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不老的身心: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心灵导师》作者: (美)乔布拉 

 


《不老的身心》 第一部分
《不老的身心》 大脑如何阻止衰老(1)

作者:(美)乔布拉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大脑如何阻止衰老

  大脑的衰老并不足以造成阿尔茨海默症或任何其他此类紊乱症。大脑的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变化。例如大脑会变轻,并稍稍缩小一些。神经学的一种老说法是,人的大脑在衰老过程中,每年会损失大约100万神经元,如此说来,人体的衰老可视为脑部萎缩的结果。

  但是这种解释的缺陷在于:并没有患老年症的人损失的神经元数量应该是相同的(这一点上有待推测,因为在活人身上无法确定神经元的确切数字)。目前,人们尚无从得知为什么有的“老”的大脑依然富有活力和创造力,而有的大脑则开始衰退?〔人们会想到米开朗基罗在将近90岁时设计圣彼得大教堂,或者毕加索在同一年龄依然作画以及亚瑟·鲁宾斯坦(Arthur Rubinstein)在卡内基大厅举办钢琴演奏会。〕根据研究其他动物所得的结果显示,我们的大脑随着年龄衰老开始长出新的联系。随着更多神经元的死亡,这些新的联系会在某些人身上弥补损失。

  人的大脑细胞实际上从来不会直接触碰的。它们会利用成百上千条称作神经细胞树突【dendrite一词来自希腊文的“树”】头发一样的细丝,隔着一段空间探向对方,就像两棵长满树杈的大树在风中搅在一起。在两条丝几乎相接之处,可以从一个神经递质向另一个神经递质发出化学信号。这里所涉基本化学物质是众所周知的。其中之一是老年痴呆症,这正是阿尔茨海默症病人所缺乏的;另一个是多巴胺(dopamine),缺少这种化学物质就会导致帕金森症。没人能够确切解释的是,为什么有些神经递质会长出50条发送信息的树突,同时其他一些则会长出上万条。然而,另一项鼓舞人心的研究结果是,老年人只要保持大脑活跃,任何时候都可以长出新的树突。

  这一信息广为流传,其基础是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玛丽安·黛安蒙(Marian Diamond)对大脑所作研究,她通过研究表明,老鼠的大脑会根据它们所感受的经历不同而增长或缩小。老鼠如果被关在小笼子里,不能与其他老鼠进行任何交往,就会真正出现大脑皮质萎缩和树突的损失。另一方面如果将一只年老的老鼠放回到老鼠群体并得到大量刺激,其大脑会扩大并生出新的树突。这有助于从生理学角度对我们的观察结果作出解释:同那些与家人交往密切的老年人相比,没有社会交往的孤独老年人更有可能出现糊涂、迟钝、迷惑和茫然的情况。

  由于我们唯物主义的偏见,生长出新的树突听起来是科学而合理的。事实上,情况要复杂得多。生出更多的树突与拥有健全的大脑不是一回事。新生儿有着比成年人多很多的树突;成长过程包括修剪多余部分,将大脑皮质调节到最有用的连接。尽管如此,关于大脑可以根据需要补充损失的树突的发现,依然令人十分欣慰。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我们与生俱来的大脑细胞数量是固定的,不会分裂形成新的细胞,然而最近的发现表明神经元中的DNA是活跃的,这就导致新的结论。有些神经学专家甚至怀疑,大脑是否真的会每年丧失100万神经元。罗伯特·特里(Robert Terry)是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神经学家,他认为在大脑的三个重要部位的神经元密度没有明显的减少。大神经元的数量会有减少,但却由增加的小神经元补充了。同样,大神经元看起来不是死掉,而是缩小了。

  另外,加拿大阿尔伯特的卡尔加里(Calgary)大学的两位神经学家塞缪尔·韦斯(Samuel Weiss)和布伦特·雷诺(Brent Reynolds)发现可以刺激休眠的大脑细胞,使其重新活跃起来。他们在实验室培养老鼠神经元,并提供一种称为表皮增长因素的化学剂,使得一些未成熟和不活跃的脑细胞分裂并且组成成熟细胞。几乎可以肯定人的大脑在某个替换后备处储藏着这种休眠细胞。

  同样令人振奋的是大脑本身也有启动细胞的自然机制。人在80岁之后,新树突会长得更长,而且分出新的枝杈。随着神经元的萎缩,它们会造出新的突触,而这反过来又会刺激大脑更多的生物化学活动。自然物质会刺激这一增长和修复——尤其是神经增长因子(NGF),这是被称为营养因素的另一类蛋白质。神经增长因子似乎有着重要的功能。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中,神经增长因子在老鼠和猴子身上防止了老神经元的退化;将神经增长因子NGF注射到年迈老鼠的大脑里,可以极大地提高其空间记忆力。目前的一线希望是阿尔茨海默症病人可以借助于药物注射,诱导神经细胞再度活动而恢复大脑原有的功能。(瑞典已经尝试使用神经增长因子,并取得一定成功)。

  所有这些大脑衰老方面的好消息都提高了我们的希望值,维持大脑全部功能是十分正常的。神经学专家罗伯特·特里说“老年人在限时考试中不如年轻人速度快,但是他们的判断、方向感和词汇量却依然如故”。像毕加索、大提琴手巴勃罗·卡萨尔(Pablo Casals)或者马萨·格雷厄姆(Martha Graham)等人是不可能仅靠一半的大脑于晚年取得如此大的成功的。

  老年维持智能。为了解智能衰退是否为自然衰老的一部分,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员利瑟·贾维克(Lissy Jarvik)自1947年起开始对双胞胎进行研究。研究对象的智商在65岁至75岁没有明显下降。通常在临终前一年,人的智力会急剧下降,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人与人有所不同,而且各种智力测验之间也会十分不同。不能简单地将老年人归类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关键不仅在于老年人,而在于各不相同的个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