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第65节:五批:不会因材施教(7)

  如果我们漠视孩子这种心理特点,要求孩子长时间投入学习,势必引起孩子的心理疲劳,从而降低孩子的学习兴趣,影响学习效果。

  了解了孩子在每一个阶段的心理发展规律,以及他们的接受能力、学习能力、智力水平,我们就要尊重客观现实,不随意拔高要求,增加孩子负担。孩子在会爬的时候,我们不能要求他马上会跑。拔苗助长,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4.承认差异的存在,尊重孩子的个性。

  人生活在社会之中是相对独立的,每个人身上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即存在着差异和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无视差异,甚至想尽办法消除这种差异,是对孩子个性的不尊重。

  不尊重孩子的个性,不仅教育会出问题,而且孩子本身也没有了个性,那我们面对的社会将会是一潭死水,不会有任何发展。

  人正因为存在个性,才比其他任何生物都积极主动,人类社会才比其他任何生物种群都更具有活力。所以,教育要发展人,就必须承认人的差异,尊重人的个性。或者说,差异不仅不是问题,而且是教育的财富;我们不仅不该消除差异,而且应该大力发展孩子的个性。因为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要在竞争中取胜,要取得他人难以取得的成就,靠的就是与众不同。

  所以,母亲们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应该承认差异、尊重个性、发展差异、发展个性。发展孩子的个性,其实就是要对孩子进行因材施教。

  综上所述,母亲们只有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尊重个性发展的多样性,因材施教,我们的家庭教育才会变得轻松而快乐。而且也只有遵循人的认知过程和规律,循序渐进,我们的孩子才能从走稳到快跑,学习才会变得轻松而快乐。

  ■

  不了解孩子,就不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

  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吗?

  大多数的母亲都会干脆地说:当然了,我生我养的,还能不了解?随后就是孩子多大、多高、爱吃什么、喜欢什么颜色、学习怎么样……

  这就算了解了吗?显然不够。这些大都是有形的外在的,而真正需要母亲们了解的是孩子的内心,孩子的综合情况。

  不了解孩子就不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作为母亲,要开展和实施因材施教的第一步,就是要了解孩子的个体差异。

  要指出的是,孩子后天的教养、环境的影响对人智能的开发同等重要。

  每个孩子生来各异。有些孩子可能对音乐敏感,而有些孩子语言能力比较强,每个孩子在不同的领域的能力是不一样的。

  最极端的例子就是大文豪钱钟书和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如果我们试图把钱钟书培养成一个物理学家,或者把爱因斯坦培养成文学家,我们会发现这些努力最终是要失败的。

  因此,所谓的因材施教,也就是顺应个体的优势领域进行发展。

  很自然,进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是了解孩子,包括他的优势领域与劣势领域。把孩子在各个领域上的能力综合起来,就得到了孩子的"能力光谱图"。孩子的"能力光谱图"往往和我们的直觉判断会有比较大的差异。而且某些关键能力,例如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平时我们难以察觉。

  例如,某个孩子特别能说,但我们仔细分析他的话,发现语言缺乏组织和中心思想,这可能就是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每个人的个性气质都有差异,即使是同胞兄弟,差异也很大。譬如有一对兄弟,哥哥整天笑眯眯,做任何事都非常专心,而弟弟爱发脾气,不论做什么事,只要稍有风吹草动,立刻分心。

  个性和气质本身无所谓好坏,做母亲的要依据孩子的个性气质,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协助孩子健康地成长。

  以下是针对不同个性和气质的孩子建议的教养方法:

  1.活动量大的孩子。

  对于活动量大、整天跑来跑去、静不下来的孩子,家长先要包容孩子,孩子并不是故意捣蛋,并不是不肯静下来,而是天生就如此。要避免给他喝太多可乐或吃太多糖果;同时要注意孩子的安全,给他一个安全的环境(场所),让他跑跑跳跳,消耗旺盛的精力。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励志经管书籍
专题分类
热门推荐 成长快乐 成功励志 自我完善 自我激励 自我调节 心灵鸡汤 就业求职 职场生涯 营销生财 创业发展 管理创新 社交处世 形象礼仪 演讲口才 智慧哲理 女性励志 名人励志 爱情生活 心理书籍 哲学书籍 历史书籍 古典小说 国学经典 世界名著 站内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