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励志书籍 >> 明心宝鉴(古籍修身励志经典今译本) >> 正文

【字体: 】      【发表评论


第28节:训子篇(1)


  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公孙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子曰:"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

  吕荣公曰:"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鲜矣。"

  太公曰:"男子失教,长大顽愚。女子失教,长大粗疏。"

  养男之法,莫听诳言;育女之法,莫教离母。男年长大,莫习乐酒;女年长大,莫令游走。

  严父出孝子,严母出巧女。

  怜儿多与棒,憎儿多与食。

  怜儿无功,憎儿得力。

  桑条从小抑,长大抑不屈。

  人皆爱珠玉,我爱子孙贤。

  《内则》(即《礼记•内则》。)曰:"凡生子,择于诸母与可者,必求其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者,使为子师。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盘革,女盘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目。十年,出就外传,居宿于外,学书计。"

  庞德公(汉末襄阳人,有令名。)《诫子诗》云:"凡人百艺好随身,赌博门中莫去亲。能使英雄为下贱,解教富贵作饥贫。衣衫褴褛亲朋笑,田地消磨骨肉嗔。不信但看乡党内,眼前衰败几多人。一样人身几样心,一般茶饭一般人,同时天光同时夜,几人富贵几人贫。君子贫时有礼义,小人乍富便欺人。东海龙王常在世,得时休笑失时人。大家忍耐和同过,知他谁是百年人。瘦地开花晚,贫穷发福迟。莫道蛇无角,成龙也未知。但看天上月,团圆有缺时。"

  译文:

  第九章 训子篇 共十七条

  司马光先生说:"养育孩子却不加教育是父亲的过错,教诲引导要求不严是老师懒惰所致。父亲认真教育、老师严格要求这两点都不缺,而学习上还没有成就,这就是孩子的罪过了。不缺吃穿衣食无忧,享受人伦之乐,将我的笑谈视如土块。向上爬不上去只能落入下品之流,稍稍遇上有贤德的人就会无语应对。勉励后学诸生,努力求学求教诲,投奔贤明的师长,不要让自己懵懂无知。一旦果真飞黄腾达,声名显赫,可与前辈相提并论,家里如果尚未婚娶,自然会有佳人上门求婚。勉励你们各自都早点修习,不要等到年老了白白地后悔不已。"

  柳永劝学的文章:"父母养育自己的孩子却不加教育,这是不关爱自己的孩子。虽然教育了却不严格要求,这也是不关爱自己的孩子。父母教了而孩子却不肯学,这是孩子不爱护自身。虽然学了却不勤奋,这也是不爱护自身。因此养育孩子一定要教育他,教育则务必从严,严格要求则孩子一定会勤奋,勤奋就一定会有成就。学习则平民的孩子都能成为公卿显要,不学习则公卿的孩子也会沦为平民。"

  白侍郎勉励学习的文章:"有田地却不去耕种,粮库就会空虚,有书却不教,子孙就会愚昧无知。粮库空虚,年岁就会匮乏,子孙愚昧,就会疏远礼义。不去耕种和不加教育,这些都是做父亲和兄长的过错啊!"

  《景行录》上说:"宾朋不上门来,家庭就会粗俗,诗书不用于教育,子孙就会愚昧无知。"

  庄子说:"事情虽小,不去做就不会成功;孩子虽然聪明,不教育就不会开化。"

  《汉书》说:"黄金装满箱,还不如教给孩子一种经籍;送给孩子大笔财富,还不如教给他一种手艺。"

  最大乐趣莫过于读书,最要紧事莫过于教育孩子。

  公孙丑说:"君子不自己教孩子,这是为什么?"孟子回答:"情况不允许。教育的人必须面容端正严肃,端正严肃还不行,接着就容易发怒,这样就会造成父子反目关系紧张。孔子教育我就是面容端正严肃,孔子从未超出严肃的限度。自己教孩子,容易父子反目。父子反目,情况就很坏了。因此古代人互换孩子来教育。父子之间不能苛责其向善,苛责其向善父子就会疏远,一疏远,不好的兆头就没有比这更大的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