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第11节:一批:盲目进行"早教"(10)

  有的母亲竟然同时给孩子报了7个班,双休日、课余时间……走马灯似的,把孩子累得不想活了。

  为了考级考证,中国所谓的"特长班"、"课后班"、"兴趣班",现在已经进入恶性循环的状态。

  试想,如果中国有5000万个孩子学舞蹈、有5000万个孩子学二胡、有5000万个孩子学钢琴……换句话说,中国所有的孩子都有特长,那么不就等于所有的孩子都没有特长吗?将来的竞争不也依然残酷吗?所以说改变孩子将来竞争取胜的法宝,不是所谓的特长,而是适合孩子自身的一技之长。

  近几年来,儿童"特长热"方兴未艾,不少母亲热衷于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特长班、培训班,希望孩子能多拿几个过级证书,对将来升学、就业有帮助。她们盲目地认为孩子参加特长班越多越好,时间越早越好。

  孩子们在1岁以内开始认字,3岁以内开始学外语,城市里3到6岁的孩子八成以上都参加特长班、兴趣班。每到晚上和双休日,不时可见满怀期望的母亲带着孩子在各种学习班之间奔走。妈妈热情不减,孩子却苦不堪言。

  大多数家庭把教育与学习相提并论。家长们认为,学习的成绩就是教育的效果。于是,孩子无论参加什么培训班,目的就是"拿成绩"上重点。教育应该是方法的运用和能力、习惯的培养,而不是单一成绩的取得,可很多家长不懂得这些。

  从星期一至星期五,5岁的佳佳白天在幼儿园学习,吃过晚饭顾不上休息便被妈妈带着出去参加特长班。妈妈同时为她报了小提琴、舞蹈、绘画三个班,每个班一周一至两次,天天晚上都排得满满的。好不容易到了周末,还有钢琴和英语、数学班等着。

  一周下来,只有星期天下午真正属于她自己。

  一位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母亲说:"我们家长累点没啥,孩子现在吃点苦将来就少受罪。但是上一个培训班20多天,一般就得花600到900元,加上资料费等等,1000元也拿不下来。这些年来我们家没有添置一件家具,我和孩子他爸没买一件衣服。这些我都没有怨言,但是这样下去,我真是有些顶不住了,好在孩子还争气,就为了这一点,吃多少苦都值得。其实孩子比我们累,从小学一年级起,他几乎没休息过一个双休日,到假期比上学还忙。孩子懂事,从不抱怨,但我能看出来,他不愿把生活搞得这样苦。可是你说我愿意吗?别人都这样,都被卷到这种竞争的潮流中,你能例外?谁现在另类,他将来就要倒霉,就要为此付出代价。不说别的,你考不上个好学校,将来找不到份像样的工作,靠什么生活?"

  为什么小学生考级考证这么火?

  这不是谁煽动起来的,也不是媒体炒作起来的,而是实实在在的社会需求刺激起来的。家长们算过一笔账,报班考级考证虽然贵,但比择校费却便宜得多,有一些学校在成绩上拉不开档次,就把特长作为入学的条件之一,逼得家长让孩子去考证。

  其实,我们都知道寒暑假制度的设立,是为了适应孩子身心发展的需要,这是有科学根据的,在国外放假的次数还要多。孩子学习生活紧张,利用假期放松一下,有张有弛,有利于孩子身心发展,到了下学期,可以事半功倍,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假期就是要好好玩,彻底放松,这样才能更好地迎接新学期的学习生活。可我们大多数学生家长不懂这一点,把假期当成孩子另外一个课堂,甚至把双休日也变成学习的延续,这是违背科学规律的。

  现在的市场经济条件,不像以前计划经济时期平均主义大锅饭,那时虽然生活质量不高,但生存难度没有现在这样大。现在是竞争社会,竞争激烈,生存问题严酷。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企业整改致使不少职工下岗,给中国人上了一课。受到这种冲击的母亲很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将来面临这样的处境,她们把自己这种恐惧感放大后转嫁到孩子身上。每一步都要拼命不落在别人后面,比别人少考一个证,就有被淘汰的感觉,这种恐惧感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励志经管书籍
专题分类
热门推荐 成长快乐 成功励志 自我完善 自我激励 自我调节 心灵鸡汤 就业求职 职场生涯 营销生财 创业发展 管理创新 社交处世 形象礼仪 演讲口才 智慧哲理 女性励志 名人励志 爱情生活 心理书籍 哲学书籍 历史书籍 古典小说 国学经典 世界名著 站内找书