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45页

第4章立即采取措施(2)

  

  你的角色榜样:俗话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子女。换句话说,你对压力的反应方式是在你的童年时期习得的,是从生你养你的父母那里学来的。如果他们爱发火,那你很可能也会成为这样的人。

  〖〗

  你的个性:你有没有好斗的个性?在对待生活的方式上,你是不是没有耐心、爱冲动、爱对抗、爱苛求,而且盛气凌人?如果你回答“是”,那就很可能你的“导火索”较短、脾气较急。只要一受到刺激,你就想和世界对着干(参见第20章以了解这种个性在工作场合的表现)。

  〖〗

  你对咖啡因、尼古丁、酒精等化学物质的摄入:化学物质会影响你的大脑进而影响你的情感状态。这类化学物质包括咖啡因、尼古丁、酒精、可卡因、镇静剂等,还有很多这类物质。如果你长期使用其中的任何一种,那你的“导火索”可能就会变得很短。

  〖〗

  你的情绪:关于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如果你有某种情绪障碍(如焦躁性抑郁症或双相情绪障碍等),那你就更容易生气上火。我不知道在找我咨询的顾客中有多少人患有某种情绪障碍而没有被诊断出来,也没有得到治疗,但这个数字肯定是很高的。

  〖〗

  你的压力水平:压力有正常的,也有非正常的、过大的、使人不能承受的。你的压力离正常水平越远,你的“导火索”就越短。突然爆发的愤

  〖〗〖〗

  怒其实是你的神经系统在大叫:“停!我不能承受更多压力了。我要死了!离我远点儿!”

  〖〗

  你的睡眠量:如果得不到足够的睡眠(每天7~9个小时),那么生活就会成为一种压力。不管做什么你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你的精神会变得紧张,你做事的效率会降低,而且你会变得很容易发火。(参见第17章以更多了解睡眠和愤怒的联系。)

  〖〗

  你对世界是否持一种敌视的态度:如果你对世界的态度是愤世嫉俗和敌视的,那么你就总会觉得事情在以你不希望的方式发展,而周围的人都是你潜在的敌人。这种情况下,你就更容易发火,甚至一点点刺激都会让你激动起来。

  为什么不用镇静剂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医生们为了让你镇静下来而给你开的一些药可能会意想不到地让你更容易发火。比如说,安定可以减缓焦虑,但同时会使人对自己的控制力减弱,并有可能采取攻击性行为。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在愤怒管理中应不应该使用镇静剂?我的观点是不应该。另一方面,抗抑郁剂对于降低一个人的愤怒倾向来说,则显得更安全有效。(参见第19章。)

  延长你的“导火索”

  那你能不能延长自己的“导火索”呢?当然,你不可能轻易地改变自己的气质类型,也不可能改变自己的童年经历,但是你可以减少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增加睡眠时间,就抑郁问题进行咨询,使用一些压力管理的方法(第14章会告诉你怎样让自己的个性变得更坚强),更乐观地看待生活,同时请求而不是命令别人为你做事。这些都是你可以做到的。你还可以尝试一些其他的方法,下面我将具体谈到这些方法。

  走开——但要回来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战斗或者逃走”的机制,这种机制指挥着我们面临某种威胁时的行为——不管这种威胁是一种身体上的威胁还是对你自尊的威胁。因此,我们对待挑衅,或者会表现为愤怒(战斗准备),或者会扭头离去,从而完全避开面临的问题(逃走)。

  问题是,这两种极端的选择都不会对你的愤怒管理有所帮助。如果你决定站起来进行战斗,那你需要在足够长的时间内保持愤怒以克服这种威胁——而你的愤怒强度会在此过程中不断加强。另一方面,如果你选择逃避威胁,那结果就是你要带着愤怒走开,你可以甩掉威胁,但你甩不掉自己的愤怒。

  值得庆幸的是,你还有第三种可行的选择——另外一种立即行动的方式。你可以先摆脱纠缠(从现场走开),过一段时间,等你平静下来的时候再回来,这时你可以再和对方讨论怎样解决冲突。这是应对让你愤怒的问题的最成熟的方法,但也是大多数人最不可能采取的方法。

  你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应对刺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一开始的时候有多么生气。表41所示是一组九年级中学生在被问到这个问题时的回应:“当另外一个学生毫无理由地冲你发火时,你会怎样?”调查显示,他们选择暂时走开等平静下来再回来和对方讲道理的可能性,随着愤怒程度的增高而急剧降低。这也是我们在感到不悦时要让这种不悦就此打住、避免升级的另一个原因。

  表41九年级学生生气时的应对方式

  生气的程度〖〗选择走开的学生百分比〖〗选择生气地回应的学生百分比〖〗选择走开然后回来进

  行理论的学生百分比

  不生气〖〗38〖〗18〖〗44

  轻微生气〖〗21〖〗51〖〗28

  一般生气〖〗29〖〗58〖〗13

  非常生气〖〗0〖〗87〖〗13

  暂时走开可以使生气的人平静下来,但具有很强的侵略性和好斗个性的人倾向于对任何刺激都作出对抗性反应,而不是摆脱和走开。这样做是由他们的本性决定的。

  让对方说最后一句话

  人们往往因为一些事情而恼火,比如水龙头漏水、汽车发动不起来等,但他们却总是和人生气。所以说,大多数愤怒都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一个人会首先发难,从而形成一种情感刺激并引起争执。问题是:谁先停下来?让谁说最后一句话?

  在你意识到自己生气的时候,你应该作出决定:让对方说最后一句话。而且越早越好——除非你打算让局面变得不可收拾。

  下面是一对父子间的两种对话过程,看一看哪种对话更好。首先看第一种对话:

  父亲:吃饭前你先把你的房间收拾干净。

  儿子:我正忙着呢。

  父亲:(不悦)我说了——我要你把房间收拾干净。

  儿子:(生气)你别管我。

  父亲:(生气)你少跟我这么说话。现在就收拾你的房间——马上!

  儿子:(暴怒之下把书扔了过去)我说了,你别待在我房间里!

  父亲:(非常生气)你敢冲我扔东西!现在你马上给我收拾,不然你等着瞧。

  下面是第二种对话:

  父亲:吃饭前你先把你的房间收拾干净。

  儿子:(不悦)我正忙着呢。

  父亲:(不悦)是的,我看见了,但是我要你先收拾房间。

  儿子:(生气)你别管我。

  父亲:(不悦但没有发火)好吧。但是你要收拾房间。

  儿子:(生气)我想收拾的时候会收拾的。

  人们在和他人发生争执的时候,都极力想让自己说最后一句话,却看不到事情正变得不可收拾。对于愤怒管理来说,更重要的是对生气的过程进行控制,而不是怎样处理愤怒失控造成的严重后果。如果你能做到让对方说最后一句话,那就尽量这样做,因为这样就改善了争执的过程,从而不至于产生更糟的结果。

  如果你一定要说最后一句——你无法控制自己——那你这句话应该尽量不含敌意。我在这种场合最爱说的就是:“你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如果某人冲我发火,并正要怒气冲冲、长篇大论地说我是多么让人讨厌,我一般不会跟他争吵,而只是说:“你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吧。”或者“你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然后就起身离开。这样,我就不必跟他玩生气的游戏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励志经管书籍
专题分类
热门推荐 成长快乐 成功励志 自我完善 自我激励 自我调节 心灵鸡汤 就业求职 职场生涯 营销生财 创业发展 管理创新 社交处世 形象礼仪 演讲口才 智慧哲理 女性励志 名人励志 爱情生活 心理书籍 哲学书籍 历史书籍 古典小说 国学经典 世界名著 站内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