱,小人有勇而无礼为盗。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言不和,貌且恭。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程子曰:"无不敬。"

  曾子曰:"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

  孟子云:"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

  出门如见宾,入室如有人。

  《少仪》(《礼记》的篇名,记载贵族子弟应学的礼仪。)曰:"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

  若要人重我,无过我重人。

  太公曰:"客无亲疏,来者当爱。"

  父不言子之德,子不言父之过。

  栾共子曰:"民生于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也。"

  《礼记》曰:"男女不同坐,不亲授。嫂叔不通问,父子不同席。"

  《论语》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子曰:"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宣康府家训》:"儿曹凡见艳色冶容年长者如姑母,年少者如儿女,年相若者如姐妹。若能如此把持,庶几不至越礼。"

  二眉曙青朱先生曰:"耳可为,目鼻可为,舌心则无不可为。能为人所能为,不为人不为。每日应事接物,如驾顺水之舟,只须掌得舵稳。当行则行,不履邪径;当坐则坐,无偏无倚;当立则立,端凝不苟;当言则言,是非不阿;当揖则揖,当拜则拜,无事一毫矫强,何等自在!有时劳筋骨,苦心志,饿体肤,都只安心顺受,切莫怨天尤人,可上可下,能屈能伸,心性圆明,了无色相,才是顶天立地一个汉子。"

  老少长幼,天分秩序,不可悖理而伤道也。

  译文:

  第十六章 遵礼篇 共二十一条

  孔子说:"住家时有礼节,因此长辈晚辈都讲排行秩序。妇女有礼节,因此三亲和睦。朝廷有礼节,因此官职讲爵位秩序。狩猎有礼节,因此军事清闲。军队有礼节,因此用武就能成功。"

  晏子说:"地位高的人没有礼义,就无法驭使地位低的人;地位低的人没有礼义,就没法侍奉地位高的人。"

  孔子说:"恭谨而无礼义则劳累不堪;谨慎而无礼义则畏缩不前;勇敢而无礼义就会作乱,耿直而无礼义就会尖刻过度。"

  君子有勇气而无礼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气而无礼义就会成盗寇。

  孟子说:"君子与别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的居心。君子内心保存着仁爱,保存着礼义。仁爱之人爱别人,礼义之人敬他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总是爱他,敬别人的人别人也总是敬他。"

  有子说:"在礼义的运用上,要以和睦和谐为贵。"

  言语不和,外表却还要恭敬。

  恭敬接近于礼义,可以远离耻辱。

  程颐说:"不要不恭敬。"

  曾子说:"朝廷没有比给人官爵更重要的,乡亲没有比懂得廉耻更重要的,辅佐治世提高百姓水平没有比道德更重要的。"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