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33页

“西学东渐”的时代特征(1)

    人是时代的人,无一例外。杰出的人物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昂首跨步于众人前列引路的佼佼者。因此,介绍和研究杰出的人物,无非是做好两件事:第一,把某一人物所处的时代特征说清楚;第二,把某一人物的特殊贡献及其影响说清楚。这像两条铁轨,载负着传记作品展开它的内容。舍此之外,别无他途,更无捷径。

      詹天佑生于1861年4月26日,卒于l919年4月24日。他虽然只活到58岁,但其间经历了清朝的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四代封建王朝。其晚年,名为生活在民国的共和时代,其实是处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中。詹天佑在“五四”运动的前夕,过早地去世了,他连科学与民主在中国的曙光也没能见到,而是在暗夜与重压下苦斗了一生。詹天佑是悲剧时代产生的杰出人物,那悲剧的惨痛与血腥是不堪回首的,然而也正是这个原因,使他的一生格外壮丽辉煌。

      中国的封建社会漫长而又黑暗,僵滞而又热闹,丰富而又贫乏,衰弱而又长寿。从政治上讲,统治者之间勾心斗角,征战厮杀,朝代更迭,皇权易位,似乎有永远演不完的戏。农民起义,曾经多次风起云涌,震天憾地,但最终都失败了。两千年间,人们承认改朝换代,却没有一个人想到过,封建主义的社会制度会被更先进的社会制度所取代,人间会出现另一番天地。从思想文化方面讲,战国时代“百家争鸣,,之后,好景不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夫子成了“万世师表”,皇帝也给他的牌位叩头。对儒学虽有非议,但谁也拿不出足以与之抗衡的思想体系,更无力取而代之。儒学有利于社会稳定,但相当保守,不可能孕育出新的社会生产力。人们世世代代日出而做,日落而息,以农耕维系社会生活的物质需要,自给自足或不足,靠天吃饭,闭门锁国,禁锢封闭,以为中国就是世界,世界主要是中国。统治阶级的目光囿于国界,狭隘短浅,盲目自负。在科学技术上,中国人是富有聪明才智的,曾有过四大发明及其他许多创造,但封建主义的社会土壤不能给予他们充分发展的机会,不能转化为具有实际意义的社会生产力,因此大多数发明创造都被埋没了,后来成为从时间的大海里打捞出来的历史文物,只从精神意义上显示着辉煌,成为博物馆中的无价之宝。在近现代教育制度产生之前,中国的私塾教育只有四书五经,没有自然科学。哲学、文学、史学高度发达,但自然科学是非常落后的,西方的科学技术一露面,竟被称为“淫技奇巧”。总而言之,当年的中国人笼罩在“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迷梦中,一过就是两千年。

      地球上毕竟不是只有中国,中国之外还有一个大异于中国的世界。最重要的是,从l640年开始(明朝崇祯十三年)英国确立了大大优于封建制度的资本主义制度,并迅速扩展到欧美两大洲。且看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描绘。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关系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古老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解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家业中的应用,轮般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能够想到有这样的生产力潜伏在社会劳动里呢?

      资本主义是一个凶猛的怪兽,它在创造新的同时吞噬一切旧的,这必然极大地冲击了旧的阶级关系、国际关系和人际关系,因此马克思、恩格斯非常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这种社会关系的变化。

      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环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首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的虔诚、骑士的热忱、小市民的感伤这些情感的神圣激发,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总而言之,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引自《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生动地勾画了资本主义制度的面孔,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励志经管书籍
专题分类
热门推荐 成长快乐 成功励志 自我完善 自我激励 自我调节 心灵鸡汤 就业求职 职场生涯 营销生财 创业发展 管理创新 社交处世 形象礼仪 演讲口才 智慧哲理 女性励志 名人励志 爱情生活 心理书籍 哲学书籍 历史书籍 古典小说 国学经典 世界名著 站内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