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第18节:拒绝僵化,拒绝教条(1)

  第4章拒绝僵化,拒绝教条

  --任正非论研发与创新

  我们坚决在产品与营销体系推行向创业与创新倾斜的激励机制。创新不是推翻前任的管理,另搞一套,而是在全面继承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从事新产品开发不一定是创新,在老产品上不断改进不一定不是创新,这是一个辩证的认识关系。一切以有利于公司的目标的实现为依据,要避免进入形成上学的误区。

  "拿来主义"的变迁

  追溯华为的发展历史,它的起步主要是基于对"拿来主义"的实践应用,并在"拿来"的同时有所创新。而当华为真正进入了通信行业,有了一定的技术和经验积累之后,就开始大力提倡自主研发,完成了向"技术华为"的转型。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提出来的理论。他曾说道:我们不仅要懂得送出去还要懂得拿进来,拿,不能一味地全盘吸收;要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还说,我们要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会成为新宅子。

  与大多数技术公司刚创业时一样,华为在技术上可谓一穷二白,所以它必须通过"拿来主义"获得公司发展所需的技术。在那个时期华为利用体制差异和待遇优势,聘请成熟的技术人才并不困难。华为利用这些人才本身掌握的技术进行二次开发,转变为公司自己的知识产权。这样,华为在GSM产品、无线射频(RF)技术等方面很快领先于其他对手,为后来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严格地说,早期华为在技术研发上采取的这种"拿来主义"其实就是一种跟随策略,即跟随既有的技术,并在其基础上跟进,逐渐积累自己的研发实力。这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办法。在此基础上,华为先后推出了2000门网用大型交换机设备CandC08机,以及其升级版万门交换机。

  事实上,即便是在技术上进行跟随,对于年幼的华为来说也实属不易。通信业是一个充满风险、讲求技术自立的领域,因此在当时的中国交换机市场上,大型局用机和用户机基本来自国外的电信企业及其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在通信圈中的人都非常清楚这个行业的风险性。华为则是进入后才发现自己面临的风险和压力:在自家门口遭遇了强大的竞争对手--拥有数百亿美元资产的世界著名公司。任正非曾自我解嘲说,无知使他跌进了通讯设备这个天然的全球力量竞争最激烈的角力场,而这个角力场的生存法则很简单:你必须首先拥有一支全球力量。此时华为已经不能抽身离去,任正非也不想承认失败。他认为: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加快发展速度,不断地用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引进技术,一时间合资合作浪潮此起彼伏。而彼时中国还处在一个由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许多政策法规尚待健全,国内工业体制、技术改造尚未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合资合作的结果是让出了大片市场,使国有企业长期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劣势中,这是几十万国有企业陷于困境的重要原因。这种以市场换技术的代价太大了!任正非说:

  外国人到中国是为赚钱来的,他们不肯把家底交给中国人,而指望我们引进、引进、再引进,始终不能独立。以市场换技术,市场丢光了,却没有哪样技术能真正掌握。

  因此,任正非痛悟到:只有技术自立,才是企业发展、国家富强的根本。没有自己的科技支撑体系,工业独立就是一句空话,没有独立的民族工业,就没有民族的独立。

  曲折的经历,摸着石头过河,使我们懂得了一条真理: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神仙,中国要发展,就必须靠自强。

  既是为了发展民族工业,也是为了给华为寻找一条出路,任正非一直坚持将"技术开发"作为华为的发展方向。他希望华为能紧跟世界先进技术的潮流,立足于自主研发,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占领国内市场,开拓海外市场的目标。

  1997年以后,华为涉足的产品除电话交换机外,还有数据业务、无线通讯、GSM等通讯领域的主导产品。这些都标志着华为已经拥有了相当的技术积累,具备了形成世界级技术能力的基本要素,并且在这些要素上拥有局部优势,而大多数中国企业虽然强调自主研发,但事实上尚不具备这种能力,这也使得华为成为了中国企业中出类拔萃的典范。

  将销售收入10%用于研发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处于领先地位,就必须把握住新技术的制高点,在竞争中主动把研发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有效地收回创新投入。国际市场上的优胜者无一例外都拥有自己的领先技术,它们把这种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再进一步转化为竞争优势,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导权。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