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 63页
领导“男人世界”的女强人(1)
领导“男人世界”的女强人
《华盛顿邮报》掌门人凯瑟琳•格雷厄姆《华盛顿邮报》女掌门凯瑟琳•格雷厄姆是美国传媒界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为《华盛顿邮报》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她在1973~1993年担任《华盛顿邮报》董事长期间,成功地把一份小型城市报纸办成了融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于一体的庞大的媒体王国,使《华盛顿邮报》与《纽约时报》齐名,甚至超过《纽约时报》而成为全美两大报业机构之一,销售量过百万,盈利增长了20多倍。1993年她传职位给儿子唐纳德时,整个集团在《财富》杂志500强大企业中排名第271位,而她本人也成为美国第一位名列《财富》500强中的女企业家。 临危受命 凯瑟琳•格雷厄姆称雄美国传媒界,与其家世背景密不可分。1917年,她出生在纽约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其母爱格妮•厄恩斯特是德裔移民之女,曾任《纽约太阳报》的特约记者。父亲尤金•梅厄是在美国出生的法裔犹太人,毕业于耶鲁大学,有着犹太人特有的精明的生意头脑和敏锐的经济眼光。梅厄早年凭投资股票致富,中年以后曾在胡佛及罗斯福政府内任联邦储备局局长,晚年出任世界银行第一总裁,是纽约一位资深银行家。1933年,在一次破产拍卖会上,梅厄通过中问人以82.5万美元购下了《华盛顿邮报》,从此,这家当时影响并不很大的报纸便成为梅厄家族的资产。凯瑟琳是家中惟一对新闻业感兴趣的孩子。1938年从芝加哥大学毕业后,她当起了《旧金山新闻报》记者。第二年,父亲召她回到华盛顿,便成了自家报纸的编辑。 年轻时,凯瑟琳是一个身材修长,为人腼腆的人。她的美深深地打动了iX.哈佛大学毕业的青年律师菲利普•格雷厄姆。凯瑟琳是一个很羞涩的女孩,而菲利普则生气勃勃,肚子里有说不完的故事。他在凯瑟琳面前的表现是她从未见过的,他使她开怀大笑,使她感到自己年轻漂亮。1940年6月,他们俩闪电式结婚了。 自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后,梅厄逐渐将报纸的管理大权交绐了才华横溢的女婿菲利普•格雷厄姆。凯瑟琳对此毫无怨言。194E年,菲利普•格雷厄姆成了《华盛顿邮报》的主管,凯瑟琳也乐得自在,并担当起照顾丈夫和孩子的责任。事实证明,尤金的眼光没错,菲利普果真将《华盛顿邮报》带出了困境,使报纸的发行量及影响力不断上升。 然而,问题就在这时候出现了,菲利普——这个凯瑟琳所崇拜的丈夫,这个让她仰慕、给她启迪的良师益友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精神抑郁症。由于患上了狂躁抑郁症,菲利普经常在家辱骂、殴打凯瑟琳,情绪大起大落,十分不稳定。更严重的是,菲利普与《新闻周刊》的一个年轻女记者发生了一段婚外恋。他甚至携女记者出走,提出离婚,并要求凯瑟琳将邮报股权转让给他。在这个关键时刻,凯瑟琳态度强硬,坚决不肯让出邮报股权。1963年6月,菲利普结束与那位女记者的关系,回到家中,旋即住进精神疗养院。在明白此病必然复发,自己必会再度失控后,8月3日,他在自家的农场屋中开枪自杀:身亡。 这恐怕是凯瑟琳一生中最灰暗的日子。菲利普的死使凯瑟琳极度悲痛。在家人和公司职员的协助下,她为丈夫举行了葬礼。这时,她心中产生了一个坚定的信念:要把《华盛顿邮报》留给下一代。因而她只有临危受命,下决心继续经营《华盛顿邮报》,并决定由自己出任该报的老板。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虽然已有一些女记者活跃在新闻界,但主管一级的却大多是男性,更不要说老板了。凯瑟琳任职后,《华盛顿邮报》人心惶惶,不少名编辑、名记者都想跳槽。凯瑟琳在自传中透露,当时自己是“身处悬崖边闭眼一跳,令人惊讶的是,我稳稳地落在了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