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 64页
现在你来测试一下 具有了按照意愿让你自己"链结"和"抽离"的能力,你就可以在生活中控制你自己的情绪。当你处于"抽离"状态时,你就会降低情绪上的紧张感。请你思考一下在国外电视里常出现的心理辅导师和他们当事人所说的话: 心理辅导师:你今天感觉怎样? 当事人:我非常生气,让人难以置信地生气! 心理辅导师:对于你的生气你有何感觉?(将当事人领入了一种抽离状态) 当事人:对此我感到失望。(一种能量很低的情绪状态,因而气愤情绪一下子就被转化了) 心理辅导师:假设你是你所崇拜的一个伟人来看这个问题,你会怎么想? 当事人:也许不必生气,这可能是一个有益于我成长的经验。(将当事人再次抽离。我们看到当事人已经不再生气了,相反,他开始觉得这是一个有益于成长的经验) 关于"抽离"人们已经知道很长时间了,只是没有明确地总结成理论教授给我们。你怎样控制气愤?许多人会说你就"跑出那种状态"或者"从那种状态撤回"或者"做点能达到这种效果的事"即可。他们所说的就是让你从你的感觉中抽离出来。 人们可以用更明确的方法来讲授"抽离"是怎么回事,而不用这样转弯抹角。当处于"链结"状态时,你就会完全与你所得到的感觉相一致。你利用你自己的眼睛来看世界,利用你自己的耳朵来听世界。你讲话时会使用主动的措辞("我感到痛心")而不使用间接的被动措辞(有些痛苦被感觉到是可以理解的)。当你处于"抽离"状态时,你就会有一种不同的看法。由于你就在其中,所以你能看清形势。 从另一个高度,你可能会非常生动地想像出具体的情景。你可以想像一下从头顶上方看看你自己的情景。 从这个高度看你自己会是个什么样子? 你看到了你的头顶了吗?站在那儿的人在想什么?现在再回到你自身来,并继续往下读。 当你从上空看你自己的时候,你有没有看到此页书上所写文字的意识?可能没有,是吗? "抽离"与从思想上把你自己转移开有关。这一点通过想像可以绝妙地表现出来。从上空向下看,你自己是一种想像的过程。 你可以利用任何想法来想像你自己。 你可以从上往下看(往往表示处于一种能力比别人强、优势权威的位置上); 你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如从房间的一角(往往表示具有同等的权威性,但具有"统揽全局"的能力)。 从"抽离"的角度看,你的想像则是不真实的(实际上,你不会待在天花板上),所以你也可调整你的次感元。你可以利用走得更远或更近(改变距离)、改变画面大小、颜色、明暗亮度、动静、强弱或者使其成为加速动作等手段来进一步改变情绪的投入量。 当你弄懂了这些之后,我将带领你进一步去创造你的最佳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