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第64节:五批:不会因材施教(6)

  中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身心发育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关注他们的学习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孩子们只有身心健康了,才能保证有一个好的学习状态,才能保证有好的学习成绩。所以,母亲们不要本末倒置,放弃孩子的身心健康,单纯去追求高分数。

  而要孩子身体健康,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保证孩子锻炼的时间,不要让学习侵占体育锻炼的时间。在很多年以前,人们就说7-1﹥7,道理很简单,一个人长时间从事体力劳动,身体会累;长时间学习,头脑也会疲劳。我们要遵从这一生理活动规律,给孩子留出一定的时间锻炼。

  另外,东子恳请我们的母亲们,要像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那样,去关心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目前的学习成绩如何,更关系到他们成人后的生活和工作,乃至关系到其一生的幸福。千万不要认为,把精力放在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是一种浪费。很难设想,一个整天愁眉苦脸、心烦意乱或者抑郁压抑、孤傲清高或者抗挫折能力低、应变能力差的孩子,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能保持一个好的学习状态。也就是说,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十分密切,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实际上也是在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2.给孩子留出玩的时间。

  玩本是孩子的天性,在中小学阶段,尤其在小学阶段,玩耍应该是孩子们的主题。可是,我们却对他们说,学习才是你们唯一的任务。

  在学生时期,就该只想着学习,玩是会影响学习的。因此,我们毫不留情地剥夺了孩子玩的时间,把本该让他们快乐玩耍的时间填满了作业、习题和没完没了的抄写……

  我和许多孩子就玩的话题进行过交流,当我问到:你们最喜欢做什么?几乎所有人的回答都是"玩"。不要就此说这些孩子不懂事,不知道学习。他们没有错,即便是成人,也无法拒绝玩的诱惑。

  我们为什么要以成人的威严剥夺孩子玩的权利呢?不让孩子玩耍,是最严重的违背孩子身心成长规律的行为,是对孩子天性中对玩的渴盼的最大漠视。

  问问现在的孩子最讨厌什么,太多太多的孩子说:最讨厌写作业!你想,带着厌烦的心理去写作业,这作业会有什么意义?再往严重点说,当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乃至厌学心理,不用说作业讨厌写,学都会讨厌上,到那样的程度,你就是24小时都把他捆在课桌旁,他也不会有好的学习成绩。

  有很多家长知道,我的女儿范姜国一是"玩过小学"的,我的观点是:玩和学习是统一的,有益的玩就是学习。

  这一点,在我女儿写的《玩过小学》以及我写就的《最快乐的家教》中有详尽的叙述,在此就不多说了。只想强调一句:为了孩子的快乐,给孩子玩的时间;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给孩子玩的时间;为了孩子的学习进步,给孩子玩的时间。

  3.遵循孩子心理发展规律,不可拔苗助长。

  人的心理发展是逐步的、分阶段的,每一个成长阶段都有各自的发展水平和特点。要想激发孩子的主动性,就必须依照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来确定方式方法。任何超越孩子发展规律,不顾孩子心理发展水平的做法都难以调动他们的主动性,都不是以孩子为主体,其做法终归要失败。

  学龄期的孩子有怎样的心理特点、学习特点呢?

  第一,这阶段的孩子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占主导地位的思维形式还是具体形象思维,即离开了动作,离开了具体、直观的实物,他们还很难进行思维活动,尽管他们的口语中不乏丰富的词语,甚至可以流利地背诵课文、数字,但是他们的抽象思维并不发达。

  这个时候,我们如果过多向孩子灌输抽象的概念、法则、定理等,就会造成孩子学习上的困难。

  第二,心理活动的不随意性还很强。这种不随意性主要表现在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看什么、听什么、想什么或者做什么,常常以外界事物的特点为转移,比如正在学习,别的同学一进来,就学不下去了,就会和他们一起玩。而且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缺乏耐性。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励志经管书籍
专题分类
热门推荐 成长快乐 成功励志 自我完善 自我激励 自我调节 心灵鸡汤 就业求职 职场生涯 营销生财 创业发展 管理创新 社交处世 形象礼仪 演讲口才 智慧哲理 女性励志 名人励志 爱情生活 心理书籍 哲学书籍 历史书籍 古典小说 国学经典 世界名著 站内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