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 63页
龚如心:亚洲第一富婆(1)
龚如心:亚洲第一富婆
香港华懋集团主席龚如心,身家达300亿港元,有“亚洲第一富婆”之称。她充满活力,脸上总是挂着灿烂的微笑,打扮很入时,喜欢把头发染成蓝色,穿“牛仔迷你裙”,扎红色发辫出入于社交场所,乐于别人称呼她为“小甜甜”。 辅佐夫君 华懋公司是龚如心丈夫王德辉的父亲创立的,后来王德辉“子承父业”。 龚如心祖籍上海,从小身上就散发着艺术细胞,精于舞蹈,喜欢演戏。后又从师于岭南派著名画家赵少昂、吕瑞志.学习中国花鸟画、水墨画,也学油画。在艺术的殿堂里,龚如心度过了儿童及少年时代。 龚如心与王德辉可谓青梅竹马,俩人父亲曾在一家公司共事,所以三四岁时两人即已认识。 1946年,王德辉随父亲到香港读书,2年后返回上海找龚如心。从此开始拍拖,龚如心18岁那年与王德辉喜结连理。 王德辉的父亲举家从上海南迁香港后,从事塑胶进出口生意。王德辉在香港完成中学学业,毕业那年,正值朝鲜战争爆发。父亲的生意一败涂地,王德辉没能继续升学,来到父亲的华懋公司做事,协助父亲东山再起,后“子承父业”。龚如心为了辅佐丈夫王德辉发展华懋,在商场上助丈夫一臂之力,特地跑到家居附近的易通英专学英语。在创业过程中,夫妇俩勤奋努力,事必躬亲,不多时就由只经营西药、化工原料发展到代理经销世界著名品牌的新兴石油工业产品、农业产品及饲料等,成为世界有名的大公司。 华懋在两人的合力经营下,名气越来越大。此时夫妇俩看准了地产业的发展前景,将业务的主攻方向转向地产。他们在香港经济低潮时独具慧眼,摸准最底层和最广大的消费者需求,开发新界地区,在沙田建造大量大众住宅。他们充分发挥善于经营的特长。由买地、建房至销售、租赁、管理、设立财务,一家独揽,而且向买方提供按揭分期付款服务。可以说,华懋在地产界的这种经营方法,在当时开了香港地产界的先河。这一成功举措使华懋集团飞速发展,奠定了其在香港地产界的独特地位。 独撑大局 然而,就在华懋集团发展如日中天的时候,龚如心做梦也没有想到,可怕的灾难突然袭来。 1983年初,王德辉与龚如心在由山顶百禄径独立花园洋房驾车上班途中,被几名手持刀、枪的匪徒绑架。匪徒将王德辉放进一个大冰箱内运抵秘密的匪穴,然后释放了龚如心,限令她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巨款赎人。及至龚如心将l 100万美元汇到指定的一家台湾银行账户后,王德辉获得释放。警方其后拘捕了三男一女案犯。此次绑架案计划极其周详,案情错综复杂,在当时轰动了整个东南亚。王德辉、龚如心因此而一夜成名,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人物。 1990年4月,王德辉第二次遭绑架,虽说妻子龚如心交付了6000万美元赎款,但却未能换回丈夫,王德辉从此杳无音讯。其后香港及台湾两地警方逮捕了涉案歹徒,并予以判刑。 龚如心面对丈夫的失踪,处于极度的悲痛之中。她不相信王德辉已死,无时无刻不在盼望丈夫回家。她任何时候,总是把丈夫姓氏置于本姓之前,以示对丈夫的怀念。 龚如心在悲痛之余,心里升起了一个坚定的信念:不能让华懋垮掉,一定要独自承担起发展华懋集团的责任! 开始,人们对龚如心颇持怀疑态度。从她的迷你裙和T恤穿着看来,她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女性,但人们也无法把她与电影、电视中的商界女强人相提并论。