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励志书籍 >> 明心宝鉴(古籍修身励志经典今译本) >> 正文

【字体: 】      【发表评论


第45节:治政篇


  有人问:"县薄,是辅佐县令的。县薄想做的,县令有时并不听从,该怎么办呢?"伊川先生回答:"应当以诚意来感动他。如今县令与县薄不和,只是出于私心。县令是一县之长,如果能以侍奉父兄的方式侍奉他,有了过错都归于自己,有了好事就惟恐不归功于县令。保持这一份诚意,哪还有感动不了的人呢?"

  凡是异样种类的人,都不宜和他们来往。巫祝尼姑之类的,应该断绝联系,一切要以清心省事为本。

  刘安礼询问治理百姓之事。程颢先生回答:"让百姓各自都能表达自己的心情。"又询问御史的职责。回答:"端正自己的行为来研究事情。"

  韩琦询问程颢先生。说:"一个王朝建立时大都前面的路子都要放宽教化,如果管得太紧,他日会让自家没有可转身的地方。"

  孔子说:"不教化他,一旦犯法就把他杀了,这叫做虐杀。不训诫他就要求成功,这叫做残暴。命令下晚了却要求准时完成,这就叫害人。"

  提拔正直的人,把他们安置在邪恶的人之上,就能使邪恶的人也变得正直起来。

  提拔正直的人,把他们安置在邪恶的人之上,百姓就会服从;提拔邪恶之人,把他们安置在正直的人之上,百姓就不会服从。

  自身行为端正,不用下令就能得到执行。自身行为不端正,即使下令百姓也不听从。

  言语上忠诚守信,行为上诚笃恭敬,即使在蛮野之国也能得到贯彻执行。言语不忠诚守信,行为不诚笃恭敬,即便是在州县之内,能得以通行无阻吗?

  子贡说:"地位尊贵之人,德行不能薄弱。官职大的人,施政不能欺人。"

  孔子认为子产拥有君子的道德表现为四个方面:他对自身举止要求恭谨,侍奉上级要求尊敬,养育百姓要求普施恩德,使唤百姓要求遵守道义。

  子张向孔子请教仁。孔子回答:"恭敬就不会后悔,宽厚就能团结众人,守信则人人信任。聪敏就会取得功劳,给人恩惠就能指挥他人。"

  孔子说:"君子给人恩惠却不耗费;让百姓劳作,百姓却不怨恨;有欲望却不贪婪;神情安详而不傲慢;态度威严却不凶猛。"

  孟子说:"要求君主去做艰难的事不断向善这就叫做恭顺,对君主陈述善事规避邪恶就叫做敬重,我君主做不到就叫做败坏政治。"

  《尚书》说:"木头借助绳墨来取直,君主借助劝谏来正己。"

  《抱朴子》说:"直面刀斧之灾而敢于进谏,被投进热锅之中还能说出自己的正确意见,这样的人就叫做忠臣。"

  忠臣不怕死,怕死就不是忠臣。

  顾东桥先生座右铭:"言行举止总跟古人相比道德修养就能不断进步,功名利禄听凭天意安排则内心清静。考虑到报应会延及子孙治国执政就会公正公平,接受进贡享品顾虑到患病受罪日常花费就会节俭。"

  前辈儒士说:"处理事情不能不斩钉截铁,居心不能不宽舒大度,对待自己不能不严明,与人相处不能不和气。"

  二眉曙青朱先生说:"占着一定地位当官治民之人,一定不会没有因由。每每遇到仕途上的人都把自家认作是某某官职,却不知道自己其实就是救世的活佛。有功劳者给予奖赏,有过错者予以惩罚。除去祸害安抚百姓,慈爱施恩,都要求做到刚刚好,不能太过头了也不能没做够。果真能做百姓的父母祖宗,使地方上的男女老幼个个都能各得其所,将人间变成极乐世界,家家供奉,人人顶礼膜拜,这样子官也做了,佛也修炼成了,该是多么的心安理得,多么的迅捷啊,与面壁苦修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治家篇 第十四 凡十六条

  司马温公曰:"凡诸卑幼,事无大小,毋得专行,必咨禀于家长。"

  勤俭常丰,至老不穷。

  待客不可不丰,治家不可不俭。

  有钱常备无钱日,安乐须防病患时。

  健奴无礼,娇儿无孝。

  教妇初来,教子婴孩。

  太公曰:"痴人畏妇,贤妇敬夫。"

  凡使奴仆,先问饥寒。

  时时防火发,夜夜防贼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