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45页

第8章说出你的感觉 (2)

  

  礼貌不一定是指柔顺

  “有礼貌”的意思只是做一个遵守社会准则的好公民,以相互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人,不粗鲁,不麻木,对人考虑周到,不故意和人作对。而另一方面,有礼貌并不是说你要一直待人和善、处处容人、逆来顺受。有礼貌并不意味着你应该处处被动,被人踩来踩去,任人欺负,也不意味着你就不能合理地生气,或者表达出你的气愤。

  有礼貌的人也会感到恼火或者愤怒,但是他们会以一种建设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愤怒(参见第11章中的例子)。他们会在生气的时候采取应对性行为而不是失去理智地莽撞行事(参见第6章),而且他们会大方地说出引起他们愤怒的问题,并使在他的声音范围内的人认识到这种问题(参见第5章)。

  心情不好就不要说“我没事”

  也许为了避免为自己的愤怒负责,你已经学会了总是说“我很好”或者“我没事”,即便实际情况根本不是这样。这种回应类似政客们使用的那种“不是回答的回答”。这就等于在礼貌地向对方表明这样的意思:“我不想告诉你我的感受。也许是因为我不认为你会接受我的这种感受。也许你会因为我生气而生气。或者也许我自己也对我的情感缺乏自信——我该不该这么生气?”有很多找我咨询的人在被问到感觉怎样时,都会说:“我很好。”我马上想到的是:如果你感觉很好,那你来找我干什么?

  下次当有人问你对某件事的感受时,最好选择一个具体的符合你当时实际情况的形容词,比如“快乐”、“难过”、“生气”、“高兴”等。大方地说出你的感受有助于降低你的紧张感,并有助于防止你变得更加生气。

  不要总为别人做错的事情道歉

  当某人在公共场合碰着了你,不要说:“抱歉”或者“请原谅”,因为你没有做错什么,是对方做错了。不是你不注意,而是他不注意,所以不要道歉。只有当某人承认自己做错了什么的时候才道歉。所以,除非是你撞着了别人,否则就不要说抱歉。你应该说的是:“请你自重!”这是一种文明地提醒对方注意自己的粗鲁行为的方式。当然我不是说所有碰着你的人都是故意的,而且疑罪从无。但除非你冒犯了别人,否则不要道歉。

  如果“请你自重”让你觉得有些粗鲁,那你可以说“请您注意点儿!”或者“请您小心点儿!”这样至少不会为别人的过错而承担责任。

  个性魅力可以改善A型性格

  如果一个A型性格的人具有个性魅力,比如说热情、鼓舞人心、活泼并且情感外露,那他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要小于那些没有这些特点的A型性格的人。那什么样的个性才算是有魅力呢?有个性魅力的人在音乐开始时会全神贯注,听到可笑的事情时会开怀大笑,他们的情感都挂在脸上,并且在陌生人之间不会感到拘束。由于他们能公开并准确地表露自己的感情而不介意别人会怎么想、怎么说,所以他们能有效地释放压力。而那些沉默寡言、感情内敛并且把不满和敌意深深地藏在心里的A型人格的人却会面临健康方面的风险。

  为别人做错的事情道歉往往会被对方理解为你原谅了他的行为。如果别人撞到你的身上,你却说“请原谅”,那你要对方原谅你什么呢?是不是原谅你竟敢挡了他的路?你真这样想吗?这是你想告诉对方的想法吗?

  表达自己的愤怒,不用担心自己像个“泼妇”

  在旧世界的社会秩序中,关于什么是可以接受的行为,对男人和女人有一套不同的标准。如今,虽然世界各地的妇女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旧世界的一些残余思想还是留了下来。如果一个女性敢于张扬地表现出自己的不满和愤怒,那她就会被冠以“泼妇”的恶名。但是作出同样行为的男人却不会得到这类的称呼。很多妇女慑于这种双重标准而不愿完全表露自己的情感,除非这些情感是正面的、积极的。(相反,如果一个男人公开地表露悲伤、害怕、忧郁等情感,就会被别人甚至也被自己认为是软弱和女人气。)

  如果因为你承认自己恼火甚至愤怒,或者因为想让别人的恶劣行为有所收敛,或者因为在正当的情况下对一个人说“请你自重”而被称为“泼妇”的话,那我的建议是:就做一个“泼妇”好了。做一个骄傲的泼妇,一个直陈己见的(但不是污言秽语的)泼妇,做一个敢爱敢恨的泼妇,做一个充满个性魅力的泼妇,做一个敢于昂着头直视对手的泼妇。至于别人怎么称呼你,那是他的问题。

  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要用行动进行对抗

  形容那些和人有冲突的人,如今常用的词是:“他有些问题”。这个“问题”是指某种引发恐惧、悲伤或者愤怒的不良情况。然而在我看来,有些人的问题是他们太关注他们的遭遇,却不知道该怎样表达自己当时的感受。

  下面是我和一个顾客的对话,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让一个人不再表现得“有问题”而是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是多么困难:

  金特里:这星期你公司的情况怎样?

  顾客:还那样。我的老板还是排斥我。比如为一个要走的同事举办了一个午餐聚会,所有的人都通知了,就是没告诉我。

  金特里:那你有什么感受呢?

  顾客:我认为这不公平。

  金特里:那是你的看法,而不是你的感受。我想知道你的感受。

  顾客:(停顿了一会)我不清楚你到底想知道什么。反正这种事很多,我总是被排斥在外。

  金特里:这一点我已经知道了。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当你意识到你又一次被排斥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顾客:(不耐烦)我告诉你了——我认为那不公平!我不知道你还想让我说些什么。

  金特里:这样说吧,当你发现唯独没有邀请你参加午餐会的时候,你是感到幸福、快乐,还是伤心、愤怒?你选择一下。

  顾客:(面带疑惑)你总是问我的感受。我不知道我是什么感受。这些词都不合适。我只是觉得不公平。

  他的老板让他找我咨询,是因为觉得他与同事不合作,对老板傲慢无礼。而他却否定了这些说法。“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我来这里,我根本没有生气。”他说。但我看他的确是在生气(这是对被排斥的一种很自然的反应)。问题是他没有说明自己的愤怒,而是用他老板所说的“对抗行为”来发泄这种愤怒。我相信当他说他没有生气的时候并没有撒谎,因为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生气。

  有一种语言训练也许对这种人有帮助。我将其称之为“感受——缘由”训练。首先确定自己的感受,比如可以说:“我很恼火。”然后确定引起这种感受的情况,比如说:“因为不管办公室有什么集体活动总是把我甩到一边。”通过调查我发现这种“感受——缘由”陈述可以减少别人对你的敌视行为,使对方认同、理解你的感受并注意到你的利益是否受到损害。如果前面提到的那位顾客能够直接地告诉他的老板他的感受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而不是以他使用的那种方式发泄愤怒,也许他的老板就不会事事都把他排斥在外了。这事谁也说不准,但的确有可能。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励志经管书籍
专题分类
热门推荐 成长快乐 成功励志 自我完善 自我激励 自我调节 心灵鸡汤 就业求职 职场生涯 营销生财 创业发展 管理创新 社交处世 形象礼仪 演讲口才 智慧哲理 女性励志 名人励志 爱情生活 心理书籍 哲学书籍 历史书籍 古典小说 国学经典 世界名著 站内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