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第30节:二批:过分依赖学校(14)

  4.要利用好"校长信箱"。

  现在有很多学校不仅在教学楼悬挂了固定的"校长信箱",方便学生和家长反映情况,还向学生和家长公布了"流动的校长信箱--电子信箱",学生和家长可以随时通过电子信箱,向学校反映情况。

  这样,从更大范围拓宽了家校联系的绿色通道,方便了家长与学校、教师的联系,也潜移默化地加强了对母亲的家庭教育的指导。

  在指导家长的家庭教育方面,学校重点引导家长明确自己是"孩子的监护人"身份,让家长明白教育孩子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指导家长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要学会妥善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具体问题;要学会把握爱、严结合的科学教育方法;要经常性地、主动地与学校沟通,到学校了解学校对孩子教育的要求,向老师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

  同时,母亲们还应该主动配合学校工作,如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多关心学校的发展,为学校的发展大计建言献策。

  很多实践证明:建立多渠道的家校联系方式,不仅有效地指导了家长的家庭教育,解决了许多难以解决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冲突,还为更好地搞好学校教育,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发展,提升学校办学水平输入了新鲜血液,也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撑起了一片蓝色的天空。

  要加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配合,培养孩子热爱学校、热爱老师的观念。

  当孩子的认识与学校、老师的要求有偏差时,比如作业多了,孩子有怨气,我们做母亲的应该站在学校、老师的角度,给孩子进行合理的解释和疏导,那么孩子就能高高兴兴把作业完成好,进而锻炼其坚强的学习毅力。相反,我们做家长的不问青红皂白就指责学校和老师,那么矛盾就会更加激化。

  支持学校和老师的教育行为,特别要支持学校与教师的批评教育,这样做有利于巩固老师的权威。天下哪个父母不爱孩子,老师也跟父母一样,他们同样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学生。

  但是爱不是无原则的迁就,因此在教育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批评,当自己的孩子因为过失受到教师批评时,作为母亲就算你有多么想不通,都首先要坚决地理解和支持老师的工作,并对孩子做耐心、细致的辅导工作。

  当然老师有时也难免会批评过严,我们做母亲的只能私下与学校和老师商量,只有这样学校和老师的教育权威才能得到维护。

  作为母亲,应该拿出与老师沟通的诚意。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属于"抱大的一代",有许多母亲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投入的精力不够,在教育上总是一味地迁就孩子,认为只要给孩子穿好,吃好就行,不能让孩子受一点委屈,特别是对孩子独立性与良好习惯的培养方面更是如此。

  面对老师,他们可能也认为老师说的不无道理,但就是不愿委屈一下自己的孩子,对于与老师之间的沟通总是虚与应付,完全没有一点诚意,直到老师对其孩子丧失信心。

  另外,母亲与老师由于教育方式方法的分歧,缺少一个和谐的沟通氛围,也容易产生一些难以沟通的障碍,这就很容易导致老师对母亲的家庭教育方式有看法,母亲对老师的教育方法有意见,使得两者之间的沟通不能顺利进行,这样的沟通往往就会产生这样的场景:老师成了训话人,母亲成了毫不相干的听众,两者都对对方"不以为然"。这就难免陷入沟通的死胡同。

  其实,任何沟通都需要诚意,老师与母亲们也不例外,如果老师在与母亲沟通时能够放下自己的"架子",母亲也拿出自己的沟通诚意,这样就容易统一意见,容易对孩子选择一种更加有效的教育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就可避免老师讲一套,母亲做一套,学生在两边应付而无所适从,或者干脆谁都不理的尴尬。

  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和老师的事,也是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教育需要全社会的支持,更需要老师和母亲的通力合作。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其母亲和老师共同配合、付出心力的结果。母亲的助力可以给予老师无比的信心和无限的驱动力。

  如果双方能够彼此融洽沟通、信任合作,一定可以造就孩子健康美好的未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励志经管书籍
专题分类
热门推荐 成长快乐 成功励志 自我完善 自我激励 自我调节 心灵鸡汤 就业求职 职场生涯 营销生财 创业发展 管理创新 社交处世 形象礼仪 演讲口才 智慧哲理 女性励志 名人励志 爱情生活 心理书籍 哲学书籍 历史书籍 古典小说 国学经典 世界名著 站内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