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行录》上说:"与人结冤家,称之为种祸。舍弃好事不做,称之为自害。"
不要相信比正直还正直,必须防备仁爱外表下的不仁爱。
常存一颗防贼之心,更不要去偷别人的东西。
古人说:"如果只听一面之词,就会造成亲友疏离分手。"
礼义由富足而来,盗贼由饥寒造成。
贫穷不一定下贱,下贱都是自己生成的。富贵不一定骄奢,骄奢都是自己到来的。
饱暖了就会生发出淫乱的欲望,饥寒时就容易生出偷盗之心。
经常想想贫困危难,自然就不会骄傲。每每想到疾病的煎熬,并不会有忧愁烦闷。
姜太公说:"法令不横加于君子身上,礼义不能用于苛求小人。"
桓范说:"轩车冠冕是用来尊重君子的。桎梏枷锁是用来处罚小人的。"
《易经》上说:"礼义是用来管束君子的,法律是用来防范小人的。"
《景行录》上说:"喜爱饮食美色财物功利的人气量必定悭吝,喜爱功名事业的人气势必定骄横。"
孔子说:"君子通晓礼义,小人通晓功利。"
《说苑》上说:"钱财,是君子看轻的东西。死,是小人所畏惧的。"
苏武说:"贤明之人如果钱财太多就会损害他的志向,愚蠢之人如果钱财太多就会增加他的过错。"
老子说:"钱财多会丧失操守,学得太多会对听到的东西感到困惑。"
凡人并非尧舜一样的圣贤,怎能每件事都做到尽善尽美?
子贡说:"自从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思想更丰盛的人了。"
人穷志短,福到心灵。
不经历一件事,就不会增长一种智慧。
成功缘于会巧妙运用,失败则由于不会运用。
是非整天都有,不去听它自然就没有了。
前来搬弄是非的人,本身就是是非之人。
《击壤诗》上说:"平生不去做令人皱眉的事情,世上应该没有对你切齿痛恨的人。"
你去伤害别人都还可以,别人来伤害你却又如何?
嫩草怕霜打霜怕见太阳,恶人自然会有恶人来折磨他。
有名声岂须刻在顽石之上,路上行人的口口相传胜过立着的石碑。身上怀有麝香自然会飘散出香气,又何必迎着风口站呢?
有意志者就能获得气势,没有风能动摇他。
道行高尚要夸赞他苦心修炼,时令成熟正好播种。
孟子说:"拥有道德的人帮助者甚多,失去道行的人帮助者甚少。"
张无择说:"事情不可做绝,势力不可倚仗尽。话不可说绝,福不可享尽。"
有福不要享完,福享完自身就会遭遇贫穷。有势力不要倚仗尽,势力尽了便见冤家碰头。有福应时常自己珍惜,有势力应时常自己谦恭谨慎。人生的骄奢之气(人间的势力与福气),大多有始而无终。
姜太公说:"贫穷者不可欺侮,富贵者不可趋炎附势。阴阳互变,周而复始。"
王安石的"四留铭"说:"留下用不完的本事,还给大自然;留下用不完的俸禄,还给朝廷;留下用不完的财物,还给百姓;留下享不尽的福气,传与子孙后代。"
《汉书》上说:"依靠势力交往的人很亲近,但势力一旦尽绝交情也就完了。通过财物来交往的人很亲密,但财物一旦用尽交情立即就疏远了。依靠容貌来交往的人很亲热,但一旦年老色衰恩义也就断绝了。"
子游说:"侍奉君主,屡屡进谏,势必就会受辱。对朋友频频给予劝告,势必就会疏远。"
拥有黄金千两也不为富贵,得到他人一句有用的话胜过千两黄金。
黄金千两易得,好语一句难求。
好话难以得到,恶语容易出口。
求人不如求自己,会管事不如会推事。
有心去管闲事,惹来的是非必定很多。
能干者反倒成了笨拙者的奴仆。
了解的事情越少烦恼越少,认识的人越多是非也越多。
小船经受不起沉重的载荷,路径深僻不宜独自前行。
脚踏实地,心无烦恼。
黄金不为贵,健康快乐更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