《资本家》杂志曾这样形容她,“在上海出身的龚如心,身高仅5尺;穿着银光闪闪的短裙,发上结了两条辫,活像蹦蹦跳跳地赶往商场的时髦少女。” 如此一位女子,是否能真正承担起一家大型公司的重担呢?人们议论着。 龚如心有她的苦恼,压力也不小。她说:“我做得好的时候,人家说都是因为我有先生打下的基础;事情不理想时,他们说我拖垮了我先生的公司。”“从结婚到工作,都由他(王德辉)主导我。”王德辉失踪后,龚如心才感到摆脱了丈夫的阴影,也才敢道出自己的心声:“我喜欢慈禧太后和吴仪。” 纵横商海 毕竟,龚如心是一位出色的女总裁,她有精明的经营头脑和极其敏锐的经济眼光。她为人比较低调,投资情况绝少主动曝光。但她对工作一丝不苟,每天亲自聆听下属汇报业务发展情况的时间超过1小时。她纵横商海,能运用自如地驾驭各种复杂局面。经过若干年的奋斗,华懋集团比王德辉在世时更具有影响力,发展势头也越来越大,进入了一片崭新天地。几十年来,华懋集团参与了香港约700多个地产发展项目。在香港,带华懋标志的楼宇随处可见,集团发展至今日,已成为香港土地和物业储备最多的公司之一,是香港最大的私营地产发展公司。 龚如心主动把握市场经济动向,以罕见的雄伟胆略和气魄,果断地作出决策,从1994年起不断收购物业,斥资40亿港元,鲸吞中区多栋商厦,成为中环女地王。当年她以6.5亿港元购入华人银行大厦,以8.8亿港元购入宏记大厦,更以10亿港元购入东方有色中心,锋头一时无两。 另外,龚如心又持有尖东华懋广场、华懋礼顿广场、深井豪景花园五座住宅大厦及百禄径15号。 早年,王德辉及龚如心以兴建低价楼起家,夫妇俩十分节约,物业建筑以朴素著称,经济效益是显著的。但近年,龚如心根据香港及其他各地经济的发展及高收人群体急增的情况,改变华懋的形象,在1995年开售的沙田碧涛花园,华懋落足工本,装置名牌电器,豪华装修。这是龚如心的另一大手笔。 龚如心收购的房地产及投资,蕴含了巨大的经济增值,这是无疑的。至今,华懋集团仅200栋楼宇出租,每年收入就达30亿港元。 除了香港的投资外,她又在上海大举收购物业,如上海和平饭店等。她还投资北京小型飞机厂及高科技项目。 龚如心的眼光不止局限于香港和中国大陆,而以更宽广的视野瞄准广阔的国际市场。她近年来“主攻方向”是英国市场。她最辉煌的战绩是于1993年用3000万英镑(约折合3.42亿港元)买下了英国一家房地产公司14%的股权。到了2000年,这笔7年前的大胆投资已增值4倍!不久前,她又通过控股的英国一家公司,收购了俄罗斯大片森林及石油、金矿等资源性企业。 龚如心根据经济发展的新趋势,看好投资高科技的前景。 2001年2月12日,中、美、日、德、法、英6国科学家和英国塞莱拉公司联合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对它初步分析的结果,轰动全球,生物科技的发展再次成为市场焦点。龚如心以敏锐的嗅觉,加快了在生物科技领域的投资力度。目前,在美国投资了7个生物科技项目,其中4个已经上市。如美国上市公司“基因实验室”,她就持有13.2%的股权。这家公司是美国著名的生物制药企业,市值达2.9亿美元。她早在1995年就已开始投资这家公司,并逐步增持股份,现已是该公司董事之一。她参与投资的这些公司,既有生产特定药物的,也有开发基因药物的。如专门开发治疗肺病药物的“因特缪恩科技公司”,她持有5.63%的股权;从事基因治疗研究的“生物结构信息公司”,她投资了500万美元参与开发;另一家暂未上市,也开发基因药物的“哥白尼治疗学公司”,她投资了1000万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