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第69节:五批:不会因材施教(11)

  针对女儿依依爱读课外书的特点,我常常带她到书店看书、购书,给她订报订杂志。不厌其烦地回答她的各种问题,定期检查她的读书笔记,既检查她看书的效果又训练她的口头及笔头表达能力。培养她阅读的兴趣,拓宽她的知识面。

  同其他孩子一样,依依也喜欢看动画片。我常陪她一起看,看完后要她说说动画片的内容和其中阐明的道理。有时要她以动画片为内容写读书笔记。

  这样,女儿阅读和写作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并通过语文的进步促进了数学的提高。

  我经常有意锻炼她的交际能力,鼓励她主动约其他小朋友玩耍,我还经常带她到亲戚朋友家中玩,告诉她应遵从哪些规矩,提醒她主动问好、告别。女儿的表现越来越棒。我体会到: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即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我们要对孩子因材施教,引导孩子因材而学。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既然是独立的个体,自然每个孩子都与众不同。所以,要充分尊重孩子的个性,引导孩子进行个性化的学习。

  我们不要指望学校会对孩子因材施教。虽然现在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因材施教"的口号越喊越响。但事实上,在中国没有一所学校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道理很简单,一个班多则六七十个孩子,少则也有二三十个,而一个老师往往要教两三个班的课,至少要面对一百多个孩子。

  即便老师有心因材施教,针对每个孩子的个性,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也会因为精力、时间等因素的不允许而难以尽这份心。所以,老师只能给所有的孩子同样的教育、同样的关爱。

  事实上,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爱好和特点,每个孩子都有不同于别人的长处,在学习上也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基于种种不同,每个孩子的学习方式也不会一样。从我国学校教育教学的情况看,学生最常用的方式是上课专心听讲,下课认真完成作业(主要是书面作业),期中和期末顺利通过考试,取得好成绩。可以说,这样的学习方式得到了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广泛认可。

  但是,这种方式并不适合所有的孩子,所以尽管是同一个老师,按照同一种方式、统一的进度来教授孩子,可是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却不尽相同。

  历史上有许多著名人物,由于学习方式和学校统一的教育方式存在差异,曾经在学习上遇到严重的困难。

  前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因为口吃而导致阅读困难,再加上他异常好动,所以曾被划入"学习最差"的学生行列,甚至,还被强制参加学校专门为差生组织的英语补习班学习;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上学的时候7次考试不及格,老师说他只会做白日梦,不会学习;而爱迪生在学校里,更是不受欢迎的学生,在班里的成绩总是最差的……

  可是这些被认为是差等生的人,后来都成为成绩卓越的成功者,这说明他们并不真的就愚笨,就"不是学习的料",只是因为学校的教育模式不适合他们。但当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的时候,他们很快就发挥出自己的特长,也就很快有了建树。

  所以,如果我们的母亲能够注重因材施教,对自己的孩子施以适合他的教育方式,并教会孩子因材而学,那么每个孩子都会拥有自己擅长的技能,都会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

  我女儿范姜国一的成长或许成功,正是因材施教的结果。因为孩子从小就表现出语言方面的天赋以及对文字的兴趣,所以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就有意识地加以培养孩子在这两方面的能力。而且在其他学科上,我们也通过仔细观察和了解,用适合孩子的方式引导她进行学习,所以孩子的学习效率很高。

  老师面对的是几十个孩子,而父母只有一个孩子,且有很多时间与孩子相伴,可以更便捷更清楚地发现孩子的特质,并且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所以,不能放弃这个机会。

  我对依依因材施教,成绩最突出的一件事,我想莫过于孩子成功跳级,用三年半的时间学完小学6年的课程。当我通过全面了解和考察,确定孩子在学校处于"吃不饱"的状态,用老师的话说,上课拖着小板凳满地走,却在考试的时候轻松考满分、拿第一名,我想该让孩子跳级。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励志经管书籍
专题分类
热门推荐 成长快乐 成功励志 自我完善 自我激励 自我调节 心灵鸡汤 就业求职 职场生涯 营销生财 创业发展 管理创新 社交处世 形象礼仪 演讲口才 智慧哲理 女性励志 名人励志 爱情生活 心理书籍 哲学书籍 历史书籍 古典小说 国学经典 世界名著 站内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