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 33页
序 詹天佑评传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撰著出版,尚属首次,此书之问世,将为介绍我国近代工程技术先驱詹天佑热爱中华民族,为建设祖国而献身的精神,起到积极作用。詹天佑,广东省南海县人,出生广州府。他幼年留学海外9年,回国后,为祖国工程建设事业,奋斗终生,以求祖国独立富强。他在主持京张、张绥铁路,以及商办川路、商办粤路、汉粤川铁路建设中,大力培育我国青年工学家,竭力维护我国筑路法权,不畏艰险,勇于创新,发展了我国早期铁路建设和管理事业。特别是,他主持建成我国人民自力修筑的工程艰巨的京张铁路,尤为振奋民心,增强了民族自信心,鼓舞了为祖国独立富强而奋斗的豪情,社会影响深远。他在领导全国铁路技术工作中,奠基铁路法规建设,并参与制定我国早期铁路网北至蒙古,西至新疆,东至沿海,南达九龙之发展规划。他创立了多种学科的中华工程师学会,开拓我国工程学术事业。他被誉为“中国工程之父”,他的业绩被誉为“中国人的光荣”。他的业绩贡献,以及道德风范,深为世人敬仰,直至今日。 1996年4月26日至28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欧美同学会、中国铁道学会在北京联合领导召开纪念詹天佑诞辰135周年研究学术交流会,由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发展基金管委会具体筹办,会后印发了《詹天佑研究学术交流会纪要》,文内称:“在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宏伟目标的今天,詹天佑先生爱国自强的精神,革新创业的胆略,务实科学的态度,团结奉献的风范,勤俭爱民的品德,法治育才的思想和道德、人格的力量,都有着伟大的典范作用和深刻的教育意义,这正是今天我们要着重宣传的。” 多年以来,社会上流传着一些关于詹天佑业绩贡献的传说故事,其来源或出于民族自豪感,体现了对于这一位历史名人的敬仰心情;但是,这些传说故事中,有些内容是与史实不一致的,为了有利于詹天佑历史贡献和创业精神的介绍,亟需重视詹天佑遗留著作以及手稿文献的研究,才能完整地、正确地、深入地了解这一位历史名人的创业思想,以及刚毅奋斗的精神和表现。 我作为先祖父詹公天佑遗留著作以及未刊手稿文献的学习研究者,深深感到如实介绍这一珍贵史料的重要性,乃加以译编,并尽力介绍引用于先祖父业绩陈列的博物馆工作之中。今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校邵纯副校长嘱为所撰写詹天佑评传作序,因应约言此以志意,并预祝本书在宣传我国爱国主义历史传统精神、促进祖国现代化建设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詹同济 1996年11月于北京 一(本序作者为詹天佑日记书信手稿及生平志译著者、铁道部詹天佑铁道科技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北京博物馆学会名誉理事。参与筹建詹天佑纪念馆,担任馆长、名誉馆长和武汉市博物馆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